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娃哈哈看家族企业接班人的“修心”之道

2024-08-30 00:00:00王增武
银行家 2024年8期

Observing Spiritual Cultivation of

Successor of Family Business from Wahaha

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一代”群体目前正进入一代向二代传承的关键窗口期。数年前,我们曾对福布斯富豪榜的家族企业传承情况进行过整理,结果发现约有60%的企业并未考虑传承问题,仅有10%的企业已完成有序传承,其余30%左右的企业正在考虑传承问题。从家族企业传承的角度而言,“创一代”企业家考虑更多的是能力培养、传承方式以及精神传承等问题,在精神传承方面少有关注二代接班人基于“挫折教育”的“修心”历程。以近期舆论热议的娃哈哈传承问题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修心”历程或可作为借鉴,为二代接班人的“修心”提供建议——青少年财商教育或是选择之一。

娃哈哈传承速览

生于1982年的宗馥莉,在美国就读高中和大学,2004年学成归国入职娃哈哈,从生产管理基层干部做起,积累经营管理经验,现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2月接过其父亲在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工作,2024年7月闹出离职、“回宫”事件。

宗馥莉有海外求学经历,有2004年到2024年近20 年的娃哈哈集团及相关企业的锻炼,且有父亲陪着,是能力传承和精神传承的有机结合。不妨重点讨论传承方式的选择问题。先看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公开资料显示娃哈哈集团按持股比例从大到小排序是:国有独资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离世的宗庆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宗庆后的个人股权目前还未传承给宗馥莉,从这个角度而言,宗馥莉并未持有娃哈哈集团的任何股权,目前只是担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所以如果从娃哈哈集团的角度而言,宗庆后的事业并未完成传承。

但是,娃哈哈集团不等于娃哈哈系企业,也不是全系企业的掌门人——一些冠名“娃哈哈”字样、使用娃哈哈商标的公司,与集团不存在隶属关系,甚至与集团不存在任何股权关系,更别提控股了。例如,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胜”)——外界普遍认为是宗馥莉的实控企业,很可能也与娃哈哈集团没有任何股权关系。宏胜有两个股东,即恒枫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枫贸易”)和浙江恒枫投资有限公司,前者持股高达98%,后者是宗馥莉的独资企业。恒枫贸易的注册地在境外的英属维尔京群岛,企查查等第三方机构均未公示其股东信息。考虑到外界很少质疑宗馥莉对于宏胜的控制力——她在2007年便出任其总裁,加之在此次争端中,有人指责宗馥莉大量安排宏胜管理人员替换集团中层领导,一份广为流传的举报信称宏胜是“宗馥莉100%实控”的企业——恒枫贸易有可能是宗馥莉的代言人。娃哈哈系企业的股东中,像恒枫贸易这样身份神秘的法人有多家。

综上,就娃哈哈集团的传承方式而言,如果把娃哈哈集团看成主企业,把不被娃哈哈集团控制的娃哈哈系企业看成辅企业的话,那么宗庆后与宗馥莉的传承方式虽未完成主企业的传承,但已经实现了辅企业的完美传承,且辅企业的实力远高于主企业,这是娃哈哈集团传承方式的最大妙处。如果把辅企业传承看成企业实体的传承的话,那么娃哈哈集团实际上完成“实体、能力和精神”的三重传承。2024年7月,宗馥莉的“一出一进”,看似实现了华丽转身,但接下来或许是一场更大的考验,一是娃哈哈集团未来的股权结构处理问题,二是娃哈哈集团以及娃哈哈系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三是同类企业的竞争问题,这就可能需要一个“路漫漫其修远”的“修心”过程。

孙悟空的“修心”历程

笔者曾以四大名著《红楼梦》为素材写过其对家业治理的启示(《银行家》杂志,2017年第1期),一度也曾想以其他名著为素材写同类话题,比如《西游记》。起初,笔者认为《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为规避死亡风险而选择的对冲策略,因为他是在花果山见到一位老猴子过世之后,担心自己也会死去,所以想到去拜师求学、寻找长生不老之道。如果从这个切口着手,感觉《西游记》对财富管理和家业治理并没多大启示。但现在看来这个视角有点肤浅了。

如果把如来佛祖比作创一代、孙悟空比作二代接班人的话,那么整部《西游记》阐释的就是孙悟空这个二代接班人如何通过“闹心、定心和修心”三部曲一步一步成为合格接班人的。孙悟空生活在花果山,花果山上的“花果”只有“仙桃”,桃为心形,寓意心窝,后来找到水帘洞,水帘洞前是一座明晃晃的铁板桥,桥下之水冲击了石窍而倒挂流出,才形成了一股瀑布飞帘,就是人心的心字。冲击石窍倒挂流出是心字的捺勾,水当然是那三点。这些都有“心”的寓意。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称王可看作是二代接班人的国内求学成长经历,通过个人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拜师菩提祖师可以看作是二代接班人的海外求学经历。菩提祖师隐居的地方是“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其中“斜月三星洞”就是“心”字的字谜,而“灵台方寸山”则表示人心,正所谓“方寸之间”或“乱了方寸”。海外求学归来之后,为施展个人的求学成果,需要搭建新的平台或寻找新的武器,所以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并获得如意金箍棒作为武器,然后还打入阎王殿篡改生死簿,直至玉皇大帝派出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未果,最后太白金星建议玉皇大帝通过招安的方式收编孙悟空。

如果说如来佛祖是家族企业董事长、玉皇大帝是家族企业总经理的话,面对二代接班人孙悟空的“横冲直撞”,最终以二代接班人入职家族企业为第一阶段的斗争画上句号。入职家族企业并非董事长的安排,也并非“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经典传承之道,总经理只是给二代接班人安排了个“弼马温”的闲职。当得知自己的职位较低时,二代接班人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重当山大王。囿于独角大王的建议,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玉皇大帝在派兵捉拿未果的情况下再次招安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建造齐天大圣府,并配备“安静司”和“宁神司”两班人马伺候孙悟空,这儿的“安静”和“宁神”都是与心有关。他在看管蟠桃园的过程,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虽被擒住,在八卦炉中也未被烧死,最终大闹天宫,并声称要当玉皇大帝。万般无奈之下,玉皇大帝只好求助如来佛祖,如来佛祖用计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从出生到被压在五行山下,这是孙悟空从“闹心”到“定心”的过程,正所谓“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当如来佛祖派观音菩萨寻找取经人路过五行山时,从不服输的孙悟空听见了观音的声音,赶忙说“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我已知悔了”这五个字表明孙悟空已经“定心”了,接下来他与唐僧师傅取经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在西行过程中,孙悟空曾杀死过六个凡人,这六个凡人的名字分别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他们分别对应着人的色欲、贪欲、嗜欲、念欲、求欲和身欲,这也表明孙悟空除掉了自己内心的这六种欲望,诸如此类的“九九八十一难”都是基于“挫折教育”的“修心”之道。

从花果山到拜师须菩提、到入职家族企业、再到西天修行,无不与“修心”有关,最终让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与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等其他三十四佛祖并列。从家族企业传承的角度而言,这可看作是家族企业创始人如来佛祖对二代接班人孙悟空的顺利传承,兼具能力、精神和“修心”的三重传承。

简短小结

如前所述,宗馥莉、孙悟空分别实现“实体、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和‘修心’”的三重传承,二者有机结合为“实体、能力、精神和‘修心’”的四重传承或许就是家族企业一代向二代传承的最佳安排。目前,娃哈哈集团尚未实现“修心”的传承。狭义而言,“修心”或可看成“精神”传承,但广义而言并非如此。细品《西游记》可以发现,孙悟空在取经过程的“九九八十一难”或是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精心设计的“挫折教育”。对比宗馥莉和孙悟空,当下也无人再会帮助宗馥莉设计“九九八十一难”,未来遇到的难应该也都是来自外界的真实的难,且并非所有的难均可逢凶化吉。

对家族企业的“创一代”而言,目前有两类精神传承方式可借鉴。一是物化,即将想要传承的家族精神通过展示具有家族精神的字、画等收藏品,让二代接班人耳濡目染实现传承目的,例如翁同家族以诗书传精神;二是慈善信托,慈善信托的门槛不高且设立流程简单,但其决策委员会通常由家族成员构成,通过对公益慈善项目的一致有效沟通实现家族精神的有效传承。此外,“父子同游”“菜谱传精神”等也是精神传承的案例。这些方式都是正向的,都希望二代接班人继承父辈的一些好品质,比如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等。目前,“创一代”未曾像如来佛祖设计“九九八十一难”那样去对二代接班人进行“挫折教育”,而这恰是“修心” 的关键所在。“挫折教育”或许也可归纳为青少年儿童的财商教育问题,犹太人总结财商教育的第一条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的本质则是“挫折教育”,即告诉孩子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以活着作为第一目标,部分商业银行正在践行“儿童财商教育”的相关实践,值得同业借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杨生恒

ysh19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