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短剧在国内市场受到追捧,成为互联网和影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中仍存在盗版、抄袭和充值“吸金”等乱象。影视文化产业亟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现有监管与保护体系建设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产业发展的速度,易诱发产业失序,如内容同质化严重,抄袭盗版现象频发,传播色情低俗、血腥暴力内容等。
推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综合履职,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浙江检察机关立足于横店影视行业、企业发展现状,通过梳理影视企业的现实诉求和面临的法律难题,以检察综合履职切入为重点,打造“影检通”“检察官联络站”“影视文化产业综合司法保护检察研究基地”,不仅有线上受理未成年演艺人员权益保护等功能,还能提供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法治体检”报告、侵权风险提示等服务,为服务保障浙江“一号改革工程”、助力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也为影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履职提供样板。
建议检察机关一方面加强对抄袭盗版、传播不良内容等行为的打击,另一方面通过向涉嫌侵权的企业与平台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促进影视剧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的诉源治理,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对于微短剧播放平台间相互引流、跳转,收费处处是“坑”等陷阱,检察机关也可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相关工作,推动微短剧营销推广和收费行为进入法治轨道。
目前,网络微短剧行业正朝着正规、健康、有序的方向持续发展,但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以网络为载体的影视类短视频在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相关部门也为其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我建议: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和平台审核。对微短剧创作导向把好关,加强相关培训,提升MCN等制作机构的业务能力。加大优质网络微短剧推荐力度,营造更加健康、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对存在审美低俗、格调低下等导向不良的短视频,应予以清理。
二是建立影视微短剧内容创作公益平台,为作品提供不竭源泉。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可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将微短剧创意、剧本进行汇聚、展示,形成一个网络交流、交易的公益平台,对平台准入内容进行把关,便于微短剧从业者发掘更好的剧本、创意等方面资源。
三是设立相关奖项,激励优秀影视短视频创作。在该行业发展过程中,在时机成熟的前提下适时引入评奖机制,由专家组成评审组,设立相关评判标准,从创意、剧本、演员、服化道等方面设置细分奖项,进一步深化助推该行业的发展。
四是严格规范版权,保护原创作品权益。在原创影视微短剧方面,应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对抄袭、变相抄袭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以此鼓励更多优质原创作品的呈现。
五是加强现实题材网络微短剧创作。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聚焦社会议题,探求人文核心价值,不断探索精品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创作生产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短剧,打造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剧作品。
据初步调研,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的网络微短剧共1427部48240集;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近400亿元,接近电影市场体量的七成。但仍有大量微短剧未能进入市场,生产储备、播放宣发未达到平衡,经济文化潜力亟待释放。
微短剧产业不仅直接带动影视公司、剧本创作和平台企业的经济收益,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引导、促进微短剧高质量健康发展,我建议鼓励微短剧精细化制作,净化微短剧空间。一方面强化示范引领,助力精品破圈。鼓励制作方摒弃流量心态,抵制滥俗选题,聚焦现实题材,打造一批传播传统文化、普法、科普的正能量微短剧,发挥示范效应。定期组织精品短剧鉴赏会,加大对优秀微短剧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明确政策法规,不给违规微短剧生存、滋生空间。推动互联网平台持续打击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不良价值观等违规微短剧内容,并不定期公开处理举措。对于发布、转载违规内容的网络账号,进行禁言、下架等处理,建立行业“黑名单”,限制其网络行为。同时建立短剧评估体系,引导用户对微短剧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制作团队了解用户需求,优化内容和制作。
微短剧是网络媒体时代的新秀,在其发展初期抓住机遇做好规范引导,推动其高质健康发展,可以使其更好发挥有温度的媒体的作用,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出于普法的需要和检察职能的普及,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微短剧这种形式去触达检察宣传难以触达的用户和人群,真实反映检察官的日常工作,传递法治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普法微短剧《石俊峰办案记》为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贵州省检察院、遵义市检察机关联合出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获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推荐。
在主流媒体入局微短剧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首先,我们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深入挖掘检察工作的真实案例,确保剧情的真实性和贴近性。我们认为,不管是什么节目样态,只有真实感人的故事,才能触动观众的心弦,引起共鸣。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从实际工作中汲取灵感,通过艺术加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
其次,我们积极构建专业创作体系。主流媒体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专业人才,我们利用这一优势,从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到拍摄制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这不仅保证了作品的质量,也提高了创作效率。
最后,我们积极探索更新颖的视觉制造技术,使我们的内容更贴合小屏播放的特点。提升制作质量和观看体验,使我们的作品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此外,我们还积极响应政策引导,参与到微短剧的治理与精品化发展中去,通过与各级主管部门、播出平台、制作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