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4-09-18 00:00:00吴红红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融入。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小学英语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8.015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人们对和谐、尊重和礼貌的追求。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也容易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文化误解和冲突。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这种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从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时,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这种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提升。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教材是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习俗等,以英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讨论、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讲解节日时,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在讲解艺术时,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京剧、书法、绘画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最后,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文化讲座、文化展览、文化体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总之,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授PEP五年级上册Unit3 B. Let's talk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对话,对话中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词汇。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对话中的语气、语调以及常用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模仿和运用。当引出“Zhang Peng’s favourite food is noodles”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们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美食,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面条这种食物的起源和发展。面条是我国传统的面食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面条的制作过程、原料选择、口感特点等方面,让学生了解面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味面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面条口味各异,独具特色。比如,四川的担担面、武汉的热干面、北京的炸酱面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味面条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面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地方美食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选择适合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是关键。可以选择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英文书籍或文章。这些材料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习到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表达方式。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意义,以及这些文化元素如何与英语文化进行比较和交流。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元素,让学生进行实践和体验。例如,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节日、习俗或传统手工艺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表现,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总之,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例如,英语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功夫熊猫》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涉及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观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且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电影中的对话和字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文和英语的使用方式,并且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这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电影中的场景、人物、服饰等都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并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中的一些元素。这对于他们的文化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电影中涉及的十二生肖元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并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这对于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3.创设传统节日氛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传统节日氛围的创设则能够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在传统节日氛围的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在传统文化渗透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京剧、茶文化等。例如,在教授英文书写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书法的元素,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和特点;在教授英文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入京剧的元素,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在教授英语国家的茶文化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的茶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和特点。通过传统节日氛围的创设和传统文化的渗透,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这也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注意创设传统节日氛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二年级上册Moudle 10 Unit 1 “Happy New Year!”这一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将接触到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习俗,包括上门拜年、吃饺子、放鞭炮等。这些习俗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体现。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习俗,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孩子们能够准确掌握与春节有关的重点单词和句子。例如,“dumpling”(饺子)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代表着团圆和和睦;“firecracker”(鞭炮)则是春节期间驱邪避凶的重要工具,象征着祥瑞和安宁;“present”(礼物)则是表达亲情和友情的最佳方式,传递着祝福和关爱。除了掌握这些重点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孩子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例如,他们需要学会使用“Happy new year”来表达祝福,向亲朋好友送上诚挚的祝福;他们还需要学会使用“We eat dumplings at Chinese New Year”来描述节日中的活动,分享自己家的春节习俗。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些习俗,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孩子们亲手制作饺子、放鞭炮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总之,在二年级上册Moudle 10 Unit 1 Happy New Year!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重视课前资料收集,充实课堂语言材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课前资料收集是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充实课堂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英语学习体验。首先,课前资料收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观看视频,教师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背景知识。其次,课前资料收集可以丰富课堂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材料是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通过收集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子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此外,课前资料收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从而对自己的文化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中。最后,课前资料收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参与收集资料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小学英语传统文化渗透要重视课前资料收集,充实课堂语言材料。

在六年级上册Moudle 3 Unit1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篇以电子邮件形式呈现的文本,描述了Daming和他的表哥Simon去唐人街(Chinatown)的经历。这篇教材中,多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元素,这使得教学更具深度和广度。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好课前资料收集任务。这是因为唐人街是全球著名的中国文化和社区的聚集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唐人街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传统习俗,为后续的学习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描述的唐人街的特色,如传统的中国建筑、特色的中国食物、传统的中国节日庆祝方式等,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康永花《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甘肃教育》2021年第8期。

[2] 夏李思《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年第15期。

[3] 杨晓娜《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名师在线》2021年第25期。

[4] 李婧《中国传统节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文渊(小学版)》2021年第10期。

[5] 张芸《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策略》,《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