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主要股市8月实现反弹

2024-09-18 00:00:00李兴然
股市动态分析 2024年17期

8月,欧美股市在月初经历大幅下跌后,持续震荡反弹,其中又以德国DAX指数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最为亮眼,不仅反弹,还创出了历史新高。日本股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已经基本收复了月初的“失地”,8月,日经225指数势将创下1990年来最大月度波幅。

此外,在降息预期强化的背景下,8月黄金价格又刷新历史新高,近期也是在高点附近震荡运行。

海外主要股市本月反弹

美东时间周四,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再创新高,标普500指数收盘基本持平,微跌0.22点,纳指小幅下跌。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59%,报41,335.05点;标普500指数基本平收,报5,591.96点;纳斯达克指数跌0.23%,报17,516.43点。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下跌主要是受到了英伟达大跌的拖累。英伟达周四跌超6%,尽管该公司Q2业绩超预期,Q3业绩指引亦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但没有达到市场最乐观的预期,导致股价大跌。

欧洲方面,周四,德国DAX指数同样创出新高,为18936.04点。英国富时100指数经过一个月的反弹之后也来到了高位附近,而法国CAC40指数也收复了本月初的跌幅。

德国公布的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初值三年半以来首次回落至2%(欧盟统计局口径),下降程度明显超出了经济学家们此前的预期(2.3%)。虽然8月份前三个交易日DavLjg9lmB7z9Mk+nDaix4vHi+aORhkTE4sdl3ZZvdW+w=x指数连续下跌了8%,但此后股指开始持续上涨,在过去18个交易日中仅有两个交易日小幅回落。

有分析指出,短期内Dax指数很可能会继续上涨,这种上涨与基本面关系不大,主要是由于此前在股指暴跌时大量押注市场下跌的空头现在不得不在高位买入股票以防止更大的损失,即所谓的“轧空”。投资者行为研究专家戈德堡认为,Dax指数在创新高后可能出现进一步的轧空,即价格在没有任何基本面原因的情况下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Dax指数已经上涨了近13%,好于欧洲基准股指斯托克50指数上涨逾9%的表现,超出了大多数分析师年初时的预期。后者甚至一直没能改写历史纪录,该纪录还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创造的。

然而,市场分析师认为,Dax指数上涨的潜力已所剩无几。无论是彭博社,还是德国媒体近日对投行专家的调查均显示,专家们平均预计的Dax指数年终水平均低当前点位。

日本股市方面,在日本央行加息和美国经济放缓迹象引发了本月早些时候的剧烈波动后,日经225指数势将录得34年来的最大月度交易区间。在该指数8月5日一度下挫13%后,本月的盘中高点与低点之差扩大至7,625日元。这是1990年8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波幅。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7%,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33%。美联储到11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44%,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45%,累计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1%。

美国Q2经济增长率上修至3%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9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较首次预估数据上调0.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3%,高于第一季度1.4%的增长率。具体来看,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2.9%,较首次预估数据上调0.6个百分点;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其中设备类投资大幅增长10.8%;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该数据在第一季度大幅增长16%。

按贡献度计算,个人消费支出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95个百分点;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拉动当季经济增长0.46个百分点;私人库存投资拉动当季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净出口拖累当季经济增长0.77个百分点。

图:德国DAX指数今年以来走势

来源:Choice 数据

美媒分析认为,个人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是拉动当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二季度3%的增长率显示美国经济在当前高利率的情况下仍具韧性,预计将可以实现“软着陆”。

美国商务部通常会根据不断完善的信息对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三次估算。今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最终修正值将于9月26日公布。

全球资管市场面临五大挑战

8月17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2024资产管理年会”,发表了“全球资产管理市场面临新挑战”为题目的主旨演讲。

李扬表示,根据对全球资管市场的研究,概括起来,资管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五个方面:

一是全球资管业存在成本上升、收入停滞、利润下降的问题。李扬解释称,成本上升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员工工资、交易成本等,“成本上升就会导致收入停滞、利润下降,目前各国金融业、资管业员工工资都开始往下降,中国的情况大致差不多。”

二是投资者转向低费率产品。综合来看,全世界投资者都在转向货币市场,把分散在银行之外的各种资金回收之后存到银行里,这说明全世界对于安全给予异乎寻常的关注,这与经济、金融风险普遍上升密切相关。

三是被动型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被动型基金受到青睐,是因为被动型基金比较容易防风险,不至于让投资者亏损,尤其是不至于让投资者血本无归。“金融环境如果没有大的改善,被动型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的状况预计还会延续。”李扬认为。

四是管理费下降。管理费下降与资管机构有关,而且是世界性趋势,目的是要大规模降低金融业服务成本。“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业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要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金融业功能性是媒介,包括资产交易、资源配置等,媒介成本当然越低越好,过去二三十年媒介成本相对较高与金融业过度发展有关系,现在是在扭偏。”李扬表示。

五是投资者可信赖的产品减少。过去一段时间,金融业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2008年左右衍生品的出现让投资者高度警惕,主要是搞不清楚底层资产穿透了多少级。李扬表示,2008年之后,投资者逐渐变得谨慎,加上经济金融情况不好,金融机构投放到市场上,投资者接受、相信并持续的产品越来越少。“2010年持续的产品有60%,2015年是42%,2023年是37%,很多产品推出后不久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