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无意义值班值守,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是根本

2024-09-17 00:00:00章梦晗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8期

进入七八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系统陆续进入集中休假期。然而,近年来压得越来越实的值班、加班任务,却让一些公职人员难以踏实休假,甚至生出“不如不休假”的想法。

大多数采访对象表示,值班是必要工作,它既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也是及时有效应对处置重大突发紧急情况的关键环节,但仍有一些干部反映,近年来,或为应对上级检查,或为体现对工作的重视,或为配合统一调度,许多单位都不得不将值班纳入必要安排中,值班制度并未因时因事进行科学优化,以至于出现“一刀切”“不人性化”等无意义值班问题。

近期,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对话部分体制内人士以及专家,探究如何优化值班制度,减少无意义值班值守。

值班不是上班或加班,需回归值班本质

在采访中,问到值班层层加码,近年来值班无意义感加强的问题时,许多干部认为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形式主义在作祟。

“上级部门要搞平衡,觉得二三线部门或者同级的其他部门不值班说不过去,怕值班单位、干部有意见。”成都村政学院、都江堰市委党校教师,成都市政协委员邢永亮对记者说,实际上,一些应急部门干部曾对他表示,一些单位根本没必要加入应急值班安排,“听上去,他们并不介意所谓的平衡。在安排工作部署时,不应该通Abxxq7SV2qcg4JkBY8N1hXtjzz7Nb2ovpjb7Fen041w=盘压实责任,如果真有需要,完全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而不是非要有人值班值守。”

值班值守问题并不只存在于应急工作的值班安排中,一些基层干部也反映,应该重新认识“擅离岗位”和“在岗值班”的问题。

“上级部门不能对‘在岗’有执念,对于基层值班,更重要的是能找到人,能保持电话畅通,迅速联系到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才是重点。”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前辈”,何旭认为,基层值班值守,建立值班人员联系协调机制才是重点,应建立弹性坐班和轮岗值班机制,每次值班确定值班人员沟通、联系方式,在平时做好值班人员如何沟通、如何传达信息的培训,不做“无头苍蝇”,减少突发事件“在路上”的时间才是值班的重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单位在安排人员值班时,动辄一半以上的人员都要被安排。有干部认为值班人员比例并不合理,毕竟值班不是上班或加班。“有时候日常的值班工作也要留不少人在办公室,放假时,一层楼能遇到好几个其他部门的同事。”

“现在集中办公,一个机关大楼可能同时有好几个部门,而值班往往是‘领导+干部’的配置,有时候是一个领导搭配两个甚至三个干部,一层楼同时很多人值班并不罕见。”山东某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谷长跃表示,集中办公其实为值班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便利性,距离的拉近,为各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减少沟通壁垒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于值班值守人员比例,广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东建议,应降低值班值守比例,强调个体差异。有干部认为,在这种集中办公情境下,各地都纷纷建立“总值班”制度或平台,“领导+干部”的值班配置完全可以优化。“总值班平台可以联系沟通各方,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如智能排班系统、远程监控等,提高值班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一名政府单位干部表示。

相关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值班记录。

山东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总值班室工作人员邴振建议,在政府“总值班”制度情境下,可以建立覆盖新闻媒体单位、基层信息员队伍、信息直报点及研究机构、专家智库等信息收集网络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减少不必要人员的值班值守。在信息化系统支持下,可以建立信息获取与舆情监测联动机制,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实时感知和转办处理。

“能够应用信息化手段固然好,更重要的是,在共同办公点建立总值班平台,可以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让值班流程更优、环节更简、效能更佳。同时,遇到突发情况如何转接、值守人员如何流转都能够提高效率,减少以往各部门人员的留守情况。”谷长跃认为,这样可以实现常规工作“表单化”、复杂工作“流程化”、重点工作“手册化”,“这样既能提升24小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还能减轻干部值班压力,让值班真正‘落地’。”

值班不是“点卯打卡”,需避免“一刀切”

“像党校、文联、科协、残联以及团委这样的单位,在全市应急工作部署中也会被纳入值班要求,实际上能发挥的值班作用微乎其微,许多时候被值班部署‘一刀切’。我们值班也没啥事,成了‘点卯打卡’,很多时候只能到单位‘干瞪眼’。”资阳市文联一名领导认为,在全市范围内压实应急值班任务时,应该考虑部门职责与应急任务的相关性。

“任何工作都有差异性,值班工作的轻重缓急也应按单位合理分配。像业务强相关的部门,值班任务应该压实,但另一些则可进行优化。”邢永亮以应急工作为例,认为值班完全可以在平时建立应急级别分层机制,每一级别、每一种灾害类型需要哪些部门响应值班、配合出多少人值班值守,这些应进行较为科学的量化,并不需要一有突发事件就全领域、多部门,从上到下一样“粗”。

“任何事件都有必要与非必要部门,应建立科学应急值班梯度,对规定值班的部门单位作进一步明确。”邢永亮举例,可以考虑分层次规范要求。重点单位按目前要求部署值班。可能有任务的单位8小时在岗值班,其他时间确保通讯畅通,人员不离城;无应急任务的单位,明确值班领导和干部,提交相关人员安排以及联系方式,确保接到紧急通知时,该单位能及时响应即可。唐东还补充,应科学分配阶段性工作和应急工作的值班值守情况,避免应急情况值班常态化。

唐东认为,要改变这种重要节点带来的“一刀切”,首先各地要做好实地情况的调研储备,比如针对水文灾害,各地可在平时根据当地水文情况做备案,同时提前做好相应情况的应急值班安排。另一方面,上级部门也应适当放权。比如增加对县级部门值班安排的自由裁量权,对值班人员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就像我们乡,即使是在汛期,或者森林防火期,都不太可能发生灾害,但为响应号召,领导每次都要亲自坐镇值班,下面的人一配套,办公室超六成的人都得到场。”安徽北部某乡镇干部对记者说,想要优化值班,特别是应急部署值班,不能有“一个病全省、全市、全县吃一个药”的想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差异化分配。比如特殊节点,应急部门应密切与公安、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单位联系,这些部门之间应畅通值班信息渠道,在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了解哪些部门应该参与值班值守。“上级部门可以给一个值班人员到岗比例的低线,同时需要去乡镇调研、要去了解干部配备总体数量,根据乡镇大小、风险点进行合理安排。”

“这种摸清、建立值班准入机制的过程,应综合业务内容考量,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职能部门区别安排。”邢永亮建议,在建立准入机制时,牵头部门就应明确强相关部门的值班任务,可以通过科学的考核指标来压实责任,而不是无差别地让所有部门盲目加入应急情况值班值守。

“通过优化考核形成杠杆,当一个部门不参与某项工作的值班考核时,相关领导自然会在值班安排中减少工作量。”一名干部指出,动态改变的关键不仅在于上层以及牵头部门如何撬动值班考核的杠杆,一些领导本身也能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避免无意义内卷。

值班不是为了避责,应回归人性化值班

除了基层单位自身值班安排需要改善机制、灵活操作,在采访时,许多干部还认为,上级部门也应转变检查思路和追责问责机制。据某县级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干部刘敏介绍,凡重大节假日期间,当地市委市政府、纪委监委都会组成督察组,督查各单位的值班情况,由市委督查室主要督查,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配合督查,具体根据相关的工作方案来安排执行。督察组可能打电话到相关单位查岗,也有可能不打招呼直接到现场。

成都崇州市一名干部对记者说,值班本应是面对突发情况,让单位能及时响应,但为了应对值班时可能出现的检查,基层不得不让更多的干部“留岗以待”。

“上级部门不要总想着搞突击检查,动不动就问责领导。”四川某市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有时候值班任务还没下达,问责督查工作已经安排下去,这种问责先行的思维不可取,容易人人自危,“现在一出问题就会追究领导责任,导致一些领导干部感到紧张,不敢灵活安排值班工作。情愿万无一失,索性所有单位都加强值班值守。”

除了纪检督查,牵头部门的值班检查也让基层干部感到头痛。一名来自浙江宁波的基层干部表示,有时候单位并不是不想让干部休息,而是为了“以防万一”。因为上级部门的突击检查太多,特别是实地检查,往往需要基层出人协调陪同。“虽然节假日应更注重和民生、交通、应急管理相关的工作,但有些工作在日常抓好,可以减轻假期工作压力。”这名干部认为。

采访中,还有不少干部对值班有厌烦与抵触情绪。“作为公务员,我清楚值班值守的意义,但有时候安排太不人性化。比如值班环境差,调休难落实,外地干部难回家。”

“检查是一个指挥棒,只有上级部门、监督部门合理使用才能让它发挥效能,而不是变成下级层层加码的增压石。”唐东认为,值班负担日渐加重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部门没有转变懒政思想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盲目增加值班人手、加大值班力度,实则想的是“我安排了我就没责任了”。唐东还表示,优化值班制度不仅要从值班落实部门去看,上级部门也应优化检查思维。

“下级单位的领导抱着不要被问责的想法去安排值班,上级部门又因没有更好的工作监督保障而过度依赖值班追责制度。”一名乡党委书记对记者说。

唐东告诉记者,从纪检监察机关角度,开展值班问责要尽量地科学化,对于一些问题的判定需要实事求是,综合考量,一方面要科学、审慎,另一方面也不能大而化之,要在保证精准的基础上对他们形成督促整改的作用。

采访中,还有不少干部对值班有厌烦与抵触情绪。“作为公务员,我清楚值班值守的意义,但有时候安排太不人性化。比如值班环境差,调休难落实,外地干部难回家。”

邢永亮建议,值班值守可以合理调整,干部与干部之间如果有需求也可允许其调班。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个人,比如外地人,可以拉通近年重要节日值班情况综合考量,尽量避免出现连续两年在长假值班的情况。同时,节假日值班的,应该落实值班干部值班补休机制,不应让干部在申请补休时有“不好意思”的心理。此外,一些单位值班环境差,应考虑过夜值班的干部的休息需求,在标准要求下改善过夜环境。

在一些干部看来,改革节假日值班制度,使其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是目前基层工作中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值班制度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现行的形式主义泛滥、效率低下等问题给干部造成的困扰不小。值班不应成为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工具,在进行值班安排时,各单位部门都应从提高行政管理职能和效率的角度入手,而不是想着把值班责任丢出去、压下去。(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