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生平中有特别意义的9月

2024-09-19 00:00:00王家云
大江南北 2024年9期

2024年9月11日,是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牺牲80周年。彭雪枫在生前给爱人林颖的信中写道:“9月,这月份对于我有特别的意义,是我生平中的转折点。”从1907年9月出生,到1926年9月入党,再到1930年9月参加红军,直到1944年9月牺牲,这一系列9月份,勾勒出一幅彭雪枫献身革命的辉煌人生画卷。

1907年9月 出生于中原一农家

1907年9月9日凌晨(农历八月初二),彭雪枫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农民家庭。喜添男孩,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本是快乐无比的喜事。但是,他生不逢时,赶上军阀混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虽然四五岁时即随祖父识字习武,之后读私塾、到县城读小学,终因家境困难,先后两次辍学。

说到困难,因为家里穷,他到县城上高小时,为了省鞋,上学途中常常光着脚走路,快到学校时才穿上鞋子。从学校回到家里后,他总是帮着父母种地、烧饭,待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秉烛苦读。他后来在给爱人的信中说,自己是一个“自幼从苦难中奋斗出来的人”,“是敢于而且曾经向苦难挑战的人”。所以,少年苦难,铸就了他勇于奋斗的人生底色。

1926年9月 由共青团转为中共党员

1922年底,彭雪枫在连续辍学的情况下,投靠在北京冯玉祥部任职的族叔彭禹廷,进入陆军第十一师军官子弟学校(后易名为育德中学)读书。育德中学开启了他新的人生之路。

在这里,他深知机会来之不易,“追求知识如饥似渴”,“几乎见书必读,逢报必看”。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他读了《共产主义ABC》 《共产党宣言》等,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赞同俄国十月革命,表示“要照着俄国那样干”!同时,他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曾于1924年12月11日以育德中学学生代表身份前往北京前门车站,欢迎应冯玉祥之邀赴京共商国是的孙中山先生。1925年,作为育德中学学生会会长的他,组织领导该校学生参加“五卅”爱国运动。同年6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9月2日,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天,对彭雪枫而言刻骨铭心,这个月也是他生平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月份。

1930年9月 投身建立苏维埃的斗争

1927年初,彭雪枫秘密转入北京今是中学,任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和中共支部书记。同年4月6日,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不幸被捕,中共北方区委遭到严重破坏,彭雪枫被迫转移到天津,开始战斗在党的秘密工作战线上。从这时起,他除了在开封训政学院学习的半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战斗在白区。从北京到天津,再到山东的烟台与福山、江苏的镇江与丹阳,他从事工运、农运和兵运工作。1930年初,他由福山到上海。身为中共中央军委巡视员的他,郑重地向党组织申请,要求到红军中去、到苏区去,直接参加“建立苏维埃”的斗争。

参加建立一个有别于国民党政府的苏维埃政权的斗争,让许多共产党人为之神往。1930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彭雪枫的申请,派他前往鄂东南的红军第五军第五纵队,任教导大队第三大队长。三个月后,他转任红八军第六师政治委员。1931年9月20日,他率部由湖南转进江西中央苏区,开始了梦寐以求的为“建立苏维埃”而斗争的征程。

从此,彭雪枫转战中央苏区,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在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荣获一枚红星奖章。长征开始后,他调任红军总参第一局(作战局)局长,兼任中央红军第一野战纵队第一梯队队长、政治委员。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他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顺利到达陕甘,其间屡立战功。

1938年9月 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

从1936年秋开始,彭雪枫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命,秘赴西安,出使太原,周旋于平津,致力于西北、华北的统战工作,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奔走。随后,他又负责筹建红军联络站,巡视平津济(南),主持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创办临汾八路军学兵大队,开办竹沟军政教导大队,主持河南省委的军事与统战工作。

1938年9月初,面对徐州失守、豫东皖北沦陷的局面,彭雪枫奉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直接筹建一支新四军抗日武装。9月27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宣布成立,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随后还任豫东军政委员会主席。9月30日举行东征誓师大会后,他即率部东渡黄河,挺进豫东抗日前线。这个9月,是他既进入新四军、又直接投身抗日第一线的月份,意义非凡。

到了1940年初,随着队伍的发展壮大,他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同年6月,该支队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在新兴集会师,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他任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该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他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同年4月下旬,其主力奉命向津浦路东转移,投身到巩固和发展淮北苏皖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他率部先后组织程道口战役、33天反“扫荡”、山头子反击战等一系列战斗。其间,他还创办了被视为“三宝”的《拂晓报》、拂晓剧团和骑兵团。他率领的第四师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拥政爱民,是华中新四军有口皆碑的一支劲旅。

1941年9月 在洪泽湖畔喜结良缘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喜事之一。早在1924年,年仅17岁的彭雪枫就由家里包办结婚。已经在北京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他,对于这种包办婚姻深恶痛绝,说:“把两个情志不同的人弄在一起,那正是制造痛苦。”基于这一认识,他果断逃婚。成为共产党人后,他更是以革命事业为重,曾对关心他的邓颖超说:“我的个人问题并未解决,也不打算解决。海阔天空、独来独往,岂不惬意?”因此,到了1941年,已经34岁的他仍未成家。这令其父母与战友很牵挂。淮北苏皖边区党委书记刘子久、行署主任刘瑞龙等认为,时任淮宝县妇女部长的林颖与他颇为般配。于是,他俩自当红娘,为他们牵线搭桥。

彭雪枫与林颖之前互相有所了解,这次本着“终身大事”的态度,开始慎重交往。因为战争环境所限,虽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但靠通信交流,两人对对方的能力、党性、品格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同,于是“这一终身大事得以决定了”。9月24日,他们在洪泽湖畔的半城举行婚礼。这又发生在9月份,让他视为人生中的又一个“巧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婚后第三天,彭雪枫即与林颖各奔东西,奋战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之后,他们的交流就靠战斗、工作间隙的书信,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鞭策。多年后出版的《彭雪枫家书》,记载着他俩相恋与婚后几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感人史话,堪称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婚恋之歌。诚如彭雪枫所说:“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

1944年9月 牺牲在八里庄战斗中

1944年夏,面对河南大片土地沦陷的形势,彭雪枫主动向新四军军部请缨,西进中原。8月15日,他在半城召开西征誓师大会。作动员讲话之后,面对已经怀孕半年的爱人,他纵有千般不舍,依然挥手告别、踏上征途。

西进伊始,他率部在小朱庄全歼顽伪合流的王传授三个团,又击溃顽军耿继勋、刘子仁的两个纵队,连战连捷。9月11日,他组织围歼夏邑八里庄顽军李光明的战斗。身临前线的他在指挥骑兵团追歼残敌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豫皖苏边区各界从1945年1月下旬开始,举行了一系列追悼彭雪枫师长的活动。2月2日,在洪泽湖畔新四军4师师部驻地的大王庄广场上,搭起恭迎彭师长灵柩的灵堂。3000多名干群参加追悼会。灵堂两边挂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共同署名的挽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也相继举行悼念彭雪枫的活动。1945年2月7日在延安,毛泽东、朱德及中央各负责同志率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中央大礼堂举行追悼彭雪枫大会。礼堂门两侧悬挂着中共中央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编辑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