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浙江诸暨人。明代最重要的人物画家,自六朝、盛唐以来衰微了近六百年的人物画因陈氏的出现而再度复兴,在以山水画为主流的明代画坛上独放异彩。
陈洪绶出身书香世家,祖上为官,至其父时虽家道中落,但其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洪绶天赋高,又好学,十岁学画,很快就得到老师蓝瑛的称赞“此天授也”,自叹在人物画上不及洪绶,称其“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洪绶在江南名声鹊起,可谓少年得志;青年时陈洪绶力在科举,却屡试不第,郁不得志;至崇祯,中年时入国子监供奉内廷,得观内府所藏名画,绘画上“艺日精而名日盛”,画誉名动京师;明末乱世,洪绶隐居绍兴;明亡避祸,一度出家为僧,还俗后居杭州以卖画为生计;清顺治九年,洪绶在穷困潦倒郁闷失意中“喃喃念佛号而卒”,时年五十五岁。中晚年是陈洪绶艺术创作的高峰。
陈洪绶是难得的绘画全才,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尤其在人物画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探索和创新。陈氏善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出单纯、朴素、平易的人物形象,造型极具个性,色彩富有韵味,格调古雅,具有强烈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后人评曰“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公麟、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矣。”陈洪绶的绘画拓展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对人物画的发展影响巨大,是中国绘画史上引人瞩目的大师。
另外,陈氏的版画成就斐然,有《西厢记》《九歌图》《屈子行吟图》《博古叶子》等名作传世,28岁创作的《水浒叶子》闻名天下,后世难以超越。
陈洪绶修养全面,工诗善书,著有《宝纶堂集》。陈氏存世作品很多,散落在世界各地博物馆。本期封面选自陈洪绶山水画作之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