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警告主要经济体通胀降温低于预期
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5.9%,2025年将降至4.4%,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IMF警告称,许多主要经济体的通胀降温速度低于预期,这意味着利率可能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位,从而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风险。IMF指出,美国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将给美元带来上行压力,使新兴市场的通胀、利率、增长和债务状况更加复杂。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鲍威尔称降息渐近
7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5.5%的水平不变,并继续减少证券持有量。这是美联储自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八次维持这一利率区间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的“保就业”和“稳物价”目标取得较大进展,美国经济“正在接近适合降息的水平”,如果相关数据符合预期,2024年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可能讨论降息事宜。
欧洲央行:不预先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
7月18日,欧洲央行公布的利率决议显示,7月欧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为3.75%,主要再融资利率为4.25%,边际贷款利率为4.5%,均持平预期和前值。欧洲央行表示,内部物价压力仍然偏大,将保持政策利率足够紧缩,直到实现通胀目标。欧洲央行还表示,不预先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将由数据决定政策限制的水平和持续时间;计划在2024年末停止疫情紧急购买计划(PEPP)下的再投资。
欧盟对7个成员国启动过度赤字程序
7月,欧盟理事会确认法国、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时、马耳他、波兰和斯洛伐克等7个成员国财政赤字率过高。按照相关规定,欧盟对上述7个国家启动过度赤字程序,要求这些国家采取措施降低赤字水平。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年度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其GDP的60%。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5.5%,意大利为7.4%,匈牙利为6.7%,比利时为4.4%,马耳他为4.9%,波兰为5.1%,斯洛伐克为4.9%。
日本央行宣布加息缩表
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加息15BP,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15%~0.25%,同时,日本央行公布缩表计划,国债购买规模每个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将不再提供债券购买范围而是提供指定金额,新的货币市场操作指引将于2024年8月1日起生效。此前的7月2日,日本财务省公布,将10年期国债招标的票面利率从之前的0.8%上调至1.1%。这是该利率自2012年4月以来首次升破1%。
外资银行大举买入印度债券
据媒体7月9日报道,印度清算公司数据显示,自6月1日至7月初,外资银行净买入超过5000亿卢比(约合60亿美元)的印度债券,远超同期指数合格债券约2000亿卢比的净流入,这表明外资银行自营账户正大举买入。市场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大规模购买印度债券,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债券在6月末被纳入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债券指数,另一方面印度大选结果增强了市场对印度的乐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