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在当下,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即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对于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包装既是制造产品的终点,也是物流的起点,对于物流过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绿色包装技术的发展成为物流领域的关注焦点。本文针对当下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包装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层面探究了绿色包装技术的发展对策。
关键字:双碳;绿色包装;发展;对策;可持续
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在当下双碳目标提出后,对于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绿色包装领域更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包装既是制造产品的终点,也是物流的起点,贯穿了物流的全程,包装技术的优化是提升物流供应链价值的关键。由于我们国家外向型经济以及4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物流包装技术领域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粗放的,目前包装已经成为制约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焦点,也同样制约着与物流相关的多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在当前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包装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对于包装技术发展的研究方兴未艾,多位学者立足当下针对包装展开相关研究。金国斌[1]针对包装技术在现代物流链中的作用和物流与包装相互依存的规律与关系做了阐述,并剖析了物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张佳宁与刘芳[2]以我国快递包装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剖析发展背后所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快递包装低碳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陆娟娟[3]探索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地域农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解决的策略,加强地域农产品包装的保护性,图形设计的符号化和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实现包装的低碳化。莫森[4]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物流包装尺寸标准化以及集合包装的基础上,提出了包装尺寸标准化应用于集合包装优化的方法。刘勃希,黎英[5]等人详细探索了网购包装减量化的设计路径,提出了网购包装减量化设计可以从优化创新包装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材料、线上线下一体化和建立可循环体系四方面来实现。庄贵阳[6]针对双碳目标内涵以及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刘运材等人[7-9]依据低碳经济理论,阐述了绿色包装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分别从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及消费者等多个层面方面提出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李蔷,胡仁[10]从绿色包装、绿色仓储和绿色运输三个方面对我国绿色物流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虽然目前的物流包装领域中部分应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体系,但对于当前力争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方针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针对在当下双碳目标下的物流绿色包装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从政府、社会、个人、企业等多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思路,对于进一步提升物流包装的绿色技术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达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快递包装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从2014年开始迅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快递量蝉联世界第一位,2014年至2022年的快递量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2014年快递业务量为139亿件,之后逐年增长至2022年的1106亿件,平均每年的快递业务量增长121亿件,平均每年同比增长率约为33%。由图2可以得到,2014年的快递业务收入为2045亿元,到2022年已增长至10567亿元,快递市场已达到万亿级规模,平均每年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065亿元,平均每年同比增长率约为25.5%。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容忽视,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据统计,仅2018年使用运单高达500亿张,塑料袋约250亿个,编织袋53亿条,包装箱143亿个,胶带106亿米大约可绕地球1077圈。物流包装大多采用木材、纸张、塑料、胶带等材质,原料都来源自树木、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且在制造及回收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以及多种有害气体。虽然部分材料有一定的回收再利用行为,但是相对来说占据极少数,回收意识普遍没有形成,整体回收再利用体系没有建立。
图12014年-2022年快递业务量变化趋势
图22014年至2022年快递业务收入变化趋势
2双碳目标内涵与我国当下面临的挑战
双碳目标是我国按照《巴黎协定》规定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目标以及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指在规定的时期内,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从相对脱钩走向绝对脱钩的过程。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但目前我国面临着不少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还处于不断调整阶段,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模式仍占据较大比例,这就导致了从根本上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产业升级,实现低碳发展这一目标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体系,将传统行业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体系,推动产业改革,逐步实现整个行业的低碳发展。另外,虽然近年来我国低碳绿色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对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绿色低碳重大战略技术储备不足,一些技术领域仍然处在被“卡脖子”的状态,亟待实现技术封锁,尤其是在能源领域,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在消耗化石能源实现生产生活的模式,其中煤炭较大比例。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我国煤炭消费量能源生产总量与煤炭消费量都居世界首位。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我国当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总体偏低,我国森林质量整体不高,草原退化、湖泊缩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突出,生态修复能力缩减。
3当前绿色包装技术存在的问题
3.1包装环保意识不够,回收机制不完善
首先对于我国的消费群体来说,当下对于环保包装或者绿色包装的需求程度并不强烈,因为从商品成本上来看,环保包装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包装成本增加,采用环保包装的产品比普通包装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了同样的商品,会更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商品,更多的会去选择普通包装。另外对于快递纸箱、包装袋等较为方便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普通消费者也较少会将其再次利用。这样就导致了绿色包装生产企业的发展受限,从而制约了物流包装的绿色发展。
其次对于商品及快递生产企业层面来说,过度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是精美的包装更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比如珠宝、化妆品、皮包等商品过度包装更像是商业潜规则一样的存在。另一方面,正因为商品相对价值较高,过度的包装也是基于对于商品的过度保护,尤其是快递企业为了防止在物流环节发生损坏,会进行严密的二次包装。
3.2物流包装缺少完整的法律法规监管
我国物流包装经过40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家的监管机制仍不够完善,尤其是对于包装的回收再利用部分,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回收水平,至今我国仍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快递包装回收利用体系,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快递等生产企业进行约束。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来促进物流包装的回收再利用,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3.3对包装领域研发投入不足
政府层面对于包装生产企业的研发支持力度不够,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生产企业研发动力不足,绿色包装发展缓慢。对于生产企业,研发环保新材料新技术意味着研发成本的提高,企业利润降低,更多的企业选择沿用旧材料旧技术。社会层面来说,包装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在绿色包装领域。我国的包装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差距,发展相对滞后,更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推动绿色包装的进一步发展。
4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包装的发展对策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监管机制
通过建立绿色包相关法律法规,发布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来约束生产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包装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管机制以及技术标准,没有标准约束生产企业,市场的规范性无从谈起,绿色包装的发展必然受挫且迟缓。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就无法建立有效的绿色包装的运行机制。因此政府机构应尽快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包装领域的发展,从政策层面引领传统包装向绿色包装转变。
4.2树立低碳生活理念,构建生态环保意识
实现绿色包装回收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消费者层面,而如何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生态环保意识,树立起低碳生活的理念,是整个社会层面的风气,不是紧靠个人能够实现的。一方面加强绿色包装相关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倡导使用绿色包装。宣传过程中手段多样化。尽可能提升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将绿色环保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讲授,使得环保意识从小就能够深入人心,在推动绿色包装的使用中将更加水到渠成。
4.3提高技术研发投入,实现包装绿色发展
包装生产企业作为包装技术研发的主体部分,承载着包装技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角色,生产企业对于包装技术的研究方向影响着未来包装先进技术的走向企业应该加大对于包装技术的研发力度,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在绿色包装领域,探索包装新材料,新构型,建立循环包装体系,实现包装可持续发展。
4.4完善包装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发展绿色包装方向
当下我国的高质量包装人才十分匮乏,尤其是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后,我国要大力发展环保经济,绿色包装发展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大量的高技术包装人才能够投身到绿色包装发展中。通过完善包装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将前沿技术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理实一体的教学手段展现在课堂,使得学生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质,扎实掌握包装技术知识。着力提升包装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是能培养出能研发、懂设计的绿色包装方面的技术人才,推动我国绿色包装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足以体现出我国的大国担当。绿色包装的发展质量至关重要,影响着与物流行业相关的多领域的低碳发展,制约了多个产业的技术革新。当下我国的绿色包装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如何实现绿色包装的迅速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层面的共同努力,协同推动我国绿色包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快递智能技术与装备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作者简介:巩嘉贝(1993—),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振动、绿色包装。
*通讯作者:邢倩(1995—),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运筹学与控制论、绿色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