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被写进将相列传的女人

2024-09-11 00:00:00舒张思忆
意林 2024年14期

不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女将军的故事一直备受青睐:能征善战统兵一万三的妇好、替父从军拒赏百千强的花木兰、文武双全平定西北乱的樊梨花……巾帼英雄的精彩人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然而,在真正的史书里,这些女将大多出现在《列女传》中,仍然是“女”大于“将”的历史视角。唯有一奇女子,因战功而拜将封侯,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写进将相列传中——她便是秦良玉。

强强联合的武将世家

明万历二年(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的一个武将世家。她的父兄,皆是忠州守御千户所的武官。

秦良玉的父亲秦葵好读书,擅长兵法,洞悉时务,曾准确预判“天下将有事矣”,教育后代要“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秦良玉自是深受家风熏陶,从小便读书知大义,与兄弟“同习骑射击之术”,尤精其父所授韬略。可谓文武双全、秉忠持节的大女子。

身为武将之女,秦良玉的婚姻也是强强联合。她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代名将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也就是石砫土司。明代石砫土司每年需向忠州缴纳“寄庄粮米”。“寄庄”,指的是去外府州县购买土地的行为。一来二去,双方的经济联系最终促成了姻亲联系。

夫妻二人的建功生涯便从平播征叛开始。据《平播全书》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西南地区播州土司杨应龙发动叛乱,时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化龙,率领四川、湖南、贵州军队前往平叛,马千乘、秦良玉夫妇及其石砫宣慰司土兵亦跻身其中,最终大败叛军,杨应龙自缢而亡。在这场战役中,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展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为了褒奖秦良玉的带兵之功,李化龙专门为她“打造银牌一面,上书‘女中丈夫’四字”。此战役既是夫妇二人首次被史籍共同记载之役,也使秦良玉首次作为重要人物出现于史书中。

崇祯皇帝为她写诗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遭监矿太监陷害,含冤而亡。因儿子幼小,朝廷下诏命秦良玉继承丈夫土司职位,她便成为新一任石砫土司。5年后,努尔哈赤于东北起兵,仅用一年时间便取得大捷。西南同样陷入混乱,四川爆发奢安之乱,永宁宣抚司奢崇明试图以重金利诱秦良玉加入叛军队伍。秦良玉自是不愿屈服,怒斩来使,率“白杆兵”精锐万人,潜入重庆南坪关敌营。

一个女子带领上万士兵,从长江打到嘉陵江,最终痛击叛军势力收复重庆,可想其中的艰险与不易。秦良玉也因此得到明廷嘉奖。战功卓著的秦良玉受到明廷关注,一时间成了明朝对抗努尔哈赤军队的重要人物。形势紧迫下,她率“白杆兵”开赴辽东前线对抗后金,并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部队前往增援。然而刀剑无眼,浑河之战中,秦邦屏不幸战死。秦良玉听闻后悲痛不已,亲自领兵三千赴山海关驻防,守卫明朝边境。朝廷感其忠勇品性,册封她为诰命夫人,赐二品服。

秦良玉等部在辽东各地不懈坚守,粉碎了后金一路直下的计划,金军只好改道长城入关。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后金兵攻到北京城下。当时,袁崇焕因被反间逮捕入狱,京城危如累卵。秦良玉再次奉命进京勤王,驻兵于现北京四川营胡同保卫京师——如今北京四川营胡同内,还可以看到门上刻着“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

没过一年,京师再次危急,明朝廷诏令天下勤王。可是,各方将领拥兵自保,唯独秦良玉踊跃响应,斥家资、备军饷,响应朝廷。她率领侄子秦翼明昼夜兼程赶赴京城。京城解围后,崇祯皇帝感念秦良玉忠勇,召见了这位战功赫赫的女将军,并赋诗四首旌表其功。其中一首写道:“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女性四五十岁,在古代可能已是颐养天年的时候。然而,秦良玉一次又一次从西南奔赴京师勤王,兄弟牺牲,无数战友离去,哪怕到了花甲之年,她也没能得到休憩。

崇祯七年(1634年),随着张献忠攻破夔州(今重庆奉节),四川、湖北交通阻断,60岁的秦良玉不得不再次率部阻击,迫使张献忠军放弃夔州,退走湖广。6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战事不断,秦良玉始终驻守西南,死守巫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良玉擗踊号泣,气绝者再。旋更衰麻哭临万寿宫,哀动三军,纷纷雨泣”。

至死不下玉音楼

明朝灭亡了,清军入关立朝。从崇祯朝开始的战役中,秦良玉几乎失去了所有家人:辽东勤王时,她的哥哥秦邦屏战死;平奢崇明时,弟弟秦民屏战亡;征张献忠时,儿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遇难……如秦良玉所言:“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人,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许是迫于秦良玉的威名,“后贼招土司,蜀无敢至石砫者”。有她坐镇,无人敢来冒犯。明清交替之际,尽管张献忠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到处招降四川土司,也始终不敢去秦良玉驻守的石砫。

年过七十,秦良玉在石砫土司衙署的玉音楼中艰难度日。当时,中国北方已是清廷,南方依然有南明政权存在。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砫,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秦良玉由此成为载入正史的女将军。

秦良玉忠烈之至,年迈不下玉音楼,不触清朝土地。然而,一腔热血终不能对抗岁月蹉跎,秦良玉最终在清顺治年间抱憾病逝。临终前,秦良玉还要求孙子马万年继续抗清复明。

从一位深闺女子到地方将帅,秦良玉坚韧强大的力量深深影响了后世女性。清代才女汪端在《题秦良玉画像》四首中写道:“英雄儿女传青史,鼓角风云动玉颜。”革命先驱秋瑾也感慨秦良玉的事功,在《题芝龛记》组诗中云:“搘(音同之)撑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靴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这位唯一被记录进将相列传的女性,用她的勇气和坚持,向世人书写了荡气回肠的传奇: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