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教你读懂药品说明书

2024-09-19 00:00:00戴虹红吴煜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4年8期

药品说明书是患者安全用药的指南,服药前需要认真阅读,关注重点内容,确保准确用药。浙江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谢升阳指出,读药品说明书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1步:看药品成分

了解药品成分可以避免重复用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除了药品成分,还要注意看“药物相互作用”一栏,含有作用相同或相斥的成分的药品应避免同时服用。例如家里常备的止痛药散利痛和感冒药日夜百服宁,很多人感冒时会一同服用。其实,这两种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经常一起服用容易对肝脏造成损害。再如,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服用中西药复方制剂降压,代表药物有珍菊降压片和复方利血平,两者都含有氢氯噻嗪,如果同时服用,容易出现低钾血症。

第2步:看适应证和禁忌证

药品的说明书上会有“适应证”和“禁忌证”两栏。尤其是自主选用OTC药品(非处方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适应证所描述的是否与自己的情况一致。一些药品的名称只差一两个字,但作用完全不同。例如阿糖胞苷和阿糖腺苷,前者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后者则是抗病毒药,用于治疗普通疱疹。

还有很多人看到说明书上列出的众多不良反应,于是不敢服用药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药物经过数量巨大的各种人群服用,才能得到全面的不良反应报告。但这些不良反应只在少数人中会出现,大可不必因此不敢用药。比如常用的止痛药塞来昔布胶囊,其不良反应包括对全身各个部位的副作用,即便是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也只有2%左右,偶尔服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相较而言,应更加注意禁忌证所指人群,其中又分为两种:慎用和禁用。“禁用”表示不可服用,否则很可能甚至肯定会发生严重后果;“慎用”表示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这对特殊群体,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来说尤为重要。

第3步:看药品规格和用法用量

多数药品都会在说明书里写明该药品的规格和使用方法。日常使用较频繁的抗生素等药物,往往在“用法用量”这栏里会用“毫克/千克”表示,特别是儿童用药剂量按此表述的居多。这个表述的意思是患者每千克体重应服用多少毫克药物,实际用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做一个简单计算。

同一药品可能有不同规格,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有100毫克/片,也有25毫克/片,前者常规剂量每日1片,后者就需要每日4片。因此,用药前必须看清药品规格和用法用量。有些药品说明书还会在注意事项中特别标明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用量,有可能是药量减半或按千克体重计算等。

在用药前,还应确认药物是口服、冲服、含服还是外用,以及服药时间和服药频率。

口服:直接将药物经口吞服,常见于药片、口服液等。

冲服:先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泡,再口服,常见于冲剂等。泡腾片则应先化成水溶液再服用,切忌直接吞服,否则会有窒息风险。

含服:将药物含在嘴里,不要吞咽,也不要喝水,直到药物被完全吸收。有些药物还会特别注明须舌下含服,如硝酸甘油。

外用:外用药品的说明书上会详细介绍如何用、用在哪儿,常见于软膏、喷雾等。

饭前:一般指饭前10~30分钟。

空腹:饭前1~2小时或饭后2~3小时。

饭后:一般指饭后15~30分钟。

饭中或随餐服:吃第一口饭后就可以服用该药物。

睡前:睡觉前服用,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打算睡觉什么时候吃。

一日×次:一日三次并不是三餐后服用,而是每隔8小时服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及发挥药效;一日两次一般是早晚各一次,大约间隔12小时。

第4步:看有效期和贮藏方法

药品说明书上会写明贮藏要求,无论是放在阴凉处、冷藏还是避光保存,都是为了保持药品的有效性。

阴凉处:指的是不超过20℃且避光的地方。

冷藏:通常指2℃~10℃的环境,适用于胰岛素、眼药水等生物活性药品。

避光:意味着药品应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或柜子中,避免阳光直射。

密封:指不要拆开包装。这类药品一般会整包或整粒单独包装。

一些特殊药物对保存环境有着特殊要求,如胰岛素笔芯。一般没有开封的笔芯需要储存在温度2℃~8℃的地方,开封后的笔芯可在常温条件下存放6周。

药品说明书上还会写明药品的有效期。使用药品前,务必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过期药品可能无效甚至有害。

如果对药品说明书中的任何信息有疑问,或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