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类一样,几乎所有动物都需要休息或睡眠。在睡眠方面,动物与人类幼崽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会在睡梦中尿床、说梦话,甚至还会进行有节奏的头部运动。
不同物种的睡眠模式有很大差异。例如,猫每天可以睡16个小时。而大象每天只睡约2个小时。长颈鹿会在一整天内断断续续地打盹,每次持续时间约为5分钟。尽管长颈鹿每天的睡眠时间可能长达4.5小时,但只有30分钟是深度睡眠。
动物中的捕食者一天中的睡眠时间很长,有安全睡眠场所的动物比露天睡觉的动物睡得更多。有些动物,如马骨骼适应能力强,可以站着睡觉。但是,它们在这种姿势下无法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要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它们必须躺下。
有趣的是,海豚睡觉时只有一半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即所谓的“半脑睡眠”,而另一半处于警觉状态。
美国《睡眠与健康》杂志网站报道称,有经验的兽医均证实,动物睡觉时会四肢晃动、面部肌肉抽动和发声,这表明动物实际上在做梦。动物研究人员也指出,白天行为对动物做梦的影响与对人类的影响相似。
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网站介绍,与人类睡眠相关的比较研究通常在小鼠、大鼠、猫和狗身上进行。研究表明,多种动物都会受到睡眠障碍的影响。
《发现》杂志报道称,有证据表明,老鼠可能会失眠,原因与人类的失眠原因相同,即缘于压力和焦虑。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雄性大鼠从熟悉的笼子移到另一只雄性大鼠曾经居住过的肮脏笼子里。结果显示,被移笼的老鼠似乎经历了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