明朝的时候,太医院是归礼部管的一个行政部门,不只是给皇上和后宫看病,还会被派到各个部门给不同的人看病。
当时太医院里有一名很棒的医生,名叫薛己,号立斋。一次,他被找去给一名锦衣卫看病。这位张姓锦衣卫四十多岁,患了“发背”。“发背”是什么呢?就是后背上长了一个痈疽,这在古代是一种很要命的病,很多人因为发背而死去。薛立斋一诊脉,心脉洪数,心中不禁一惊:“不好,这个病来势凶猛啊!”
薛立斋心想:《黄帝内经》里就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疮痈这些皮肤病,都是心经不正常导致的,因为心主血脉,如果心气不足,那么就会影响血液的循行,血流缓慢则会导致血液停滞,于是就会长这类疮痈。于是决定使用一个绝招:灸骑竹马穴。首先,薛立斋让患者在桌子边坐下,用胳膊肘顶着桌子,然后用一根绳子,从胳膊肘的横纹开始拉绳,量到中指尖的指甲处,在绳子上做个记号。接下来,让患者把衣服脱了,找两个人横抬一根竹竿,让患者骑在上面,抬竹竿的两人一起把患者给抬起来(一定要两脚离地)。这通折腾,虽然让锦衣卫摸不着头脑,但为了看病,只好照办。
这个时候,薛立斋就把刚才做了记号的绳子拿来,从竹竿和患者尾骶骨的交界处向上,在脊背上量出了长度,然后在脊背上做个记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一寸,这终于给穴位定好了位置。
然后,薛立斋在这两个穴位灸了六七壮艾炷,同时还在后背的疮痈上放上一个三枚铜钱厚的紫皮蒜片,并施以艾灸。结果,这个可以夺人性命的疮痈就这样被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