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舰再访金兰湾背后折射出什么

2024-08-30 00:00:00刘琳
世界知识 2024年16期

7月8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蓝岭”号指挥舰和海岸警卫队“维希”号巡逻舰驶入金兰湾,对越南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其间,两舰的指挥官拜会了庆和省、越南人民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领导层,美海军官兵与越南海军第四区和海警第三区官兵进行了体育交流,并与越南国防部直属单位举行专业会谈。此次访问并非美舰首次访问金兰湾,但由于金兰湾的特殊性,对美舰开放次数相当有限,而且考虑到此访前后围绕越南政局、越南与大国关系等发生的一系列事态,此访背后耐人寻味。

越南意在大国之间搞平衡

越南近年来一直奉行“大国平衡”的务实外交。越南已故领导人阮富仲在2016年提出“竹子外交”的理念,指越南要像竹子那样,根固、身实、枝柔,即原则坚定、策略灵活。越南在越共十三大文件及2019年国防白皮书等官方宣示中,也多次表示越南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合作与发展、多边化、多样化的对外路线,积极主动、全面深入有效地融入国际。越南尤其注重在中、美、俄几个大国之间的平衡。今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访问越南,双方承诺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这之后不久,越南就允许美舰访问金兰湾,不管是否是事先计划好的,客观上其时机仍具有平衡的意味。

如果回顾一下近一年来的越南外交,这种大国平衡态势就更加明显。越南是本地区唯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接待美、中、俄三大国最高领导人来访的国家。在2023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访越期间,越南将越美关系连升两级,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后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中越宣布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再加上今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越南的访问,越南与中、美、俄三大国的关系均得到全面提升,而且有相互平衡的意图。

除此之外,越南还继续加强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2022年6月越印签署了《防务伙伴关系联合愿景声明》和《后勤保障谅解备忘录》。今年7月30日,越南总理范明政访问印度,旨在进一步推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见,在亚太地缘战略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越南不会轻易偏离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的立场。

金兰湾成为越南进行大国平衡的抓手

此次美舰对越南的访问之所以受关注,还在于访问的地点——金兰湾。金兰湾港位于越南东南部,分内外两个港湾,内湾入口仅约1.5千米,加上周围的山岭遮挡,不易受到台风等影响,因此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也是非常适合建立军事基地的港湾,曾被称为亚洲第一军港。除自然条件优越外,金兰湾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距离连接两大洋的国际航道仅一个小时的航程。

作为越南为数不多的深水良港,金兰湾从19世纪开始就一直是各方强权竞相争夺的重要据点,这里先后进驻过法国、美国和苏联的海军力量。冷战期间,美苏都觊觎金兰湾。金兰湾在越南战争期间曾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美国于1965~1967年曾耗巨资对金兰湾港进行扩建。越战结束后,苏越关系迅速升温,双方签订了苏联海军使用金兰湾作为物资技术保障站的协议,期限25年,之后这里建成了苏联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金兰湾基地的使用权,但俄当时的经济状况使其无力承担巨额的租金,不得不于2002年从金兰湾彻底撤出。

从2002年到2008年,金兰湾处于封闭的状态。2009年越南将金兰湾的一部分对国际民用船只开放。之后,越南开始谋划建设金兰湾国际港,且表示可以接待外国军舰到港补给、维修,提供人员休养、货物存储与转运等服务。港口建成后不久,就有新加坡、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国军舰相继到访。金兰湾国际港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成为越南实施大国平衡政策的新抓手。

夏季的越南金兰湾风平浪静,码头上停靠的货轮正在装卸货物。

美军虽然在越战后撤出金兰湾,但冷战结束后,特别是随着美越1995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以及之后俄罗斯撤出金兰湾,美国再次将目光投向这里。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为其“重返亚太”的战略布局开始打金兰湾的主意。2010~2012年,美国已经有军舰进驻金兰湾进行维修。2012年6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越南时就前往金兰湾视察正在那里进行维修的美国海军“理查德·伯德”号补给船。此后,2016年美军潜艇补给舰“弗兰克·凯布尔”号和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访问金兰湾,2017年美海军“科罗纳多”号濒海战斗舰和“救难者”号打捞救助船再次造访金兰湾。

近年来,随着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美高官频繁访问越南,通过航母到访越南、向越南提供援助、拉越南参加“印太经济框架协议”等方式拉拢越南,希望能够再次进驻金兰湾。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多夫·扎克海姆2020年曾称金兰湾为“东南亚最好的深水避风港”。他还表示,虽然美国不能在金兰湾重建基地,但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基地部署的状态。

不过,金兰湾作为越南手里的王牌,其虽允许各国军舰访问金兰湾国际港,但不会轻易将其租借给任何一国作为军事基地。越南多次重申,在国防政策上奉行“三不”政策,后又增加为“四不”,即“不与任何国家搞军事结盟,不与其他国家共同采取针对第三国的行动,不允许外国在越南设立军事基地或利用越领土从事针对他国的军事活动,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由此,大国已经无法像冷战期间那样将金兰湾打造成自身的军事基地。例如,2010年以来俄罗斯军舰曾数次进入金兰湾,并有意再次租借,但越南拒绝了俄的请求。

对美国也同样如此。虽然美越有战略契合点,两国关系全面升温,但越南并不想全面倒向美国,否则就会多方面受制于美,外交空间大大缩小。同时,越南和美国因战争造成的隔阂仍难以完全消弭,而且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越南在经济上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及投资,因此仍会在中美之间进行平衡,不会在金兰湾问题上走得太远。

美越军事关系迅速发展,但越方有所保留

自美越双边关系正常化以来,美舰访问越南港口早已常态化,这反映了美越军事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合作领域已从关系正常化初期的高层军事互访、军事医学合作、搜救和扫雷等有限领域,拓展到防务磋商与对话、舰艇访问、军事演练、人员交流等,合作更趋务实和机制化。在此过程中,军舰访问特别是美国军舰对越南港口的访问,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是美越双方可见度较高的军事合作领域。自2003年11月美国海军“范德格里夫特”号导弹护卫舰访问胡志明市以来,美国军舰每年都造访越南港口,不仅包括胡志明市、岘港、芽庄等,还有金兰湾这一比较敏感的重要军港。越南船坞对停靠的美舰提供维修服务,同样美国也多次允许越南军官登上舰艇参观,以显示美国对越南军事上的更大开放度。

美国海军航母“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和“里根”号也曾先后于2018年、2020年和2023年三次访问越南港口。航母是美国海军力量最突出的象征,航母访越为推进美越军事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也标志着美越军事互信的增强。

近年来,美越两国进一步走近。越南希望借助美国力量来平衡中国,而美国也有意将越南打造成其亚太战略和南海政策的重要支点。2014年,美国部分解除对越南的武器出口禁令,允许对越出售与海上安全相关的防务装备。2015年,美越签署《防务关系联合愿景声明》。两国表示,将致力于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海事安全、海上态势感知、防务贸易、信息共享、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等领域的合作。同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访问越南时表示,美国将向越南海警提供1800万美元援助。2016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越期间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出口禁令。2023年9月美越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愿意在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联合国维和、海上执法和海上安全能力建设、国防工业等领域加强合作,显示未来可能向越南提供更多装备,同时美舰或继续增加对越南港口的访问。

但在扩大美舰对越南港口访问的同时,越南也小心翼翼地避免发出可能刺激其他大国的信号。因此,越南在安排美舰特别是较为敏感的美国航母访问前,往往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且每次访问会安排很多文化交流内容,以降低敏感性。同时,越南在对访问港口、访问时间等的选择上也会刻意做出安排。例如,虽然有一些美舰访问了金兰湾,但次数明显少于对胡志明市、岘港等越南其他港口的访问,而且越南迄今尚未允许美国航母进入金兰湾。另外,越南安排美航母对越访问前,会减少美国其他军舰的访问频次,或在此前后安排其他国家军舰造访越南,以显示越南国防外交的多样化。

总之,美舰访问金兰湾虽是一个小事件,但在大国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却折射出大国博弈之激烈及越南的战略选择。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