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2024-09-18 00:00:00金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8期

摘 要: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甲骨文被发现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最早一批学者先是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等学科视角展开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甲骨学,稍后又从美学和艺术学角度对甲骨文展开风格探析、书法实践,为填补和延展书法史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将甲骨文书法纳入当代书学体系,通过有效手段使甲骨文书法这一“冷门绝学”不断传承与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人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殷墟甲骨文;书法艺术;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2XWH151)阶段性成果。

文字的创始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最重要的表征,也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实质媒介。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文明最早的文字系统,也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仍在活态传承使用的文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可以说,甲骨文书法是中华书学的滥觞,研究甲骨文书法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尤其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不同的时代及使用特征,可以将甲骨文书法分为两大类:一是殷商甲骨文书法,是指殷商时期以甲骨为材料、以刀为刻写工具契刻而成的文字,具有原创性和生发性特征,可称为“原生态”甲骨文书法(图1);二是现代甲骨文书法,指20世纪以来书家以宣纸为材料、以毛笔为工具书写而成的文字,因其是在“原生态”甲骨文基础上加工而成,故可称为“演生态”甲骨文书法。

一、“原生态”甲骨文书法

殷墟甲骨文自出土发现至今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搜集、整理、著录与研究,逐步从号称难治的“绝学”发展成一门蔚为大观的国际性“显学”——甲骨学,不仅为研究中华文明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证资料,也成为人类文明史发展的重要遗产。现将有关“原生态”甲骨文书法的研究成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从技术与材料视角分析甲骨文书写风格特点

郭沫若根据甲骨文笔画书写顺序和练习方法,从书写整饬与歪斜中判断甲骨文有师徒传授特点。姚淦铭通过分析得知不同材料的使用可书写产生不同的文字形态,认为甲骨文展示的书体,展示着王朝演变的波动史迹。钱存训认为殷墟甲骨文刻画中直线多于曲线明显是受到工具和材料的影响,青铜刀(包括玉刀)的硬度和韧性都很适宜甲骨刻画。美国的艾兰通过显微放大显示出甲骨文的刻道形态,弄清了用刀刻画次数及笔画先后,这无疑是甲骨研究中方法论意义上的重要突破。

(二)从书写本体角度研究甲骨文文字构形、笔法、章法

徐无闻从书写与汉字关系角度,认为书写依存于汉字,同时书写者的技巧和风格也会对汉字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反作用,形体演变愈多,书写艺术也愈丰富。邓以蛰从文字空间角度对甲骨文书写进行形象描述,认为虽为简约抽象的文字符号,甲骨文横竖转折及空白疏密之调和却能展示出全篇之美感。丛文俊从文字构形学角度对甲骨文的抽象美展开研究,认为甲骨文书写的抽象之态,是文字“原型”不断被削弱改造之后的结果。贾书晟、张鸿宾从笔法、章法角度,分析、归纳甲骨文的书写特质及表现技巧。潘主兰认为甲骨文书法应注重原篇意蕴,追求中锋运笔,探索气息高古、神情流畅。沙曼翁认为甲骨文无论是书写还是镌刻,其技巧都十分精妙,不论哪个时期的甲骨文都很精美,刀法熟练自如,字形大小不一、清瘦挺拔,结体错落多姿,章法参差疏朗,显露出一种古朴烂漫的意趣。陈爱民认为当代甲骨文书法为“演生态书法”,由殷商甲骨文“原生态书法”变迁而来,完全脱离甲骨文作为书法艺术的规定性,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艺术创变。

上述成果更多从甲骨文本身字形结构分析、归纳,从“原生态”甲骨文美的意蕴审视当今的书法创作,而对后世书写技术、书写文化的影响鲜有提及,对其在中国文字书写史上的独特价值缺乏足够论述,尤其是21世纪以来甲骨文书法在书法史中的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都需要跟进研究。

二、“演生态”甲骨文书法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甲骨学需要研究甲骨文本身的书法,也应重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创新与实践,从中获得启发,甲骨研究是艰深的科学,但如能加以艺术的角度和眼光,枯燥的世界将会生动起来。”汉字书写讲究用笔、点画、结体、章法等,对于甲骨文书写来说,也不外乎这些元素的运用。在甲骨文被发现后的一百多年里,众多学者不仅将其作为一门学问去整理、研究,更有一些喜爱书法文化的学界名人利用便利条件,在甲骨文书写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甲骨学研究领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

著名历史学家罗振玉于1921年在甲骨文研究之余,首先用楹联的形式集甲骨文字用毛笔写成四尺有余的书法作品,他说:“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为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后于1925年,其以《集殷墟文字楹联》为书名付印,这是最早的一部甲骨文书法集,可谓“演生态”甲骨文书法时代的肇始。罗氏书写甲骨文首先注重甲骨文的原始资料,几乎没有借鉴与杜撰的成分,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学养与古文功底。在遵从甲骨文原片原字的写法基础上,罗氏将秦篆的笔法融入书写,线条凝重浑厚,结体开阔端庄,古意盎然,彰显正大气象,富有庙堂之气。丛文俊在《雪堂书法叙论》中赞许道:“罗氏甲骨文书法用笔改变了甲骨刻辞恣肆放纵的瘦劲,而为玉箸篆的圆韵丰满,起笔藏锋,间用侧锋,收笔斩齐,运笔有的中锋,圆笔书之,有的加大了按笔力度,使笔锋铺开,有方笔遗韵。”从此以后,甲骨文书法探索就像书法艺苑的一颗“幼苗”,开始了漫长而艰辛同时又充满希望的成长之路。

1928年,丁辅之编撰的《商卜文字集联》出版,1937年他又出版了《观水游山集》,这两部集字作品虽不是什么鸿篇巨著,但在当时来说,也倾注了作者多年的心血,至今仍在甲骨文书家手中流传使用。1969年,严一萍编辑《集契汇编》一书,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该书汇集了罗振玉、章钰、丁辅之等人的集字作品。1950年,汪一庵为集自身与董作宾书法作品的《集契集》一书稿本作序,1960年10月,《集契集》发表在《中国文字》第一期上。1976年,日本欧阳可亮据稿本重新书写,以欧阳可亮、董作宾、汪一庵三人名义由日本春秋书院出版《集契集》,全书共有对联182幅,诗91首,词77阙,令6首,共356篇。董、汪原《集契集》稿本于1978年10月由严一萍在艺文印书馆出版。

董作宾作为著名学者,参与并指导了几次大规模殷墟发掘,其所提出的殷墟甲骨五期说在当时的甲骨学界有着引领时代的地位。在学术研究之余,董作宾倾心于甲骨文书写,他注重原片的文字结构,在纤细僵直的甲骨文中掺入书写韵味,在甲骨文书法中独树一帜。除董氏之外,其他一些甲骨学家也开始了书写探索:丁佛言所书甲骨文结体疏放,笔力雄健;容庚的书写笔锋犀利,风格古朴;商承祚笔力苍劲,字态端凝;胡厚宣用笔挺劲,俊朗神逸;陈邦怀行笔稳健,雅正隽秀;王襄强调篆势,拙中寓巧。这些学者以治学为主,将甲骨文书写视为闲暇自娱,虽留下的“作品”不多,但他们的墨宝更有学术价值。

柳诒徵与叶玉森是学者兼书家,他们从艺术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了笔墨与结构的再次加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叶氏所书甲骨文,以柔软的毛笔书写挺直的线条,颇具刀工之意,结体简约,富有装饰感。李植中在《叶玉森与甲骨文书法》评论:“得殷契之神采,用笔纵横排傲之势,兼有刀契与笔写之特点,有方有圆,笔意自然贯通;有大有小,参差错落有致;而且字体形态稳重,笔势生动,文字布局虚实相倚,从外形到内涵都给人一种含蓄的对称美观之感。”

三、甲骨文书法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甲骨文书法或篆刻作品开始在一些大型展览中出现,在以后的各类书法赛事中,甲骨文书法逐渐有了一席之位,作品质量也在逐步提升。1979年,沙曼翁的甲骨文书法在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其用笔似刀刻效果,而又醇厚雅致,善用宿墨,所作甲骨文坚挺而富于变化,颇具神韵,在当时的书坛颇为轰动。随着甲骨文研究资料、图片资料的不断公开,书家们的创作风格也不再囿于以往固定的旧模式,开始有意识地吸纳借鉴其他书体元素,融合更多艺术语言,追求新的书写形式。1984年,河南安阳举办首届“殷墟笔会”和“甲骨文还乡书法展览”,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书法开始追求艺术表现,作品意识较以前更加明显,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第一,恪守甲骨文原片字形,加上契刻笔意,再现刀笔形态;第二,依照甲骨文原字形态,掺入金文笔意,表现凝重浑厚的线条效果;第三,字与字之间排列统一整齐,呈现小篆均匀挺秀的形态,追求工稳雅致的格调;第四,乱石铺街、大小不一的章法组合,突出古朴稚拙的天趣;第五,解构甲骨文原字结体,掺入草篆之笔趣,追求欹侧苍茫的境界。

沙曼翁认为,写甲骨把笔要轻,运笔要活,要学“大米”的刷字。这是极为精辟的见解。甲骨文是由青铜刀契刻而成,呈现的痕迹很难表现毛笔的书写效果,因此在临习甲骨文时不能机械地模仿刀痕形态,而是更要表现书写的意味。书写起笔时微逆笔锋,入纸后中锋运行,驻笔平出空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甲骨文书写起笔要忌用楷书的顿挫之法,笔致既要简率、畅达,又要丰富、凝重,尤其是要做到搭笔即成、迅捷利落的运笔方式,不能迟疑拖沓,也不能套用隶法楷法。甲骨文是汉字的开端,后来的书论无法解释其用笔规律,是一种无法的书写法则。学习甲骨文书法和其他字体一样,要进行原片(拓片)临摹才能得到真味。除掌握上述笔法外,还需多读甲骨文原片(拓片),品味其线条、结字以及高古的气息。同时,坚持临写小篆和金文,多读一些文字学著作,对学习甲骨文会有所帮助。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甲骨文书法创作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5年,甲骨文学会于殷墟所在地安阳成立,是一个集研究、创作于一体的民间团体;1986年,何崝编写的《甲骨文字歌》由巴蜀书社出版;1988年,孙常叙撰写的《龟甲兽骨文字集联》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刘兴隆编写的《甲骨文集联书法篆刻专集》出版,同年,国外首次甲骨文书法展由徐振韬在英国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举办。这一时期的书家如潘主兰、刘顺等,都在甲骨文书法创作方面探索出个性鲜明的书法风格,并影响了后人。潘主兰所书甲骨文结体随性自然,用笔尽现甲骨文瘦硬挺直、动静结合,整篇庄重肃穆,透出一股杀气。刘顺师承沙曼翁,所作甲骨书法“没有束缚于甲骨文的表现形式,而是透过刀刻的痕迹想见古人书写的风神,使刀刻的线条活泼起来,柔挺合度,是书写的甲骨文,而非刊刻的甲骨文”。王友谊写甲骨文更多掺入了金文、行书笔法,刚柔相济,线条灵动,运笔善于裹锋绞转,因其早年取法《散氏盘》的凝重跌宕,所作甲骨文结体自由活泼,善于将燥润相间的墨法运用于竖势的行气之中,营造出一种稚拙自然、浑厚苍茫的篆书风格,引领当今篆书创作。

四、结语

甲骨文产生的内动力是语言的物化延伸,其书写形态高度契合语言传播特点——简约、快捷、易于辨识、约定俗成。外因相对比较复杂,社会、文化、科技、气候、地域等因素都会对书写产生影响。在当今的书写环境下,殷商甲骨文刻画与现代汉字书写有何关联,现代甲骨文书法与“古法”如何打通,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甲骨文书法从具象书迹刻画到抽象空间营造,从甲骨文契刻的技术层面到甲骨文书法的艺术层面,从而上升至“道”的层面,即文化层面,为汉字书法传承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汉字书法从甲骨文演变至今,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大智慧,承载民族集体记忆。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推进民族文化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兼容并蓄文化传统,讲好中国故事,构建甲骨文书法文化精髓创新性发展,是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心和自信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二十世纪甲骨文书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张海.关于刘顺[J].中国书法,2001(8):41.

作者简介:

金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