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是腰部一系列疾病的统称。人体有5块腰椎骨,腰椎骨之间有椎间盘。腰椎骨借韧带、关节连接,构成脊柱的一部分。当这些组成部分包括腰椎骨、椎间盘、关节、韧带、肌肉等发生改变,出现功能衰退或其他继发改变时,会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脊髓、血管,出现一系列疾病。
得了腰椎病,可以做哪些日常护理?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安神定志,气血通畅,才能促进机体的恢复。其次,要注意适当卧床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为什么要卧床休息?
因为卧位时椎间盘所受压力最小,且卧位时周围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这样有利于突出物的复位及炎症的消退。
应该怎么躺呢?
卧床应选择硬板床,上面铺一定厚度的棉垫,平躺时可以在膝关节下垫一个软枕,以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力。
日常应做到“四不能、两注意”。即不能久坐,不能负重,不能强扭腰部,不能过度运动,注意保暖,注意坚持功能锻炼。
为什么不能久坐?
坐立位时腰椎负重最大,所以坐立时间不能过久。
应该怎么坐呢?
坐时要挺直上身,腰部可垫一海绵垫以保持腰椎正常弯曲度。伏案工作时,可用电脑支架将电脑屏幕垫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纠正不良姿势,减轻腰椎负担。工作一段时间(20分钟)后,休息片刻,做一做腰部放松运动。
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弯腰负重呢?
弯腰负重是力学上最易造成椎间盘损伤的姿势,应尽可能减少。
生活中如何做到尽可能不伤腰?
提物时屈膝直腰,重物尽量靠近身体,可先下蹲保持腰部直立,借助大腿力量将重物抱起,这样可减少椎间盘的压力。负重时注意保护腰部,必要时可佩戴腰围,要注意的是腰围一般在急性发作期佩戴,长期不合理地佩戴腰围可引起腰肌萎缩。
在进行做饭、洗衣等家务劳动时,尽量使用高度适宜的平台,避免过度弯腰,以减少腰部慢性损伤。
可以做哪些锻炼呢?
通过一些功能锻炼来加强腰部肌肉,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如倒退散步、游泳、练八段锦等,也可选择小区里锻炼腰部的健身器材,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及协调性,注意要规律锻炼,先易后难,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不要过度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