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9-20 00:00:00何洁
今日财富 2024年27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化的资金问题,企业依托于精细化的会计报表分析,能够研判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从而为企业高效决策提供详实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撑。基于此,企业要深入把握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用有效的管理对策,以确保企业资金得到最大化利用。

一、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概述

(一)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含义

会计报表分析以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为载体,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数据,通过汇总、细化、对比、解释等手段,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研判与梳理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运行状况以及收益指标等,剖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发展与机遇,以科学的财务决策来指导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从而不断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帮助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运用数据对过去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进行财务预测,在管理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使用者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决策者、政府职能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员,其对会计报表的使用目的不尽相同。投资者通过查看会计报表来研判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企业获利了,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才得以保本和增值;债权人最关心企业的收益情况与风险程度是否适应,从而分析其对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经营者关心的也是盈利能力,他们能够总结问题梳理不足继而明确发展方向,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发展水平。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使用者,会计报表分析的编制都不尽相同。

(三)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会计报表分析主要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数据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将各报表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严密的勾稽关系体现出来,这也是报表分析的精髓。其中,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的负债情况以及相关股东权益等,利润表表明了企业的利润来源以及利润分配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则表示企业当前的现金收支情况等等。这三张表格是企业财务状况的精髓与总结,资产负债表是根本,后两张表格则是对第一张表格的高度注解以及有效阐述,再结合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使整个会计报表分析体系更全面、更有指导性。

二、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科学且精细化的会计报表分析,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够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详实全面的信息数据。但当前,部分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报表数据缺乏真实性与全面性

会计报表分析首先要求报表数据要真实可靠。虚假的报表数据,无论如何选取合理的分析方法,其分析结果也不可能准确,对财务决策也失去了导向作用。当前部分企业为了某种目的,往往会人为修改或者改变会计报表,以此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效果。而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与使用信息,没有了真实的数据作为依据,大幅度降低了会计报表分析的使用效果。

(二)会计报表数据的滞后性

有些企业每年会对会计报表进行年度审计,但审计数据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和评价,并没有对未来进行预测,这显然已不能够适应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虽然财务信息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某种高度关联性或者连续性,但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生产周期缩短相应的风险也增大了。若企业财务人员只重视会计报表数据的分析,缺乏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前瞻性分析,无法全方位捕捉以及高效运用信息,无疑会影响信息利用效率,也难以推动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同时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各种报表时可能距离报表编制的日期已相隔多日,这就容易造成会计报表编制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会计核算与报表分析间缺乏可比性

首先,企业会根据其实际运营情况选取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生成的会计报表数据会对报表分析的可比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不同方法所造成的折旧费计算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又如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它们对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方式也不一样。若企业在运营期间改变了会计核算方法,往往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报表分析的精准性。此外,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针对同一事项,两个企业分别运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往往就会出现不同的结论,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问题。

其次,在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过程中,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计算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继而影响会计报表的分析与运用。计算数据需要用平均余额,会计人员受数据滞后的限制,通常采用年初数与年末数进行平均,若企业各月的经营业务都比较平均,这样计算的应收账款余额与存货余额尚可使用;若企业的经营业务是季节性的,如期初与期末正好是经营旺季,则平均余额就会过大,如是淡季,则又会过小,从而影响指标的准确性。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作为会计报表数据的制作者或者是信息编辑者,直接影响报表的使用效果,如何“搬运”则成了重点。会计报表分析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简单地把财务指标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部分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主动结合企业经营需求,所以此情况下分析出来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状。同时,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认知仍处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如何审核报销单据和日常账务处理上,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会计报表进行研究。此外,一些财务人员没有提升财务专业知识的意识,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加上部分企业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因此不会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五)忽略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

在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经济环境下,会计报表附注可以理解为是一份“补充说明”,能够对相关的数据表格进行有效梳理与解答。企业运营中有些情况是不能量化的,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对这些情况进行说明,能够使报表使用者得到报表数据中隐藏的资料。但部分企业却不重视会计报表附注,其编制和使用状况也存在着局限性。

三、提升企业会计报表分析质效的科学对策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会计报表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践,充分明确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用精细且科学化的优化对策,以系统提升会计报表分析质效。

(一)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全面性

在企业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详实全面的信息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物质载体。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全面性。

首先,法律法规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指南针,指导着企业如何合理合规地发展,会计准则就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方针。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不能随意变更企业使用中的会计方法和政策,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其次,企业要加强内控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企业业务流程的监督,严格遵守企业审批制度。企业可以通过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来加强管理,防止企业人员之间相互串通舞弊、虚构业务情况等。同时也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企业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如外部审计。

最后,加强企业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业财融合,使业务部门能了解财务部门的日常运作,从业务开展的第一步就进行风险控制。同时让财务部门了解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减少沟通障碍,加快信息的传递,使财务人员能够更精准地进行账务处理,从而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进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以预测方法来提升会计报表前瞻性

滞后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报表分析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为提升会计报表分析质量,就必须创新采用预测性的方法,以切实提升会计报表信息数据的前瞻性和全面性。在实践中,缩短会计报表披露时间是提高数据时效性的办法之一,可通过编制预测会计报表和缩短会计信息处理时间来实现。预测会计报表涉及企业产供销各环节,编制难度与工作量都比较大,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高。因此,企业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采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手段,并通过业财融合来形成健全完善的ERP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使财务人员不再重复地录入大量数据来生成报表,以保证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从而提升决策管理水平。

(三)选择恰当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首先,企业在选择会计报表方法时,要判断该方法是否可以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数据,编制会计报表分析时还要结合报表附注信息,判断企业使用的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变更等。

其次,受环境、企业规模大小、会计核算方法的差别等因素影响,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选取行业平均指标进行对比,也会因为所选择的平均值缺乏一定的相关度,或者广泛度等,致使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因此,在对比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要尽量剔除一些难以比拟的影响。

最后,企业要从自身的真实情况出发。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业务模式、经营决策也存在差异,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要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特点,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在报表的内容方面加以调整。除了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还要适当地添加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报表分析不是孤立地对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也不是简单地把教材提及的指标一一测算出来,财务人员在报表分析中占有核心地位,其专业性直接影响会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会计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财务人员不能只停留在账务核算阶段,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把财务观念从“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强化自身的分析能力,不断地自我增值。财务人员要摒弃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接受新思想积极吸收新知识,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此外,企业要运用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财务系统开展财务工作,全方位整合与分析信息数据,以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尽可能减少错误发生率。同时还要注重财务人员的培训,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供财务人员进行持续学习,以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五)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会计报表附注可以说是企业的另一面镜子,主要是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运用会计报表,从而更加明确和把握好会计报表中的相关信息数据等。相关使用者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附注的认识与把握,并结合附注对信息进行判断,以避免产生错误的决策。因此,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要尽可能地完善报表附注内容,从而使相关信息数据更具有可比性与参考性。

结语: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计报表分析能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详实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撑。因此企业要把握好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价值,全面提升会计报表分析质量,以切实优化会计报表分析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