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四个维度。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我们还存在一定问题:在阅读开始之前,学生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在阅读完成之后,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阅读策略,总结写作思路,并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层次探究,以至于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不充分,且读后的总结工作往往被忽视,大多数教师没有针对学生读后的收获进行小组式的分享讨论,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与评价。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尝试突破,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材料的选择,优化阅读结果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自主阅读的涵义
“自主阅读”教学的定义:读书是一种语言交流活动,也是一种认识。“自主阅读”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大量阅读与交流总结,感悟人文底蕴,体验人生情感,提高核心素养的过程。其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性。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协助者、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控制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实践性。这一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实践的意义十分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到阅读中去,感受文章,分析文章,进而提高各方面素养。
总的来说,“自主阅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之上的,学生可以系统理性地分析文章,体会作者写作思维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实践探究
下面从三个方面尝试并认真反思高中英语的自主阅读情况,即:
(一)自主阅读前——目标与指导
1.提供阅读素材,激发阅读兴趣。
如今的高中生正处于一种对知识极度渴求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大量地提供不同主题的阅读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想尝试提供的材料有China Daily、21世纪学生英文报、世纪金榜、经济学人、英语读本等。不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也是因人而异,教师应该在材料发放之前适当地采用删除、调整、替换和增加,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阅读的障碍。
2.制订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标。
虽然自主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也很可能会引起课堂的无序性,学生的目标会变得不够明确,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规范学生的阅读目标。例如:这是某个学习小组在自主阅读课上制定的如下阅读的计划。阅读素材类型为自然科学,该篇阅读素材来源于China Daily,设定的目标为:通过阅读3—4篇关于自然科学的文章,选择更适合的阅读策略把握每篇文章的思路,以此提升批判性思维,从中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
针对以上计划,规定学生自主阅读教学的目标为:
(1)让学生明确自主阅读的意义,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素材,制订好阅读计划和完善的读后评价体系。
(2)让学生根据文章的行文线索,分析出文章的结构,进而选取更优的阅读方法,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敢于提问的习惯,读后可以根据语篇中提出的问题,归纳核心主题,并且和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3.选好阅读材料。
在课程准备中,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种类的阅读教材,所选材料不仅具有一定难度,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能使课堂变得紧凑、有序、新颖。
4.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与不同难度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自主阅读中——阅读与思考
独立思考在阅读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一能力。而“自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自主选择阅读的伙伴,进而实现合作讨论、合作学习。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小组各成员应发挥各自思维优势,积极思考文章结构以及作者写作思路,能有效分析并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同时,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而且要理解如何充分发挥自主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自主阅读后——分享与评价
如果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出来,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源。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后,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式:课前presentation、给出主题开展辩论赛、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等。教师安排学生针对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策略、阅读兴趣、阅读障碍等方面进行自评以及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不断回忆并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方法,借鉴有用的经验,改进不足的地方,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四、反思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首先,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依据自身的阅读兴趣,为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和目标;然后,选择相应的阅读文本,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后,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
(二)要有明确的目标性
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考虑阅读材料时,要看文章是否能体现相关的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能调整和灵活地选择阅读策略,提高批判性阅读的意识;自主阅读后,分享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够提高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以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为核心,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给予正确指导和说明,将自主阅读发挥到极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自主阅读课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主体地位,使学生体验学习、感悟学习、学会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阅读策略和阅读交流,引导和监督学生的阅读过程,促进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自主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小结
在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高中英语自主阅读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必备技能,同时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可以自主地选取阅读策略,自觉地选择思维技能,批判性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喜欢自主阅读,体会到自主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