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阶段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高中学科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要求显得十分重要。高中生物学是高中学科中重要门类,其中蕴含着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生命健康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尝试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能够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包括生命观念素养、科学思维素养、科学探究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四个方面,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育人价值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课程思政的内涵,因此挖掘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理念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要充分发挥其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生物学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渗透思政理念,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思政素养共同提升,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发育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正在构建中,而在当今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高中生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高中课堂作为高中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要肩负学生思想教育的责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弘扬中国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亦可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尝试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第一步是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在笔者的实践经验中,教师可以从生命健康、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等方面对生物学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和归纳,如在群落复习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遗传育种课堂教学中,讲解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故事,弘扬科学家开拓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
立足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为主体,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如在生态系统课堂教学中,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发展学生归纳与总结的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目标,同时明确学习生态学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内环境与稳态教学中,明确以树立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正确观念为课程思政目标。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教学情境的选择可以来自于权威的新闻报道,也可以来自最新的科学论文,或者是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教师要用心挑选课堂教学情境,并以该情境贯穿单元整体教学或课时教学,如在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整体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真实的Ι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为情境,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作为高中学科任课教师要有意识、有方法将课程思政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本文为2023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SZJ2023210)的研究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