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论据,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

2024-09-19 00:00蒋玲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8期

论据是支持或证明某一观点、立场的事实、理论、数据、案例等证据。在写作中,要通过具体的论据,使读者能够理解、接受并信服某一观点。

一、论据种类

论据有多种类型,只有综合运用,才能让议论更有说服力。

一是事实论据,即基于事实和客观数据的论据,如统计数据、研究结果等。例如,引用科学研究结果说明某个观点,或者引用历史事件说明某个情况就属于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二是事例论据,即基于具体的案例或个人经历的论据,如真实的故事、案例或个人经历等。例如,列举具体的案例阐释某个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就是用例证进行论证。

三是逻辑论据,一般指合乎逻辑的推理等,通常情况下,可运用因果关系、类比、比较等进行阐述。就比较而言,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物、不同事情的相关数据来说明某个观点。就因果关系而言,可列举一系列的因果关系的相关内容来解释某个现象、阐述某个道理、表明某个观点。

四是权威论据,指专家的做法、权威人士的观点、学者的研究等,即通过转述或者引用权威性的表述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不可辩驳性。

五是统计数据,指自己的调查或者相关的统计等。就统计数据而言,要尽可能地引用准确的统计数据,以增强论据的可信度,绝不能用道听途说的内容,站不住脚的数据是不具说服力的。

在议论文中,往往不会单一地使用某种论据,而是根据议论文的主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用多种类型的论据,以便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从而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因此,要根据论述的不同目的,选择最能论证自己观点的论据。

二、论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论据不充分

在写议论文时,如果只依靠主观认识表达个人观点,没有足够的案例、数据等的支持,这样的议论是缺乏可信度的。但很多同学写作时存在这一问题,为什么呢?

首先,可能对议论的话题既不够熟悉,又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将其转化为熟悉的话题。再加上没有花时间对论题进行调查探究,因此对论题缺少了解。

其次,不少同学不知道从哪儿获得可信的信息,也就是说,找不到合适的事实、准确的数据、有用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当然,对信息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不强也是重要的原因,即相关信息还是有的,但不能在筛选、评估之后更好地运用这些信息。

最后,很多时候,写作往往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因此不少同学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简化写作的过程,全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一些想当然的看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解决上述问题,先要心中有数,再选择具体做法,逐一突破。因此,要重视研究和调查,运用可信的信息,逐渐提升自己的信息分析能力与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分析题目、寻找论据、安排结构等,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时间限制和任务压力给写作带来不良影响。

2.论据与观点缺少逻辑联系

在写议论文时,如果缺乏论证技巧,就不能梳理出清晰的逻辑链条,导致出现虽有论据却无推导过程的情况。即简简单单地列举论据,没有分析和论证。这种直接陈述论据就得出结论的现象,会使文章变成简单的论据拼凑而毫无说服力。

要解决上述问题,要多阅读经典范文,揣摩名家的写法,逐步提升自己的论证能力。总之,在写作时,要充分分析论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严密论证。

3.论据单一

在写议论文时,要尽可能地使用事实、例证等多种论据,这样才能提供全面的和多角度的支持,但是有些同学往往只使用一种类型的论据,导致论证单一和不充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同学没有使用多种论据的意识,觉得只要有论据就可以了;其次,一些同学不能有效地运用多种论据,对这方面的积累和训练的体验都不多。

基于这样的现象,同学们要进行有效的训练:一是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辩论赛,试着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从不同的维度辩驳对方;二是在写作之前多思考,多想一想自己擅长的论据有哪些,如何将材料与自己的基本学情进行有效对接。

三、巧用论据的具体举措

1.巧用事实论据(以《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为例)

同学们如果对心理学有所了解,就可将题目与心理学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接起来,即引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不满”能够成为人们追求进步的动力。这其实是从科学的角度提供论据,会很有说服力。如果知道心理学上的有关自我实现和动机的理论,就可与议论文的题目联系起来,说明“不满”能够激发个人的斗志,促进个人不断成长和进步。也就是说,借助心理学上的一些研究成果,阐述“不满”是推动人们不断努力和追求更好状态的动力,进而论证“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还可引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成功人士的经历,来说明“不满”驱使人们追求变革。例如,可引述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论述正是因为他们对现状“不满”,才实现了个人的突破。以袁隆平为例,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但是一开始他的杂交水稻概念并不被多数权威专家认可,他对这样的现状很是不满,但他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的不满,他才用事实证明杂交水稻的可行性;正是因为他的不满,他才发表《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论文,证明他的观点是对的。可见正是“不满”激发这位科学家一路向前,从而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2.巧用例证论据(以《给心灵留一点空间》为例)

在讨论这个主题时,可先思考“给心灵留一点空间”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如何对接自己的认知,进而再巧妙地运用例证提供支持。可引用一些名人的事例,来阐述这一论题。例如苏东坡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来放松和思考,反而有更多收获,眼界也更加开阔。苏轼从“乌台诗案”开始,就几乎在一贬再贬的路上,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面对这样的人生际遇,需要的就是心灵的一点空间,于是面对险恶的环境,他依然高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从苏东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给心灵留一些空间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

其次,如果对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就可引用这样的研究成果:如果人们给予大脑一定的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就可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创造力。于是,人们不难发现,许多将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给自己留了一点空间,从容地下一盘棋。明确这些科学研究结果,自然就认识到给心灵留空间的重要性。

3.巧用逻辑论据(以《赫赫有名与默默无闻》为例)

就这个论题而言,同学们自然会想到“赫赫有名”与“默默无闻”之间的联系有四种情况:一是两者没有联系;二是只有一开始默默无闻,才会有后面的赫赫有名;三是无论多么赫赫有名,都要保持默默无闻的心态;四是默默无闻与赫赫有功同样重要。要论证这样的关系,自然需要进行清晰的推理和论证,因为这样才能使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首先,在逻辑上,可强调“赫赫有名”与“默默无闻”之间的平等性。比如,在感动中国人物里,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她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从而为更多人带来福音;在获奖名单上同样有默默无闻做出贡献的人,其中就有个叫吴锦泉的老人,他是一个磨剪刀的,是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可以肯定默默无闻者的努力和贡献。

其次,逻辑上,可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来强调默默无闻者对社会的重要性。举例来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这样的赫赫功绩其实就是亿万中华儿女默默无闻奉献的结果。显然,没有默默无闻的大多数劳动者,这样的“赫赫有名”很难出现。

再次,逻辑上,可通过反驳那些贬低默默无闻者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比如,时传祥是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掏粪工人,跟许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如果没有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哪来城市的美丽?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巧妙地运用逻辑论据,可以在探讨“赫赫有名与默默无闻”这个主题时,找到充实而有力的论据。通过比较对等性、建立因果关系和反驳贬低观点等方式,同学们能更好地阐述默默无闻者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加强论证的合理性。这样的论证方式,使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表明对默默无闻者的认可和尊重。

4.巧用统计数据(以《我听见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为例)

就《我听见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而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之前有没有走向世界?现在走向了世界吗?为什么能听到走向世界的脚步声?显然,对于这些问题,高中生仅仅进行理论上的阐述,还是有一定难度。但是可运用统计论据,让读者在具体的数据面前心服口服。统计数据是一种客观的证据,是研究成果的体现,大多数数据都得到权威论证,因此可用来论证观点。通过引用合理的统计数据,能够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观点提供客观依据。

首先,统计数据可以展示中国每年的出口贸易额是多少,可以统计每年来中国的游客有多少,可以展示“made in China”在各类商品中的比重等。其次,还可通过引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凸显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例如,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几个,中国在不在其中;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涉及哪些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再次,统计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的。比如可统计中国造船业在世界的影响,原先我们的技术如何,在国际上的影响怎么样;现在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国际的影响又是怎样的。这个数据可以引用国内的数据,也可引用日本或者韩国等其他国家的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情况,找出中国在这方面的独特之处和领先地位。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清楚地说明,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从没停止,而是大步向前的。

通过以上的举例可以看出,每一种论据都有它的特点与优势,对于不同的话题,需要认真分析,找出更适合自己的论据。同学们的认知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思维能力发展的状况自然也不一样。但要根据论题,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尽可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运用论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