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心,言而有序

2024-09-19 00:00刘梦学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8期

写作时,中心鲜明是至关重要的。中心不仅是作者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的集中体现,更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如同大海中的灯塔,为航行指引方向。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写作如同踢足球,看似动作灵活多变,但每一步都是为了最终的射门得分。若文章没有中心或中心不突出,便会显得杂乱无章,如同一盘散沙,让读者抓不住重点。

为了让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并且言之有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写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中心,随后围绕这一中心精心挑选材料,并有序编排,形成一条贯穿全文的清晰线索。选择材料时,材料务必要与中心紧密关联,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应果断舍弃,以确保文章的精炼与集中。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再塑生命的人》为例,该文是围绕“再塑生命”这一中心选材与描写的典范。开篇便交代了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我”迷茫无向、渴望光明的生命状态,为后续“再塑生命”的历程铺设了情感与逻辑的基石。随后,详细描写了“再塑生命”的两个关键阶段:从最初学习写“字”的艰难历程,到最终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逐步领悟“字”背后深刻含义的顿悟瞬间。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修辞与心理描写,如将未受教育前的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表现了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海伦·凯勒对知识与光明的渴望。

深入阅读此类经典文本,不仅能掌握作者围绕中心精心选材、组织材料的技巧,还能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感悟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写作时,应借鉴这种选材与表达的方式,确保文章言之有物、中心突出。

二、详略安排,凸显中心

记叙文往往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或叙述突出中心。写人时,要致力于表现人物的独特精神风貌与高尚品质;写事时,则力求传达事件背后蕴含的积极意义与深刻哲理。因此,在材料的筛选与处理上,必须以主要人物或事件为核心,对其进行详尽而深入的描写,即详写;而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联不大或较为次要的内容,则可采用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即略写。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文章详略得当,主旨鲜明。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散步》为例,作者巧妙地通过一次家庭散步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以及作为家庭一员所肩负的责任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重点描写了散步过程中出现的分歧,特别是自己在这一关键时刻的内心抉择与深刻感悟,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作者所承担的责任之重。而当母亲最终选择走小路迁就孙子时,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如“摸”字的运用,生动表现了母亲对孙辈的疼爱;而“吧”字则透露出温和商量的语气,进一步烘托家庭成员间温馨和谐的关系。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文章的美感,更突出了中心思想。相比之下,其他与中心思想关联不那么紧密的内容则被作者巧妙地省略,使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言之有序,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中心思想。

三、点睛之笔,彰显中心

写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的文章时,巧妙地运用简明而富有深意的语句,在恰当的位置点明中心,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点睛之笔,常出现在开头与结尾。以精彩的开篇为例:

风雪,虽能折损大树的枝叶,却磨灭不了它坚韧不拔的精神;暴雨,虽能浸湿苍鹰的羽翼,却浇不灭它翱翔天际的勇气;同样,生活中的苦难,或许暂时阻碍了我前行的道路,却不能阻挡我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信念。

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排比修辞,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更在开篇即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面对生活的苦难与挑战,唯有保持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方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让生活因此而更加精彩。这样的点睛之笔,无疑为全文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调。

四、雕琢细节,突出中心

写文章旨在清晰表达思想,故而中心必须鲜明突出。运用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文章方能饱满有力,让中心思想跃然纸上。《散步》中的这个片段便是典范:散步途中遇到分歧,母亲偏爱平顺大路,儿子则钟情趣味小路。“我”作为家庭的纽带,面临抉择。最终,选择委屈儿子,因陪伴母亲的日子更为珍贵。母亲望向小路,眼中满是对自然的向往,一句“我走不过去,你背我”,透露出母子间的温情与依赖。这一幕,不仅表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爱,更深刻揭示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生活哲理,让人深思:责任,即是在家庭与爱的天平上,寻找和谐与平衡。同时,也教会我们珍视生活,于细微处发现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

五、精心选题,深化中心

题目是文章之窗,直接反映文章中心。巧妙地在题目中融入主题词,并在正文中频繁而自然地提及,有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例如,《荷叶·母亲》与《再塑生命的人》等经典文章,标题与内容完美融合,是扣题写作的典范。

扣题,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构思时,细致入微地审视题目,避免草率下笔导致偏题或跑题。遗憾的是,很多同学面对题目时,往往匆匆一瞥便急于动笔,结果对材料的理解片面而肤浅,导致文章观点有偏颇,漏洞频现。以“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为例,正确的立足点应是探讨“分享”与“分担”的意义与价值,而非聚焦于“阳光”与“风雨”的象征意义。

针对半命题作文,如“家乡的______”,需确保文章始终围绕“家乡”这一中心展开。即便描写的是家乡的某个季节或景物,也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其独特的地域风情与人文特色,让“家乡”的印记贯穿全文。切忌在文章末尾生硬地抒情,以免空洞无物,难以打动人心。

此外,清晰区分“话题”与“命题”至关重要。话题作文虽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但需从中提炼出具体的论点或主题,避免泛泛而谈;而命题作文则要求直接针对题目进行创作,不可随意更改或扩大范围。只有准确把握题目的精髓,才能确保文章内容的集中与主题的鲜明。

因此,在审题阶段,务必做到心细如发,深入理解题目的每个字、每个词,确保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始终心中有题、笔下不离题。唯有如此,方能写出紧扣题目、中心突出的佳作。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经常讨论什么?能表现什么中心意思和情感?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明确指出事件发生的地点为餐桌前,事件是谈话。那么,动笔前,需自行确定时间和人物。同时,思考这是一次怎样的谈话,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而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与组材。

在文章开头,可以交代一家人各忙各的,平时吃饭的时候,不是少爸爸就是少妈妈,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坐在一起吃饭,爸爸先夸妈妈做的饭好吃,然后边吃饭边讲自己或者别人的辛苦,感叹这都是因为上学的时候没有努力,接着问你的学习或者成绩如何,这样就能完成第二段内容。

大家继续吃饭,可是想想成绩,你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父母没有嫌弃你的意思,而是更加关心你……可以就此写第三段:突然妈妈说:“我门们其实妈妈是在告诉我,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守纪律。其实我也有因为贪玩迟到的问题,妈妈告诉我,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时间观念的孩子。

第四段可以写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的过程中,你深深地明白无论树有多高,根总是连在一起的。感谢这次聚餐,让你知道了虽然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在你左右,但是他们给予你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餐桌前的温暖

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七年级三班 陈 晓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

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爸爸率先开动,夹起一块红烧肉,边吃边赞叹:“你妈妈做的饭真好吃,和一级厨师的水平不差啥。”妈妈听了爸爸的夸赞,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吃得正欢的时候,爸爸突然叹了一口气。我赶紧暂停咀嚼,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说:“要是我当初认真读书,也不至于天天在工地上这么辛苦,你看我天天这么累,钱没挣多少,身体却垮了。”我怔怔地看着爸爸,他的语气中带着遗憾。他突然转向我,关切地说:“你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成绩有没有提升?爸爸没有时间辅导你,你可要好好读书啊。”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最近不理想的成绩,还天天因为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批评,顿时感觉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还是那样,进步不大。”说完这句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爸爸。爸爸似乎看出了端倪,温柔地说:“孩子,不会的问题要主动找同学或者老师帮忙,无论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放弃!”

我刚想接话,这时,妈妈说:“昨天,我单位一个刚上班一年的小伙子被开除了,唉,现在找份工作多不容易啊。”我和爸爸惊疑地看着妈妈,只听她继续说:“其实小伙子非常优秀,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可是从来没有按时到岗过,总是迟到。领导也找过他,可是无论怎么说都没有用,结果他就被开除了。”我愣了一下,明白这是妈妈在提醒我,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守时守纪律。我低下头,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我经常因为贪玩而迟到,也经常因为贪玩而不完成作业。妈妈的话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知道了今后应该怎么做,要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要有责任感,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一家人在温馨的氛围中,边吃边聊。我深深地明白,无论我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父母的爱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回想晚餐时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感激。这次聚餐,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父母虽然不能时刻陪在我身边,但他们给予我的教诲,让我终身受益。我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更不辜负这温暖的人间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