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典好剧,总是能精致到细枝末节,演员表现出精湛演技的同时,服化道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不少古装剧在道具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剧中看似不起眼的某个摆件、茶具、酒具、花器等,背后可能都花了大心思。
改编自同名经典文学名著的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贵族的奢靡生活。在花钱如流水的上层府邸,奇珍异宝自然随处可见。比如,用来装水仙的看似平平无奇的花盆,是明初钧窑的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水仙盆大多仅施单色天蓝或紫釉,但这件水仙盆以天蓝和葡萄紫两色自然交融,明艳摄人,是同类瓷器中的上等之作,釉彩之绚丽宛若晚霞,釉质之细润好似静谧湖水,可以说是一件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的花器。
再来看看贾政背后墙上挂着的两只壁瓶。小说中提到:“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这种壁瓶是诸多瓶式中的一种,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而设计,又称轿瓶、挂瓶。它的器型像一只完整的花瓶从中间劈开,靠壁一面平坦有穿孔,可以系绳悬挂于墙上,做室内装饰之用。明万历年间,壁瓶十分流行。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一书中对壁瓶如此评价:“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可见其深受当时的文人喜爱。
电视剧《甄嬛传》讲的是清雍正年间的宫廷生活。甄嬛和丫鬟流朱谈心时,远处桌上摆的瓷瓶原型是天蓝釉贯耳折方瓶。这款贯耳瓶仿自青铜器,器型大气,以恬静的蓝色配上古朴的造型,有刚柔并济之妙。瓶身通体施天蓝釉,匀净润泽,有一种柔和纯净的美感。天蓝釉是一种高温色釉,因颜色似晴朗天空的蓝色而得名,是康熙时期创制的釉色新品种。雍正年间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似雨后晴空,淡则趋于月白。
除了装饰品,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透着宫廷的富贵气息。祺贵人喝糙米薏仁汤时用的是一只精巧的青花杯,这只杯子的原型是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由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绘制而成,青白色的釉面光泽莹润,花纹线条生动自然。压手杯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体渐厚。这种杯型沿袭了宋代建盏的造型设计,是为了保持茶的温度。杯子的重心在下,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握时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称“压手杯”。明末谷泰在《博物要览》中特别提到了它:“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誉王在府中休息时,身后的香炉原型是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这件青铜质地的熏炉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盖形似层叠山峦,云雾缥缈。从炉口外侧的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室未央宫的生活器物,是目前能确定纪年的熏炉中规格最高、最精美的博山炉。
很多器皿已历经千年,如今看到,还是令人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