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来问:
139***9716:您好,我是一名初一的学生,我最近为了学习而焦虑,父母和老师们总对我说要努力,可是我很迷茫,我不知道“努力”真正要怎么做,并且我总想自律一点,可是每次都没办法做到,可是我真的想让自己考得更好一点,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我该怎么办啊?
这大概是不少小升初同学面临的问题吧。小学阶段推行的是“快乐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未来,对于成绩,要求并不算高。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因为现行的高中录取政策,使得学习节奏骤然加快,压力也骤然变大。但是对于小升初这个转折点,有着一个教育上和心理上的缺失环节。不少同学只知道老师和父母要自己学习成绩好,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好。或者说对于学习成绩好了,以后能考上好学校,会有好人生这种说法,并没有从心底认同。
不错,人生有无限种可能。并不是说在初中没有取得好成绩,甚至说没有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人生就完蛋了。有些人,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照样成为优秀的人。但是我觉得,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这些人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才成为优秀的人。而是这些人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照样成为优秀的人。有些人是在其他地方有天赋,有些人是在走上社会之后更加努力,而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人仅仅是运气好罢了。相反,对于抱着“我不努力也能成为优秀的人”这种不切实际幻想的人,可以依仗的就只有好运气了。我们嘲笑那个每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的农夫,却不知道有时候自己就是那个农夫。
绝大多数的人,大概都是在每个年龄阶段,有必须做的事情。初中的时候,就是学习,就是要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常识,养成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确立以后影响自己一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了这个目标,才会有去努力的动力,才会逐渐地明白努力要去怎么行动。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校园是一生中最公平的地方。它的环境相对单纯,没有太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肯吃苦,就会回报给你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现在才初一,以后的路还很长,也可以不必要一上来就给自己定下个宏大的目标。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事是一步一步做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定下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进一步细化,自己知道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去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把这个小目标分解成许多的小任务,给自己制定一个任务表,甚至可以细化到今天要认真听课,今天要认真写作业,今天要认真考试诸如此类的任务。
这样的目标和任务,可能会让人觉得枯燥,觉得乏味,甚至会让人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努力这种事,确实看起来一点都不酷。但是对于没有捷径的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才是让自己更优秀的唯一途径。至于为什么要变得优秀,大道理可能大家都听得很多,已经不耐烦,觉得老套了。
但是,人本来就是要向上走的,不是吗?
本期回复
何慕: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心理疗愈书《这一杯,我敬的是年少无知》,以及《三国谍影》《网案演绎法》等长篇小说。
188****6552:小意,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很是迷茫,晚上睡不着,白天不想起,经常旷课,总是想干点儿什么,却总是没有开始或中途放弃,感觉大学上得好失败,我该怎么办?
小意:
来来来,听资深“混子终结者”小意给出的偏方(开玩笑啦)。小意以为行动上的无力感(也叫失去掌控感)往往来自身体能量的匮乏。以小意的看法,你可以尝试先戒掉熬夜,保持暮睡晨起(晚上睡不着,说明白天睡多了,所以,这一点要从白天不睡觉开始改变),再选一两个容易操作和坚持下去的小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等,先让身体能量正常流动起来。等你拿到对身体的掌控感,就能看到内心对某些事情的热忱,内在热忱才是真正能让行动持续下去的驱动力哦。到了这一步,就能拿回对行动的掌控感了。小意在这里敲重点啦!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关键在于坚持,让好习惯形成良性的循环模式。
小意相信每一个愿意审视自己灵魂的人,都有改变自己的意愿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期待你的改变哦!
181****7593:我感觉最近被同学孤立了,我们关系本来很好,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他们最近对我很冷淡。我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调和关系上而导致成绩下滑,我很想让成绩提升,但我完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最近感到很焦虑很烦,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小林:
哈喽呀,小林在读你的问题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了一颗焦躁的心和混乱的思绪。
不过纵有千千结,总有挈领处。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在搞好同学关系和搞好学习之间,哪个对目前的你更重要呢?小林觉得,肯定是学习啦。你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以小林多年纵横学林的经验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专注专注再专注。天下难事,唯专注可破。当你把所有力量用在学习上,书本就是你朝夕相处的朋友了,似乎也没有时间去关注什么被孤立之类的小事了。小林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专注的人最帅最飒啦,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自然就会吸引和自己同在一个频道的人。要知道,朋友可不是求来的,同在一个频道的朋友才能带来真正的共鸣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