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油画创作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2024-09-18 00:00:00张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8期

摘 要: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既是创作者对客观物象再现的媒介,也是沟通创作者与欣赏者情感的桥梁。在油画创作中,杰出的艺术作品往往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平衡。通过美学理论的视角,结合具体油画作品,深入解析内容美在油画创作中的本质及其实际体现,并以西方油画作品为例,探讨形式美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存在方式,进而对比分析形式美与内容美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形式美;内容美;油画创作

我们通常认为美是主客体的统一,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美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但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在油画艺术创作中,艺术美是艺术家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概括和提炼,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客观物象和情感。美是艺术创作要把握的基本内容,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所在。也许,正是因为追求美,我们才去创作。那么,在油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艺术美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一、内容美中美的内涵

在日常创作中,艺术美包含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是形式背后所蕴含的内容给审美主体带来的美感,是由人看到形式之后产生的联想或想象引起的。油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观赏者往往最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表达形式,其次是它背后的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形式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内容美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那么由于联想而产生的美感当属于内容美。这种由联想产生的美也会因为审美主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内容美涉及人们对一件艺术作品的主观感知、个人精神体验和情感反应。当人们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再现这些感知时,会发现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有所不同。这种多样性并不代表传递者的失败,相反,它标志着一种巨大的成功。任何艺术作品中思想情感的表达都是创作者对社会实践感想的反馈,是一种个体观点的表达,受到创作者年龄、阅历、环境的影响。笔墨技法是艺术家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吴冠中强调绘画的规律与法则无法掩盖艺术家个体的风格特性。他提出:“形式美的独立性发展到抽象性时,形式之中依然是有作者的灵魂在的。”而这种灵魂,源于艺术家个体的审美取向和生活经历。在油画作品中,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其实只是艺术家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也就是艺术家对美的表现能力和技巧,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内容。人们对一件作品的估价,正是根据这种内容来确定的,所以内容才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将线条、色彩的构成方式和组合关系称为“有意味的形式”。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化,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意味”应是色彩与线条构成的视觉形象背后的思想情感,是灵魂的象征。苏珊·朗格也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当然,这种情感并不单单指艺术家个人的思想情感,它也指一种启发性的见解和思考。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图1)时,巨大的画面尺寸配合细腻的细节描绘,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观众在看到画面的瞬间,便能深切地感受到画中农民身上岁月的痕迹,并为此感到无比震撼,但最令人感叹的是形象背后所塑造的精神——朴实、真诚、憨厚,这些在如今看来依旧那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才是打动人心的核心。精神、思想、情感这些所有生理感官感受不到的东西才应该是作品的主要内容。

二、形式美是艺术美存在的方式

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其存在离不开特定的表现形式,而美的事物更是依赖于其美观的形式才能得以显现。在油画艺术作品中,内容美与其外在美的形式紧密相连。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油画通过其外在表现形式首先触动人的感官,从而为艺术美的实现提供了形式美的可能性。油画艺术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颜色、构图、线条等视觉语言的有机融合上,以及这种融合能否为创作者和欣赏者带来审美的愉悦。艺术来源于实践,当创作者被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所打动,并将这种客观物象经过头脑、油画艺术语言、技巧的处理所呈现的形式美,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之上的。形式美也会因创作者本身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形式,最典型的就是克劳德·莫奈与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两位艺术家几乎是坐在相同的位置,场景一样,视角一样,但他们的取景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同画一片青蛙塘,莫奈执着于表现整体画面光影的强烈(图2),色彩描绘相对简练,明暗对比强烈,水面充满了流动感;而雷诺阿在跟着莫奈体会光影变幻的同时围绕人物创作,岛上的人们成为雷诺阿画作的核心(图3)。二者的画作看似相同,却各具神韵。

如今油画创作语言的多样性发展给了艺术创作者更多的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赋予物象不一样的美。具象写实往往呈现的是细腻之美,表现性绘画传达更多的是客观物象的主观再现之美,而抽象绘画达到了思想表现的最高境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如果艺术家能赋予油画艺术形象准确的形式,则能在最短的时间抓住欣赏者的心,不但能实现艺术形象外在形式美在视觉感官层面上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而且它还能促使欣赏者产生更高的审美期待心理,即激起受众在精神世界里的生命欲望与审美期待。

吴冠中经常提到:“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包含着形、色与韵。”而他做到了这一点。在图4的作品中,吴冠中解剖了艺术的形式美,并把这种不受东西方文化限制的形式美,融汇在画中,产生了具有世界性的表现语言,形象地描绘出江南水乡的韵律。画中线的书写性、色的淡雅、用笔的皴擦无不体现出国画写意之美,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绘画表现形式。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已被固定的工具性形式,另一种是不断发展生成的结构方式与审美形式。对于吴冠中而言,前者实质上被视为画面的质料,并不具有决定作品美丑的作用;真正能够产生美丑效果的,其实是后者,即那些不断发展和生成的结构方式与审美形式。

英国艺术学家赫伯特·里德则将美定义为“形式上的各种关系在我们的感官知觉之间的一种统一体”,而艺术是“创造令人喜爱的形式的一种企图”。一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构成的艺术形象具有美的价值,那个使它具有独特性、同一性,能够使它成为一件艺术品的就是它的形式。这些都清晰阐明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形式是作品讲述故事的最佳方式。

在哲学中,“内容决定形式”这一观点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在美学领域,这一论断显得并不完全适用。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艺术,而艺术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语言进行表达,其作用首先是感官上的,随后影响心理层面。如果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缺乏美感,那么其内容的传达也会受到制约。这就像评估一个人时,如果此人外貌出众,那么人们更容易对其内在品质产生兴趣。中国的书画理论长期以来强调“文以载道”和“意在笔先”,倾向于重视内容的重要性,而相对忽视了合适的形式对于内容传递的强化效果。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式的选择应当促进内容的表达;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不应被孤立地看待,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三、油画艺术创作中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艺术家常常面临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哪个更为重要?在创作中平衡这二者的关系往往是复杂且具有挑战的。艺术作品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其内容上,同样也体现在其外在表现形式——形式美上。形式美,作为艺术美的外在表现,必须在内容的恰当基础上进行精心创作。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除了生物学层面上对视觉与听觉感官的审美享受外,还期望在精神层面体验更深层次的审美期待和生命追求。内容美体现了作品的内在本质和深层意蕴,形式美则是艺术家利用所有可能的油画艺术语言的有机组合来展现内容美,是美的创作的外在表现形态。因此,形式美对于内容美有着极大的生成作用,它构成了观赏者欣赏油画艺术的必要途径。

事物的美既包括外在的形式美,也涵盖了内在的内容美。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事物美的内涵。然而,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对形式与内容的感知在时间顺序上却有所不同。首先,形式的感知往往先于内容的感知。这是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个客观物象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外在的形态、色彩和线条等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事物的形式美,它们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感官,让我们产生初步的审美印象。内容美的感知则相对滞后,它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观察、思考和联想,才能逐渐领悟到事物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因此,形式是内容产生的必要基础,没有形式作为载体,内容就无法得以呈现。其次,创作者与欣赏者由于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想象。这种差异性使得每个人对同一个事物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意识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因此,人类对内容的审美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偏好。再次,内容和形式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它们之间会有一个稳定的平衡关系。创作者能够寻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去表达画面所传达的主题内容,使形式与内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然而,在油画创作过程中,我们很难达到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因为形式和内容作为两种不同的力量,它们在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时,往往会相互竞争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感受最强的那一股力量往往会在画面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最后,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定的形式总要同一定的内容相和谐。当内容强于形式时,我们的表现手法就需要适当弱化,以保持画面的和谐与平衡。这是因为,如果形式过于突出,可能会掩盖或分散欣赏者对内容的关注度;而如果内容过于强烈,又可能会使形式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和需求来调整绘画形式的表现方式,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曾经这样阐述过,“现实本身是美的,不过它是美在本质、成分和内容上,不是美在形式上”,“艺术创作就是通过艺术作品把现实生活的美溶化在优美的形式里”。表现和再现生活中的内容美,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美的形式,这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核心。艺术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用艺术的眼光摄取物象的阶段,物形于心的时候就是大脑对物象进行组合,思考设计而形成意象的阶段,整个阶段可以直白地概括成形式—内容—形式。只有当手形于形、物形于心的时候,这件艺术作品才算完整。对形式美的满足,主要是形式中包含了动人的意味,那么欣赏者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是形式还是意味吸引了他?

形式美和内容美是矛盾统一体,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前进。当一幅作品形式大于内容时会有一批受众,当内容大于形式时也可能会有另一批受众群体,到底是形式还是内容吸引了我们?都有可能。任务的核心是如何发挥艺术美最大的牵引作用,如何使形式发挥更大的熏染作用,使欣赏者接受内容美的陶冶。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视觉形式;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典型,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视觉形式充分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所推崇的美育意义大概也就在此了吧。对油画艺术创作者而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思想境界的提高只有经过持续积累才能慢慢实现,这个时代发展太快,创作者应慢下来去发现、去体会、去反思,再去呈现。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油画之美[J].世界美术,1981(1):40-46.

[2]张玉花,王树良.艺术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3]吴冠中.吴冠中谈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5]李富莉.油画作品创作内容的表现形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1(11):47.

[6]王长俊.试论形式美[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55-61.

[7]习修鹏.略论形式美与西方形式美学[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1(4):71-73.

作者简介:

张婷,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