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写生“作品化”的方法与意义探究

2024-09-18 00:00:00马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8期

摘 要:对油画写生的本质概念、“作品化”的关键要素与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重要艺术家油画写生作品的特点,阐述油画写生“作品化”在丰富艺术表现、提升创作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以及对个人的启发,旨在为油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将写生这种传统训练手段转化为艺术观念与情感表达。

关键词:油画;写生;创作;“作品化”

一、油画写生与“作品化”的概念界定

油画写生活动最早出现于西方绘画体系中。18世纪末,油画直接画法已趋向成熟。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同时期的部分画家开始尝试户外写生活动。19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横空出世,随之涌现出大批将画布和颜料带到室外写生的画家。19纪后半叶,欧洲学院派绘画逐渐对写生这一训练方式进行完善,风景、静物和人物成为其写生训练中的主要题材。受到油画写生发展的影响,我国留学欧洲的画家刘海粟、徐悲鸿等人在20世纪初将写生绘画引入中国,并在美术界广泛传播,成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

写生较之照片绘画最显著的特点即具有直观性与形象生动性。画家通过写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对象,同时提升对于空间的思考、造型的判断、色彩的运用等能力。18世纪以前,坦培拉和透明罩染技法的绘画步骤和工序较为烦琐,画家们通常是采用先对对象勾勒素描草稿,而后带回工作室进行正稿创作的方法,而不能在作画过程中全程面对对象。随着油画材料的发展,绘画过程简洁了许多。在印象派之后,油画的绘画步骤不必再像文艺复兴到17世纪那样繁复,写生变成了艺术家们走近生活、表现生活的一种良好方式。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写生运动中,中国画家们已经尝试上山下乡,通过写生改变了传统的绘画面貌,并表现出了时代发展。

当今社会下的油画写生已经不满足单纯的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记录,更需要转变为创作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作品。这就需要将传统的油画写生进一步“作品化”,这也成为许多画家探索和追求的方向。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和规律,推动油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油画写生“作品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写生模式,在面对客观对象时,要尝试反对过于理性的、精准的模仿客观对象的形似,进而追求意蕴、意象的造型美和心灵的真实。除了以往油画写生中强调的对结构、比例、造型、色彩、笔触等各种技术处理问题的研究外,更要寻求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物与背景、人物与道具之间的衬托关系,画面构图分割等元素,并尝试改变过去写生时常规的人物站姿和坐姿的现象,让画面能够生动起来。伴随着对于对象的情感与构想,重燃对写生绘画的热情与活力,这会让油画写生更加富于生气和灵性。

二、油画写生“作品化”的关键要素

(一)油画写生过程中的形式语言探究

自主选择对象更适合画家进行艺术创作,因为模特的形象、场景、风景的选取等因素都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构思而定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画家先看到了人物或风景,人物的遭遇或一处风景的历史变迁等,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使其产生了表达对象的需求,这同样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创作过程。观察和感受对象是写生过程中的重要过程,画家的创作素材就来源于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它可以宏伟磅礴,亦可以渺小精微。因此在观察对象时要有归纳和提炼意识,不仅观察对象的表面,更要洞察细节、结构和内在的韵律,然后提取出最能表现其本质的要素。

油画写生过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与表现是另一重要元素,需通过观察和感受对象的色相确定基本色调。利用颜色的明度对比、相对的冷暖对比以及灰纯对比拉开空间关系。同时要注意对颜色的感知和判断,如对比色和互补色关系,在观察不够清晰的情况下要适当主观掺入。如《维克多赫巴风光》(图1)是画家杨鸣山的小尺寸油画风景写生。杨鸣山的作品色彩简练,笔触娴熟,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以小尺寸的油画表达情感和意境。他在观察对象时,能够主观对接近或相似的颜色进行判断,拉开色相和对比关系,同时加强视觉中心处物体的对比关系和视觉错觉。图1中位于中景的树丛为视觉中心,其明度对比最为强烈,色彩的冷暖对比最为丰富,在树丛的暗部背光区域主观掺入了互补色,使暗部更加透气和谐。中景草地与近景草地的绿运用了灰纯对比,能够合理地拉开层次,让人一眼就看到了两块绿的空间关系,并且确保每一块相近色的颜色都有不一样的冷暖或灰纯差距,避免雷同。而天空作为亮色块充斥画面的上半区,使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得到合理分布。

在油画写生过程中,构图与形式构建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确立起一幅画面独特的审美态度和标准。在开始写生之前,画家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和景物,思考如何将它们组织在画面中,利用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构图法则,使画面具有平衡感和节奏感。同时,注意画面的重心和焦点以及引导观众视线的元素。注意保持画面中物体的比例关系,使其符合实际情况或艺术需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夸张或变形,但要保证画面整体的协调。在写生过程中,不断观察和调整画面,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感受对构图和形式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构图与形式构建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和尝试。只有通过多画、多观察、多思考,才能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二)“作品化”的方法与技巧

独特的构图或视角选择是使写生“作品化”的重要一环。画家刘小东的写生作品中总有着独特的视角,他善于寻找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对物象进行探索,为画面带来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力。刘小东喜欢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将人物不经意间的动作与表情定格在画面中,这种随意性反而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尽管构图随意,但他的作品在整体上仍然会具有一种均衡感。如《庄伟和他的问号拐杖》是刘小东的一幅人物写生作品,在选取新颖的构图同时能够巧妙地安排画面中的元素,根据人物的姿态利用道具和周围环境,使其在视觉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不会让观众感到过于杂乱或不协调。

融入情感与思想是“作品化”的另一重要方法。写生“作品化”要求的并非简单的物象再现,而是用心来表现对象,需要画家有较为完善的创作构思。画家在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会产生一种审美视觉发现,从而引发创作欲望的萌动。有了创作构思,就不再是盲目地面对对象,而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与冲动,主动地选择画面,根据绘画经验和对画面构成的研究去布局画面,对对象有所取舍,这就会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

《庄严》是忻东旺的一幅保安的肖像写生作品。作品中的保安老王,对于保安这一职业的理解是神圣而庄严的,画家一眼就捕捉到这一精神特征,所以,“庄严”一词自创作动笔之时,即盘旋于画家的脑际,但他的这种“庄严”却是“心里酸酸的,控制眼泪打转的那种”。被生活的辛酸支撑的“庄严”是怎样的一种庄严?画家以这种疑虑为肖像创作的支点:“老王庄严的神情中流露出几分惊惧,而我庄严的心绪却犹如丛林寻径。我努力穿透视觉表象感受表情中的潜在。我希望笔触的方向与节奏编织为捕获精神意趣的‘天网’。”

三、油画写生“作品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对艺术表达的拓展

油画写生“作品化”意味着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诠释与提炼。当艺术家们将自然景象、人物形态或生活场景通过写生转化为油画作品时,他们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赋予这些元素以艺术的灵魂。每一笔色彩、每一道线条,都是艺术家对所观察对象的感悟与理解的呈现,从而创造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它促使艺术家与自然、生活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写生的过程中,艺术家需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环境中,去感受光线的变化、色彩的层次以及氛围的微妙差异。这种直接的体验使得作品更具生命力和真实感,能够传递出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细腻情感和独特氛围。

油画写生“作品化”也是油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写生技法的学习与运用,艺术家们继承了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同时,他们又在不断实践中融入自己的创新元素,为油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它推动着油画艺术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演进,以适应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诉求。此外,它对于观众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作品化”的油画写生能够引领观众走进艺术家所营造的艺术世界,让他们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别样魅力。观众可以从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心灵的触动,以及对世界的新的认知和思考。

(二)对笔者创作的影响

基于对油画写生“作品化”的研究,笔者着重对风景写生《张近庄村》(图2)和人物组合写生《母女》(图3)进行探索和尝试。在进行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对取景进行斟酌。在面对一组风景时,可以选择全景、中远景、转移视觉焦点和局部景等构图方式。笔者所描绘的风景是正午阳光下的一户村民家门口,该风景中存在大面积的绿树和土地,选取中远景构图,将红房子构入画面中用于中和色彩,画面中局部物体与天空、地面的大小面积对比适中,近、中、远层次分明,更容易表现出该风景的前后层次。在颜色关系上,将近、中、远景的层次尽可能拉开,将视觉中心集中在右侧的杨树和红房子处,同时将左侧明度较暗的投影面积扩大,保持画面的左右平衡,并将白、黑、灰以从上至下的大色块形式排列在画面中。

在创作作品《母女》之前,首先对该组人物和场景的构图和色调进行了大量尝试,同样在画面中安排了近、中、远景,以丰富空间层次,同时对一老一少母女俩的表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观察这组模特时,由于模特的穿着和背后的拼布以蓝色调为主,这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默、忧郁或孤寂的气氛,笔者希望将这种氛围表达在画面中,因此将整个画面整体控制在偏冷的色调,并有意识地减弱部分暖色调,保留了前景的花盆、中景的沙发,和远景暖色调的铁皮柜子,这些元素穿插在画面中,中和大面积的冷色,并加强视觉中心的两个人物的对比关系和联系。因此,在油画写生过程中,注重加强“作品化”的意识,并时刻思考作品中的构成关系和情感渗透。这种思想意识为笔者在油画写生过程中提供了可贵价值,加强了画面中的情感和创作立意的丰富性。

作者简介:

马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写实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