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雪花落上梅枝,托举一朵梅花的回归之意
我不爱烟雨江南了,不爱塞北秋风
只爱青瓦,炊烟和落雪。爱我的乡下:普立
在那里,人们会和牛羊相互指引
青草和泥土,不会生出一丝敌意
留守的老人们,东家门出西家进
用一方火塘,守一盏灯,唠着家长里短的旧话
其实,无非是,东家包谷香,西家瓜果甜
无非是,今朝收成,往日积蓄
无非是,谁家女婿发财了,哪家儿郎又当了官
我能分辨出被落日背回村庄的身影,我的母亲
尘埃经过灶台,她执着于把炊烟送进黄昏
清风越过地平线的另一端,我会嗅到烟火的味道
如果风吹得急一点,我会看见炊烟颤抖的样
子
如果给瓦楞安上一片亮瓦,母亲就能
看见一枚完整的月亮
如果你看见一片头顶大的落雪,请轻唤
自从我的父亲走丢在1997年的冬天
母亲的白发就不肯融化
之二
在农村,当光阴的脚趾步入腊月
杀年猪终是最盛大的事。我老丈人早早奔走于
村间邻舍:请人,约人。他要杀猪
逢人就说:杀三头。省吃俭用,苦了一年到头
是时候挺直腰杆了
腊月二十六,大吉。是杀猪匠孙国栋的道场
他在黎明中磨刀,烧火,祭灶
试图用洁白的刀口,血浆的温度,演示巫师
的礼仪
我是他的信徒,时刻等待着神秘的施令,沦
亡的魔法
当他把磨好的刀子别回腰间——铁遇上体温,血便已在赶来的路上
他吸一口旱烟,嘘一声体内的火焰,对我说
是时候了,放它出来,给它自由
他说,一绳一案是工具,一刀一斧是菩提
好的杀猪匠要有慈悲心,快、准、狠,能让
它少受罪
真的,他左手侧腰揽月,右手探囊封喉,干
净利落
就这样,它不动了,在一条完全信任我的路上
奔赴了死亡
他说,杀人家的猪,还要吃人家的肉
说捅刀子太无情了,要说递
那一秒,早晨的雾气在风中打着寒战
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目睹生命的重量
圈养的草芥,不剩一丝抽搐,命比风还轻
当他转身把刀子递给我的时候。仿佛
我握住的不是刀柄,而是一个人一生的把柄
他一边刮着猪毛,一边唠嗑
说他一个孤寡,早已具备贫困户的条件
让我帮忙写个申请,来年就能吃上低保了
说他生而善良,只杀猪,不杀人,一辈子不
背叛
他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他知道
国是国家的国,栋是栋梁的栋。说完
洗净,开膛破肚,三下五除二取出一笼肝胆
这让我对他的绝技和真诚毫不怀疑
真的,一整个过程,他都在对我掏心掏肺
饭桌上,为他倒酒,给他夹肉
他说这季不愁吃,入冬后就得吃到过年
吃了李家吃张家,排着队呢!
——像个暴发户
他说,这一生唯一的美中不足是上天
没给他安排一个女人,媳妇不媳妇倒也不重要
一个人吃嘴不尥脚后跟,天大地大,挺好
只是可惜他的绝技就要断了香火了
说罢,端起酒认真渳了一口
仿佛他的命又在酒杯里沉醉了一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方才接过红包
收拾起家什伙儿,出门去了
看他晃晃悠悠的样子,我决定送送他
没几步,他突然停住。回过头来
看了看我身后,又凑进我身前轻轻地说:
“你是见过世面的人,经常在外面走,
遇到合适的,留意一个,拖兜的也行。”
说罢,吞吐着几口心满意足的旱烟
——那一秒,世界雪一样白,酒精的作用
让他的脸在雪景中红得更加耀眼
之三
媳妇让我帮忙把分解后的肉拎回屋去
我拎过板菜(肋肉)、拎火腿,唯独不敢拎
猪头
想起它对我摇头晃尾的信赖,就不敢和它对
视
在它浑浊的眼睛里,依然溢着四五百斤的仇
恨
好在有人善于把这种仇恨分配成慈爱
做的多吃的少的人,我老丈母:板菜给儿子,
火腿给姑娘
——把自己掏空,是她的心事和生活的全部
她特别明示:猪肚附加给我
在农村,做的少拿的多的人:叫姑爷
年轻人吃饱喝足,喜欢围炉而坐
聊天,喝茶,发微信,说远方。近处
烟盒、糖纸、果皮,已是枯壳满地
她跑出跑进,挑菜、磨豆、切辣椒、剁肉酱……
一生抱着琐碎赶路的生意人,自有打算
核桃、瓜子、板栗、粑粑、米酒……一年到
头
攒下的江山要让我们吃掉,还不得抗旨
某一刻我在心里默叨:老妈,好烦
随手抓起一枚栗子,咬开后发现
内心已生虫
她一边炼油,一边听我们说话
说到拥堵,说到罚单,她说开慢点
说到挣钱了就笑一笑,说到身体壮实了,又
笑一笑
说到孙儿孙女考试得了头名,总是笑得更加
灿烂
她从来不为自己笑,一张被动的脸
让她的笑毫无秘密可言
——说出来的是膨胀,被挤干的是油渣
突然,世界安静了一秒,只一秒,她睡着了
坐在沙发上,像一个瞌睡的谜
手里紧握住的半块粑粑,有点糊
楼杆上有灰尘掉下来,无声
我看见小小的油锅在抽泣。仿佛
她的一生就是一块油渣渐次缩小的过程
事实上,她的世界并不狭小
看我们刷手机,说抖音可以赚钱,她也要开
直播
今天上包谷、洋芋,明天上土鸡蛋,后天上
干酸菜
园子里还有很多驼背的蒜苗,都是她的才艺
然而,更多的时候不过是几块枯柴与
一方土灶燃烧的灰烬,相守的筹码
偶尔亮出近70年垦下的一脸梯田,偶尔有
同村的熟人,亲戚和小辈路过她荒芜的直播
地
种下几颗星星,喊一声二婶,大姑妈,然后
离去
但她还是为这一生中来钱最简单的方式,为
傲
她生来带着一股韧劲:只要动得起,就不会
两手空空
就像她的乳名一样:小花,一生都在绽放
之四
我老丈人独自在侧屋腌肉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代课教师,无人替代
自从我媳妇这个小垫巴,超生儿,让他
失去了转正的机会,他就觉得自己丧失了发
言权
他暗自下定决心,余生只做一件事:接受
接受他要强的冤家,接受子女的自由
接受一座孤独的雕塑,废墟和坟墓
他说,剔除多余的边皮肉,火腿儿才会饱满、
圆润
我蹲在旁边,他剔得尤为细心
我一字不识的丈母娘爱在边上指驳。往往是
她越絮叨,他越不说话。他越沉默,她的话
就越多
她用唠叨为矛,他以微笑做盾。他深知
不服输、不讲理铸就的冤家,是不容撼动的
女王
这使得他的笑容完全出于被动和接受
甚至笑得毫无情绪和尊严可言。对他而言
腌肉就是在伤口上撒盐。握笔的手握住刀斧
有多余人世两倍的耐性和陡峭。许多年来他
保持着
一个时代授予老知识分子的信条:好男不跟
女斗
旧时代走过来的老夫老妻,注定了文化的分
裂
但这并不影响勤劳和爱情的磨合。你听
他们说丑八怪、黑丫头的时候,就是在说:
亲爱的
刚腌好的肉,要堆码翻压,再上挂风干
为了品质较好的发酵,要挂在火塘上方的楼
杆上
接受烟火的熏陶。清明前,不宜撞上春风
他说,在农村,年猪就是老人的盼头
一年高低杀两个,一家人分着吃,年味就浓
了
吃不完的趁着风雪腌好,来年再让我们
把年味带到异乡去。他接着说
小块的给富贵命,大块的给贫困户
说话间,像个诗人。那一刻,我忽然发现
他的头顶早已洒满了盐霜
他卷着旱烟,看我用土陶罐在炉子上炕茶
他说,炕茶只在一个潽字,要用开水,要有
耐心
要讲火候,茶至金黄透香,水至潽边除沫
做人做事即是如此,心急吃不得热茶
我倒一杯给他奉上,只见伸过来的老巴掌
皴疤裂口,关节凸起。仿佛
他又一次接住了自己苦涩又陡峭的一生
20瓦的灯泡泛着黄光,让他的面容看上去
像一块炸熟的洋芋
该来的要来,该走的要走。我老爹去世了很
多年
堂上无人,年,总要在家里过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的妻子也没躲
过
嫁鸡随鸡的宿命,又一次带上娘家的血汗
义无反顾,随我奔赴另一场落雪
想起一句俗语:要得身胖,往老丈人家逛
我想大概所有的姑爷,年关都会去一趟老丈
人家
说是拜个早年,送点年货
实则,不过是捞取更多过年的资本
这一幕太过生动,诗人也不例外
之五
我的母亲有所不同,她的年味
除了生活的冤家,还有命定中的死鬼
自从父亲走后,雪落了26次,也化了26次
而母亲一直没有等到过一次春天
如今,姐姐远嫁,弟弟流离
未成家的大哥也早早随父亲去了天堂
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悲哀了,中年丧夫,老来
丧子
使得她更加了解雪一点一点堆积的过程
每逢年关,洒扫庭除,母亲总是最先铲除落
雪
我知道,那是她害怕雪在大地上书写天堂的
事情
直到我的孩子渐渐长大,闹着要堆雪人
她才不那么恨雪。每次,她都会在边上喊着
——不像,不像,应该再胖一点
渐渐地,母亲习惯了在一个雪人的体态中
辨别隔世的遗迹。当我们堆到她满意的时候
她就会在雪人背上刻下一个勇字——父亲的
名讳
母亲生在20世纪50年代偏远的山村
好在外公当过兵,当过生产队长,办过夜校
使得母亲在陡峭的喀斯特瘦地里
刨得几个偏僻的汉字,这是她一生的幸运
母亲一直钟爱着老屋,每年她都会抢在我们
之前
最先除去老屋的尘土和杂草
我知道,她的心和老屋一样长满了灰尘
那里有她盛开过的痕迹和冲动的全部
其实,母亲经历过的房子,爱和恨,都只是
过渡
偶尔有雪落在她头上,恰如天堂动情
照看着人世凌乱的玉米地
大年初三,涉世未深的枝丫还未完成冷暖的
交替
母亲的日子又一次被春天出卖
又一次,站在渐行渐远的车后和我们玩躲猫
猫
像一枝枯瘪的谷穗,站在雪地里
时刻准备把自己悄悄还给大地
雪越下越厚,大地白成一张巨大的状纸
只写一句状词——当雪花占领母亲的头顶
我害怕一场雪崩
责任编辑:包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