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3日,在中方的邀请和主持下,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并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是巴勒斯坦14个派别首次在远离中东地区的东方国度“大聚会”,向外界展示了其弥合分歧凝聚团结的重要姿态。《北京宣言》勾画出的“三步走”方案,也为结束新一轮巴以冲突、明确加沙地带战后治理结构,开启新的中东和平进程描绘出具有中国智慧的“路线图”。
此次巴勒斯坦14个派别会晤北京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在巴勒斯坦问题长期被边缘化、加沙战事延宕背景下各派寻求突围的战略性思考之举。
众所周知,巴勒斯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经艰辛。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与法塔赫(巴解主流派别)于上世纪60年代成立后,巴各派别陆续加入巴解。1974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的第七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巴解被确认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解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会议。上世纪80年代后期,哈马斯成立,并主要在加沙地带活动。1993年,巴解与以色列相互承认,签署对中东和平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奥斯陆协议》,但哈马斯拒绝承认。此后,巴解一度想接纳哈马斯加入,但遭拒绝。2007年,法塔赫与哈马斯彻底分裂,分别割据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埃及、卡塔尔、约旦、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国家,甚至俄罗斯等域外国家都曾斡旋巴各派别和解,但大多不了了之。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方对位于加沙的哈马斯、杰哈德等巴派别大打出手,导致其力量遭受重大打击。与此同时,法塔赫虽谴责以方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但也无法在军事行动上配合哈马斯,巴勒斯坦整体力量在国际上较为被动。因此,在非常时期寻求内部和解,并寻求国际社会支持,成为巴各派别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为结束加沙战事,巴勒斯坦各派别以民族大业为重,克服诸多困难,前来北京签署和解协议,此举也为巴今后“入联”和实现独立建国迈出关键一步。然而,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历史背景和现实利益纠葛,决定了巴各派别弥合分歧的过程难以一帆风顺。
此次中国在北京汇聚巴勒斯坦各派别并成功斡旋其签署和解宣言,与中国一直以来坚定不移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做法一脉相承。中国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主持正义并发声,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每年都会向联合国举行的“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更重要的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始终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为巴方发声的国家。在过去巴身处困境时,中国始终为巴人民着想,为化解巴各派别内部争端出谋划策。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也始终致力于在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推动双方停火止战并维护巴人民权益,这使巴各派别切身体会到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并无私心,从而赢得了巴各派别的普遍信任。
在运筹巴勒斯坦各派别前来北京会晤的过程中,中国以诚待人,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巴各派别立场各异,一些派别领导人并不居住在巴本土,因此将14个派别代表在同一时间安排到北京与会并不轻松。今年4月,中国曾斡旋法塔赫与哈马斯的代表在北京会晤,这为后续巴14个派别在北京齐聚打下良好基础。《北京宣言》也在最大限度上求同存异,满足各方共同意愿,从而实现大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各派别的“道路”之争仍未结束。自签署《奥斯陆协议》后,法塔赫已放弃通过武力实现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道路,但哈马斯迄今从未宣布放弃武装斗争。因此,《北京宣言》避免提及敏感的“道路”问题,强调各方认识到了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是共同目标及其紧迫性。事实上,巴各派别能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不过,严峻的现实是,《北京宣言》签署后,以色列仍不断轰炸加沙主要城镇,哈马斯也仍在武力抗击以方军事行动,法塔赫仍难对以在约旦河西岸发起的清剿“武装分子”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巴各派若想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形成统一步调,仍需做大量协调工作。
同时,《北京宣言》勾画的“三步走”方案未来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三步走”的第一步是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顺畅准入。这一步除需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外,还需巴各派承认停火协议的有效性并配合执行。但目前由于以始终不答应在消灭哈马斯有生力量前实现停火,第一步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第二步是秉持“巴人治巴”原则,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这一步对巴来说不难接受,目前巴各派也普遍承认加沙是巴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必须尽快开启战后重建,但以恐仍将极力排挤哈马斯等派别在战后加沙治理进程中发挥作用。第三步是推动巴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目前以政府仍顽固反对“两国方案”,7月18日,以议会还通过了“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提案。因此,落实“两国方案”的前提是国际社会达成更广泛共识,尤其是需要美西方国家转变立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7月31日,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遇刺身亡,哈马斯称这起暗杀事件系以色列所为。近年来,哈尼亚被认为是哈马斯与外界沟通的关键人物。今年4月,哈尼亚曾代表哈马斯前来北京与法塔赫代表商谈双方和解事宜。哈尼亚遇害将给巴各派别和解进程及中东局势带来的影响值得观察。
尽管《北京宣言》的落实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将继续主持公道正义,积极劝和促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为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