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够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推广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如技术应用层次浅、缺乏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以及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等。鉴于此,本文探讨如何构建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实践基地,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策略和思路。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
传统的阅读推广方式如举办读书会、作者见面会、主题讲座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作家直接交流的机会,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例如:通过定期举办的读书会,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读后感,从而增强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利用数字工具和社交媒体平台来推广阅读。通过创建在线阅读社区、发布电子通讯和利用图书馆的网站推荐书目,图书馆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数字化时代的学生。这些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访问阅读资源,还可以通过互动功能如评论和分享来增加阅读的社交维度。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创新技术如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来提升阅读体验。通过这些技术,学生可以享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如虚拟书展、互动教育游戏等,被这些新颖的体验方式深深吸引,并提高了阅读兴趣。然而,尽管采取多种策略,高校图书馆在推广阅读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限制、学生阅读习惯的多样性以及数字资源与传统阅读资源的平衡等问题。为更有效地推广阅读,图书馆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其策略,确保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和喜好。
二、高校各图书馆在推广数字阅读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大学生与资源之间关联性研究和探索
许多高校图书馆在选择和推广数字资源时,往往依赖于通用的购买和订阅模式,而非基于具体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推荐。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的采购可能与学生的实际学术和兴趣需求不完全对应,导致图书馆拥有大量资源但实际使用率不高。缺乏对学生阅读行为和偏好的系统分析,使得图书馆无法有效地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在推广数字阅读活动时,往往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来识别学生群体的阅读趋势和需求。
(二)阅读推广工作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层次尚浅
尽管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基本的数字工具,如电子书籍、在线数据库和一些学习管理系统,但这些工具的利用往往停留在基础层面。例如:电子书和数字期刊虽然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阅读渠道,但许多图书馆并没有进一步探索如何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或人工智能(AI)等更高级的技术来创建更为沉浸和互动的阅读体验。而这些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例如:通过AR技术使教科书内容“活”起来,利用AI推荐系统能为学生个性化推荐阅读材料。高校图书馆在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方面的技术应用也相对落后。在今天数据驱动决策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资源采购和改进服务策略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习惯、阅读路径和反馈,图书馆可以更精准地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搜索引擎,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阅读推广未能充分体现新文科建设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往往未能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来支持跨学科学习。现代文科教育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但图书馆提供的数字阅读材料往往还是按照传统学科分类,缺乏为跨学科研究设计的综合资源和工具。这限制学生从多学科视角获取知识、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减弱阅读材料在促进学科融合方面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往往未能充分体现创新研究方法的应用。新文科建设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然而,图书馆推广的读物和资源多侧重于传统的阅读和学习方式,缺少对数据科学、计算文科等新兴研究方法的介绍和支持。这种做法未能鼓励学生探索和应用新技术进行文科研究,限制文科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实践基地建设策略
(一)积极构建数字服务综合体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构建数字服务综合体,以提升阅读推广的有效性和吸引力。该平台通过集成大数据分析工具,能够对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如阅读偏好、阅读时间、阅读完成度等,从而识别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这些数据,平台可以实现智能推荐,自动为用户推荐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和资料,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用户的满意度。利用云计算技术,平台能够提供大规模的存储解决方案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图书馆能够扩大其数字资源库,包括电子书籍、学术论文、视频讲座等多种格式的学习材料。云服务还能优化用户的访问体验,无论用户身处何地,都能快速、便捷地访问所需资源。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平台能够提供更加深入的内容分析和更智能的交互体验。例如:AI可以分析复杂的学术文本,提炼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同时,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在平台上提供实时的疑问解答和学习支持,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二)有效加强校企协同与支持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有效加强校企协同与支持。建立校企合作的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在数字阅读推广项目中的责任、权力和利益。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在文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而企业则提供最新的技术资源和市场运营经验,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共同开发符合新文科要求的数字阅读平台和工具。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源,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数字阅读服务系统。这个系统能提供传统的电子书籍、期刊等数字资源,更能实现个性化推荐、阅读进度跟踪、阅读效果评估等功能,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效率。同时,系统能支持多种语言和格式,满足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需要。校企双方应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实验,如设立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创新工作坊,邀请业界专家和学术先锋探讨数字阅读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也能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三)建设跨学科资源集成平台
跨学科资源集成平台需要汇聚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籍、学术期刊、研究报告、多媒体内容等,覆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该平台也包括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关的资源,以支持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研究。通过提供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平台能够激励学生和教师跳出传统学科界限,探索新知识的融合和创新点。为确保平台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支持,这包括使用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支持关键词、主题、作者等多维度搜索,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资源。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的浏览和搜索历史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荐,增强用户体验。跨学科资源集成平台还应提供一系列在线工具和服务,帮助用户有效利用集成的资源。这些工具包括引文管理工具、注释和笔记工具、在线讨论和协作平台等,支持用户在阅读、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
高校图书馆在新文科背景下必须采取创新的策略来推广数字阅读,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通过建设数字服务综合体、加强校企合作以及构建跨学科资源集成平台,高校图书馆能够提升自身服务功能,还能极大地促进学科融合和知识创新。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服务师生,提高其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效率。
注: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31107263075424)的研究成果。
(侯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