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已意识到防晒的重要性,但许多人认为防晒仅仅是为了不变黑、抗衰老。
其实,防晒更重要的作用是保护皮肤,预防皮肤可能出现的皮肤病。
日光性角化病是什么?
日光性角化病,又称为“光化性角化病”(AK),发病原因主要是皮肤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导致皮肤光老化,损伤的积累可导致DNA突变,进而引发AK。除了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放射线以及化学致癌物质的暴露均可诱发该病。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皮肤白皙、紫外线损伤修复功能缺陷者(患有遗传综合征,如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等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的发病率更高。
日光性角化病的表现
AK好发于头面部及上肢等易受日光照射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淡红色/褐色的斑片、斑块,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表面多覆盖黏着性的痂屑,可进展为糜烂、溃疡等。皮损区域或有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萎缩等光老化表现。若皮损区域迅速扩大,可出现疣状增生,甚至破溃出血,伴有灼痛、刺痒的感觉,这可能是恶变为鳞状细胞癌的征兆,需要重视!
在AK的早期阶段,皮损部位的光老化症状尚未表现出来,且皮肤损伤轻微,仅表现为暗褐色斑丘疹,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但是,AK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与控制,可能会发展为癌症。
如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
重视和及时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可以帮助控制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1.局部治疗:①光动力治疗。②外用药物治疗(咪喹莫特、氟尿嘧啶、双氯芬酸、维A酸类)。③物理治疗(冷冻、二氧化碳激光)。④手术切除。
2.系统治疗:口服维A酸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皮肤肿瘤的发生,适合多发性日光性角化区域癌变或高危患者。
如何预防日光性角化病?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定期检查皮肤、避免晒伤以及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防晒霜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预防日光性角化病的有效方法。
防晒伞只能阻挡上方的紫外线,不能阻挡下方、侧方反射的光线,因此,靠近大伞面的伞下区域防晒效果更佳。
医生在此提醒,须警惕日光性角化病,面部、手部出现可疑病灶时切勿掉以轻心,建议及早寻求专业皮肤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