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版白皮书充斥着偏执的安全观

2024-08-30 00:00:00项昊宇
世界知识 2024年16期

7月12日,日本政府公布了2024年版《防卫白皮书》,这是该白皮书自1970年首发以来的第50个版本。作为防卫政策宣示的官方文件,《防卫白皮书》反映了过去一年日本对周边安全形势的研判和防卫安全政策的动向。新版白皮书延续了近年来的高调风格,基调内容上配合呼应了日本防卫安全政策向“进攻性、外向型”的转变,其中充斥着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表现出僵化偏执的安全观和以邻为壑的危险政策取向。

渲染外部威胁,煽动安全焦虑

新版《防卫白皮书》共558页,堪称“史上最厚”,内容主要由“国际地区安全环境”“各国防卫政策”“日本防卫安全政策”等部分组成。书中开篇即宣称日本“面临战后最为严峻复杂的安全环境”“进入从根本上强化防卫能力的时代”,对外部安全环境的评估充满意识形态对抗和地缘政治竞争色彩,表现出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以价值观划线,制造阵营对立。白皮书以美西方价值观为划线标准,老调重弹地宣称:“不共享基于普世价值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家正在扩大势力范围,并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对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国际社会迎来二战后最大的考验,进入新的危机时代;全球力量平衡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间竞争凸显,特别是中美之间竞争今后可能更趋激化。”

二是鼓吹科技竞争,渲染多重风险。白皮书声称,科技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安全保障的既有形态,世界各国都在研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有望改变游戏规则的尖端技术,传统的军队结构和作战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全球安全不仅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风险,还面临网络战、太空战、电子战、信息战及气候变化等带来的复合型挑战。此外,供应链和重要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威胁增大,安全保障的范围正在向经济领域拓展。

三是挑动地缘矛盾,煽动危机意识。白皮书跟进介绍乌克兰危机最新发展,立场上明确站队美西方,渲染“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动摇国际秩序,宣扬“欧洲安全与印太安全不可分割”论调,并宣称,围绕领土问题的“灰色地带”争端已成常态,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相结合的混合战可能会以更加成熟的形式展开,这种全球性的安全挑战在“印太”地区尤为突出,不排除未来在东亚地区出现类似“俄侵乌”的严重事态。

在对外部安全环境的分析评估中,白皮书重点围绕三方面展开,认为“中美战略竞争激化和台海局势紧张”“朝鲜核导开发进展”“中俄战略协作”是日本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突出挑战,书中图文并茂地渲染日本周边军力集中,将“严峻复杂的安全环境”归咎于朝鲜核导能力的提升、中国军力发展和海洋活动以及中俄联合演训等,刻意制造紧张气氛,明里暗里渲染日本面临来自中朝俄的“三面威胁”。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推动大国战略博弈和阵营对抗、强化东北亚前沿军事部署,白皮书却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立足于美方立场宣介其国防安全政策,认为美国面临来自中国、欧洲和中东的三个正面战场的挑战,极力鼓吹美国遏压中俄的“正当性”,为北约军援乌克兰摇旗呐喊,另一方积极宣介美国强化“印太”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却对美国强化同盟合作对于地区局势的负面影响避而不谈,暴露出日方以意识形态站队、固守冷战思维的偏执安全观。

炒作“中国威胁”,强化遏华指向

新版《防卫白皮书》延续近年来的遏华指向,继续通过专门章节以大篇幅阐述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活动,大肆抹黑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妄加指责中国军力发展“缺乏透明度”,攻击中国“凭借实力单方面改变东海、台海和南海现状”,妄称中方“扩大军事活动影响日本安全”,大肆操弄涉台问题,堪称日本对华错误认知和扭曲战略思维的“集大成”之作。

对比近年来的《防卫白皮书》的涉华内容,新版白书皮针对中国的指向更加直白露骨,表现出三方面的升级动向。

首先是进一步升级涉华威胁定位。在卷首语中,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开篇直指“中国军力迅速增强,在东海和太平洋的活动更趋活跃”,并提及“中俄联合舰机活动”;在“周边安全环境”章节的形势论述也重点围绕中国展开,反复提及“中国的军力快速发展变化”“中国在东海和西太平洋的活动”“中俄联合示威行动”对日本周边安全环境带来的挑战,并大肆炒作台海和南海局势紧张。书中还竭力渲染日本周边核导战力的强化,并将矛头对准中国,渲染“中国核战能力的现代化、多样化和核武库的扩充”。尽管书中并未对中国作出明确定性,但从涉华内容的论述权重和出现频次看,事实上已将中国置于日本最主要外部安全威胁的地位。

其次是全方位渲染“中国威胁论”。白皮书中专门阐述中国国防政策的章节达到31页,不仅为各国之最,且通篇贯穿着消极负面论调。书中恶意评论中国国内事务和外交政策,变本加厉炒作中国军力发展,污蔑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活动“缺乏透明度”,歪曲解读“军民融合”“军队现代化建设”等。书中援引美国国防部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突出渲染中国“核导战力”,图文并茂地展示“东风”系列导弹的性能参数和射程覆盖范围示意图,以及中国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等主要作战力量,并专门制作近年来中国军机舰艇在日本周边活动的示意图,详细罗列中国在东海、台海和南海的维权执法行动,处处表现出刻意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不良意图。此外,书中还重点聚焦中俄军事合作,指责中俄联合军演频次和规模在乌克兰危机后出现明显上升,声称中俄军事合作还可能进一步深化,不仅将对日本的安全环境带来直接影响,对美国和欧洲的战略影响也值得警惕。

第三是肆无忌惮干涉台湾问题。自从2021年版白皮书将“台湾”从“中国”章节中剥离出来后,新版白皮书中继续将涉台问题置于“中美关系等”章节中,内容措辞上刻意制造“一中一台”,明目张胆替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行动撑腰张目。书中通过两岸军力对比渲染大陆对台军事威胁,指责大陆“在台湾周边采取威压性军事活动”,宣称“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担忧”,并妄称“日本将和盟友美国、志同道合国家以及国际社会一道合作,密切关注中方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动向”,进一步暴露出日本谋求“以台制华”的错误政策取向。

续推强军扩武,暴露危险倾向

2024年时值日本自卫队成立70周年,白皮书翔实回顾了自卫队的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着力宣介自卫队为“保卫日本”所作贡献,试图展示自卫队员活跃于国防一线和世界各地的正面形象,谋求提升日本民众对自卫队的认同接受,扩大日本国内对“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量”的理解支持。

2022年12月,日本政府出台由《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整备计划》构成的“安保三文件”,开启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强军扩武进程,标志着日本战后防卫安全政策的重大转向。白皮书中宣介了“安保三文件”的政策概要和落实进展情况,重申了三大国防目标:一是创造不允许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安全环境,二是通过与盟国和“志同道合国家”合作来应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事态,三是面对可能受到的攻击,由日本肩负主体责任、同时接受盟国支援予以阻止和排除。为达成上述目标,一是要从根本上强化日本的防卫力量,二是要强化日美同盟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三是要与“志同道合国家”加强合作。

2024年7月28日,美日韩三国防长会在日本东京举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与韩国国防部长申源湜一同出席活动。

作为强化防卫力量的具体内容,白皮书重申了将扎实推进“防区外防卫、综合导弹防空、无人机系统、跨领域作战、指挥控制和情报、机动反应、持续性和韧性”等七大能力建设,并据此提出了2023至2027财年的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相关防卫预算总金额将达到43.5万亿日元,较2019至2023年度实现翻倍。其中重点是推进可主动攻击敌方基地的“反击”能力建设,包括从美国采购部署“战斧”巡航导弹、研发量产国产中远程导弹以及发展新型宙斯盾战舰、高超音速武器等尖端武器装备。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出现了“由守转攻”的重大转型。同时防卫开支翻倍,也将使其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由1%提升到2%,这也被视为日本进一步突破二战后军事发展禁区,迈向“军事大国”的标志性转变。

此外,白皮书还详述了日美深化同盟合作,推进对外防卫安全合作的一系列举措,反映了日本防卫理念中贯穿的价值观划线和地缘对抗的思维,也表露出日本防卫力量谋求进一步“借船出海”,扩大国际安全影响力的“大国抱负”。同时,继去年提出强化防卫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的政策举措后,新版白皮书再次重申推进军工产业的决心,包括通过修订“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参与新一代战机国际联合研发以提升军工技术实力等最新动向,这也被视为日本谋求激活军工产能,“以军促经”“以军促政”,推进军事大国战略的具体表现。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