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爽朗之日,我和几位文友欣然来到西阳宫谒游。
西阳宫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 年)故里所在地,坐落在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政府西南约3 华里处的纪念性学校——欧阳修中学校园内。一踏进欧阳修中学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其中有一古式门坊,门楣上塑刻“西阳宫”三个遒劲大字,相传为康熙帝亲书,门坊背面刻“柱国冢宰”四个刚劲大字,相传为文天祥所书。西阳宫右侧是泷冈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和泷冈阡表碑亭。泷冈阡表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双层楼阁,布局匀称,结构精巧,正中竖立着《泷冈阡表》碑石。正面刻《泷冈阡表》,背面刻《欧阳氏世系表》。这是欧阳修任山东青州知州时,从青州运回故里,立于欧阳修父欧阳观(后谥为崇国公,952—1010 年)、母郑氏(后追封为魏国太夫人,981—1052 年)在凤凰山上一座叫泷冈的小山包上的合葬墓墓道上的墓志铭碑,至今有近千年历史,后世为纪念需要,从墓道运来安放在泷冈阡表碑亭。
《泷冈阡表》是欧阳修为追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写下的一部动人悲戚、增人涕泪的家史。为此,2006 年5 月,国务院将《泷冈阡表》碑石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沉思不是基于碑亭的结构及其受保护的等级,而是碑文的内涵及欧阳修置碑的意义。赏析《泷冈阡表》,从中可以看到欧阳修父母间、母子间千古流芳的关于美好孝德的对话和实际行动。
《泷冈阡表》文意反映了如下事实:作为丈夫的欧阳观,在岁末祭祀母亲时,对妻郑氏流着泪如是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这里,可以看出,欧阳观对其母亲是孝敬的,但为官在外,近前尽孝很少,深怀愧疚。欧阳观在宋真宗咸平三年49 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远离家乡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县),历任道州(今湖南道县)、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判官,泗州(今安徽泗县)、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推官,长年工作在外,勤政廉政,忠孝不能两全,少有时间在家孝敬母亲。因为尽孝不周,欧阳观时常流泪,孝心可鉴。
作为母亲的郑氏,对儿子欧阳修母德仁厚。她在欧阳修4 岁时,开始守寡,为了给欧阳修更多的慈爱,未曾改嫁,生活清贫,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把欧阳修抚养成人;以荻作笔,地面作纸,教欧阳修识字作文,把欧阳修教育成才。郑氏慈德厚儿,画荻教子,成为千古佳话。
作为儿子的欧阳修,对父母的孝顺名垂青史。母亲郑氏在欧阳修的工作地南京仙逝后,欧阳修从南京亲自护送母亲的灵柩回江西永丰县故里。此后,历经二十年时间起草、修改、定稿,撰写《泷冈阡表》,以纪念父母的功德和养育之恩,并在青州购石制碑,请人将《泷冈阡表》雕刻其上,而后运回永丰,竖立于父母的合葬墓墓道上。从青州出发,迢迢几千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欧阳观、郑氏夫妇及其儿子欧阳修的孝德风范,千年来一直被社会咏唱。《泷冈阡表》作为孝德范例,国之瑰宝,国人定会传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