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快递,也要打价格战?

2024-09-19 00:00:00武占国
记者观察 2024年8期

生鲜这块难啃的骨头,被越来越多快递企业盯上了。

一直以来,线上化更容易的是服饰鞋帽、3C家电、美妆个护等品类,而食品生鲜、家装家具的渗透率仍在低位。这一方面意味着生鲜线上化空间很大,另一方面意味着生鲜线上化是一场“攻坚战”。

近期,菜鸟正式进军生鲜市场,菜鸟速递生鲜项目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全面进入生鲜产区。菜鸟认为进入这一市场的机会在于卡位,抢占平价型市场。菜鸟方面还称,业务初期没想超过行业“龙头”,也不会一味追求单量,先把口碑和体验做好再逐步拉动单价和体量。

菜鸟入局的同时,顺丰和京东这些老牌“玩家”,今年在生鲜市场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发力。物流争鲜大战,或许即将开启。

A流量焦虑下,快递企业争“鲜”

2023年,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行业平均价格在9.15元左右,同比下降4.1%,再创新低。快递企业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十分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各大快递纷纷将目光投向千亿级的生鲜冷链市场。

菜鸟速递的前身是丹鸟快递,有很成熟的配送网络,丹鸟主要接的是“内单”,也就是天猫超市这样的淘宝自营店铺,2023年,丹鸟升级为菜鸟,也开始寻求更多的“外单”。菜鸟速递打的是“错位战”,发展思路是“折中”——速度稍慢,价格减半。在核心城市,菜鸟速递可以实现48小时送达,但价格只有京东、顺丰同类产品的—半。

菜鸟速递特色经济市场负责人石书生表示,生鲜寄递市场服务单一,价格偏高,市场需要平价型好用不贵的快递产品。收费低,成本也要低,生意才能运转下去。目前菜鸟速递在生鲜领域的发展思路是,不贪大求全,而是聚焦在货量集中的100多个核心城市以降低成本。卡好位、不激进扩张是现在菜鸟生鲜业务的发展路径。菜鸟方面也表示,到下半年市场投入节奏和规模会有所提升,未来也将投入空运资源。根据菜鸟官方说法,目前菜鸟生鲜业务已经实现盈亏平衡。48小时其实并不慢,只不过覆盖的城市比较少。

更早布局冷链运输服务的顺丰和京东,覆盖范围更广。

2012年,顺丰开始探索冷链物流,上线“顺丰优选”,专门经营生鲜电商。2014年,又推出“顺丰冷运”品牌,为生鲜食品行业提供冷链运输。顺丰是最早在冷链物流布局的快递公司,2017年,顺丰成立顺车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顺丰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顺丰冷运及医药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9.7%,是营收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京东于2014年开始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并于2018年推出“京东冷链”,主要服务于生鲜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近来京东物流也在加码生鲜快递业务,今年5月,茂名大量荔柱威熟上市,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糯米糍轮番成熟,京东快递在“中国荔乡”村子里设置了超过300个揽收点,上万名快递员在此打包寄快递。京东快递围绕深圳、无锡、杭州、天津4大交通枢纽,通过近200条航线、近百条高铁线路、冷链线路,实现全国核心城市48小时新鲜运送。

此外,中通也在加码生鲜快递业务,去年8月“中通冷链快递”正式上线,采取“中心直营+加盟网点”模式,构建了包括产地仓、销地仓、网格仓在内的覆盖全国的冷链云仓网络。中通冷链副总裁表示:“当前中通冷链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减少中间流通的环节,在面向C端个人客群的商业订单中,帮助企业、品牌直这消费者。”

在生鲜快递业务布局中,菜鸟速递的差异化优势在价格,京东和顺丰的优势在于覆盖范围更广以殛先发的口碑优势,中通则是加码了“销”侧,开出了线下社区生鲜店“中通甄选”和“中通有蜜·城市奥莱”旗舰店。

B生鲜快递之战挑战重重

虽然顺丰和京东有先发优势,占据了更多市场份额,但目前冷链运输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份额比较分散。冷链物流包含了冷藏储存、冷藏运输等多个环节,上游客户包括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还有医药企业、化工产品等其他对冷藏运输要求更高的行业。其中,冷链物流中食品生鲜占比最大。

冷链运输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已从2018年的288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170亿元,年平均增速为15.83%。但目前我国的冷链运输率仍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冷链运输率达80%~90%,以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运输率为例,美国都在97%以上,日本的运输率分别为95%、90%和100%,而我国三者的运输率分别只有15%、57%、69%。

市场是广阔的,但现实困难需要入局者积极寻求破局之道。现q64gmnqF8C45lQdSua+6Uw==在菜鸟发起的“平价型”生鲜速递还没有带来“价格比拼赛”,但长期来看,按照市场化的发展,冷链物流的价格会逐渐降低。

但这个过程极其艰难。生鲜由于易腐坏,对手交付的即时性和品质要求都很高,不同的生鲜最佳锁鲜的温度是不同的,冷链物流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区才能降低损耗,因此冷链物流的成本很难降下去。

通常,冷链物流冷配送比常温配送成本至少要高出30%。比如,一辆42米的冷藏车,可装载3吨到5吨货物,核算到8到10立方米,在—个近千万人口规模的城市,配送三个点位,配送费用基本在350元副450元之间。如果是常温物流,同样的装载吨位和配送范围,配送费大概在250元到350元之间。

从冷链的不同环节,可以将冷链企业分为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平台型七种。顺丰、京东、菜鸟、中通等冷链服务商大多是服务于电商平台,所以也称为电商型冷链企业。和其他六种冷链类型最大的不同是,生鲜快递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但它们缩减成本的路径是相同的。

冷链配送高成本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工、控温打冷和专业司机。其中专业司机对保证冷链配送至关配送至关重要,冷藏车有对应的温控技术要求,专业司机需要熟悉冷冻温度、冷藏温度的温控,还涉及到常温、恒温的温度操作,还要能熟练使用不同温区的隔温板、周转筐等。通常冷藏司机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要掌握最基本的打冷操作,由于涉及到食品运输,司机还要有健康证等。

随着生鲜市场的规模扩张,市场终端小订单、多品种、高频次的需求增加,但是成本仍比较高。比如鲜花冷链运输,租一辆13.5米的冷藏厢式货车,从云南运输到北京的单趟费用约为17000元,这个费用约比常温货运高—半。

传统企业的优势是在各自环节深耕时间长,通过司机的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让司机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冷链运输的经验,比如根据不同的货物设定不同的温度等。而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因电商崛起的生鲜快递,相较于传统冷链企业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勇快地将新技术融入到冷链运输的各个环节。

生鲜快递的优势是数字化能力,它们可以根据传统冷链运输各个环节的经验,实现数字化甚至AI化的改造,比如乐纯酸奶,通过京东冷链物流网络,第二天就能送达。顺丰冷链、菜鸟也具备同样的优势。

此外,实现规模化也很重要,生鲜快递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规模效应,冷链物流的成本才会下降并且稳定下来。而且还能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产品的集中进货和约定送货,这样可减少冷藏车的空载空置问题,尽可能保质保鲜。

对于刚刚加入生鲜快递竞争的企业来讲,生鲜快递行业的布局都是重资产行业,冷库、冷藏车辆和其他冷藏设备作为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先进的冷链技术,包括温度控制、追踪系统等,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此外,运营、供应链管理等都是新人局的生鲜快递企业能否破局的关键。从长期来看,这场生鲜快递之战,只是刚刚开始。

摘自微信公众号“市值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