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2024-09-18 00:00:00彭姝喆

摘 要:在高中阶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增强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心。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的意义,总结和分析了融合教学的现状,从挖掘教材、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英语词汇教学、英语写作训练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高中英语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对传承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8.022

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尚未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成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从价值和意义的角度讲,高中英语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素材,增加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念、文化风俗等,进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将高中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学习不同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尊重各国文化,并在对比的基础上学习各国文化中的精髓。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第三,从教师的角度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英语教学也会助推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以及自我学习,不断筑牢专业基础,挖掘生活和教学中的文化素材,强化文化传播的责任意识,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高中都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教材中也逐渐增加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中国的名胜古迹、重要节日的介绍等,高中英语教师在遇到这部分内容时也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和展示有关内容。

虽然目前很多高中重视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相对不足。新课改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增设传统文化资源的主题模块,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部分教师并未在英语课堂上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往往缺少深入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教师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依旧停留在表面,以至于学生更加了解西方文化,不具备使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这一情况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提升等。

其次,目前多数高中使用的英语教材虽然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但数量相对较少,呈现更多的是西方文化的有关内容。这种形式容易让教师将讲解重点放在西方文化的教学上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了解和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忽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最后,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性。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依旧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将工作重点放在考试成绩上。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长期以背诵知识点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对文化价值的感知。缺乏互动的高中英语课堂阻碍了高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立足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隐性资源,促进文化与英语知识的有效联系,从而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但内容相对单一、分布零散,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英语课堂时间有限,要想在课堂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备课,储备足够的知识,然后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Unit 4的内容时,主线围绕着Listening and Speaking,主要是介绍历史和文化遗产。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多准备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如准备关于孔子、曲阜的拓展性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为中心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听力训练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听力训练中,围绕着传统文化,结合单元主体设置听力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

除了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外,教师也应收集教材外的拓展知识。立足教材,根据教材中的内容适当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面。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2.将英语阅读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也需要教师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英语读物,让学生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3《Travel journal》为例,教师可以围绕Travel journal,组织学生分享喜欢的交通工具以及喜欢的原因等。以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有关文章,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去思考和总结中国主要交通工具的演变史,总结语法、词汇、句型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传承文化。

信息技术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获得更多的学习渠道。高中生应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此,教师应具备文化识别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识别能力,以保障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资料,形成任务观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掌握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不断增强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心。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立足古诗词创设英语教学活动。根据高中生的英语水平确定古诗词的翻译难度,选择学生普遍喜爱的古诗文读物并精选其中的片段作为翻译素材,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翻译。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适当减少限制,以达到强化学生自信心的效果。活动期间,学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古诗文的翻译工作。这种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文语法与英语语法之间的不同,从而对英语语法产生相对明确的认知。

3.将翻转课堂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课堂现状,打造互动式课堂,创设符合课堂主题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诸多高中英语教师普遍采用题海战术,并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和把握,尚未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了避免学生在强制性学习的状态下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价值,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基于学生诉求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课堂中。为此,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将翻转课堂应用到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实践的方式掌握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拓展性知识内容,进而实现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Unit 1《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为例,教师可以在把握单元主线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调查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以及主要的庆祝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不违背任务主线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后期,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英语课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ag/XMGv57/Za/o/NFRmBdZ+EYZI9fYFXUmxPByJFULM=,进而积极参与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搭建起分享平台,组织学生就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从而向学生、教师展现课前学习成果。比如,教师提出问题:“Which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which country do you like?”“Which country do you like to celebrate festivals in and what are your favorite celebration activities?”并让学生回答。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像等方式分享与课堂主题有关的知识内容,创造出学习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此外,教师在利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可以让学生依据亲身经历,向学生分享关于不同国家的人对不同传统节日和不同庆祝活动的感受,进而让学生通过对比中外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词汇教学中

除了阅读外,词汇教学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高中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完成词汇和句型的记忆和应用练习,以实现对词汇和句型的熟练掌握,进而为英语阅读、写作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师也非常重视词汇和句型,将认识和学习词汇、句型看作是学生做好英语阅读、高质量完成写作训练和口语练习的基础。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词汇和句型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拓展性知识。

为了在高中英语的词汇和句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当讲解到涉及西方价值观念、西方文化等内容的词汇和句型时,对照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Unit 1《Cultural Heritage》为例,教师在介绍西方名胜古迹的由来和发展历史时,可以利用一些时间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有名气、富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让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比如,在讲解文化遗产“heritage”后,引入十三陵“The Ming Tombs”、雍和宫“Yonghe Lamasery ,Lama Temple”、秦始皇陵“The Emperor Qin Shihuang's Tomb”、天安门广场“Tian'anmen Square”等词汇,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名胜古迹。在讲解句子时,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练习和掌握介绍中华名胜古迹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长难句,帮助学生掌握句子结构,进而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传承文化,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的提高。比如,练习“As far as I’m concerned,I think……”“There is no doubt that……”等句子在介绍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5.开展英语写作训练,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

写作训练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写作训练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能够借助写作实现文化输出。首先,从当下社会热点入手收集有关素材,调动学生的训练热情,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收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素材,或是让学生到图书馆中查阅有关资料,如传统文化中的美食文化等。在收集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收集名言警句、摘抄有价值的语句,然后鼓励学生将其应用到写作中,以此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

其次,在日常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要注重收集和整理有价值的案例,分析案例适合应用在哪些主题中,为后续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基础。此外,在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明确写作类型,如应用文、书信体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以提高写作训练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点评学生的作品,根据学生呈现出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立足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传统文化资料,借助翻转课堂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英语阅读教学、词汇教学、习作训练中,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熊燕《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3年第9期。

[2] 丁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天津教育》2023年第27期。

[3] 潘理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西部素质教育》2023年第8期。

[4] 秦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新潮电子》2023年第8期。

[5] 马奎《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3年第7期。

(彭姝喆,1988年生,男,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中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