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秃子家在老街做纸扎生意,店门口总摆着两个花里胡哨的花圈。他爹带着个黑框眼镜,在店里昏暗的灯光下给糊好的童男童女描眉画眼。
老街人道道多,红白事都很讲究,办起白事来比办红事还讲究。人死为大,不论家境如何,人死了,都要按照规矩讲究讲究。摆花圈送纸钱烧纸扎是必不可少的程序。遇到大户人家办白事,花圈纸扎能摆满半条街,场面很是排场,能让老街人念叨个十天半月。
二秃子家的纸扎生意经营得还不错,一是门店开得时间长,二秃子爷爷的爷爷就在老街做纸扎营生,老街人信得过老店。二是二秃子爹的手艺好,做活儿不马虎不糊弄,尤其是糊的纸人纸马精致逼真。
二秃子爹也想把吃饭的手艺传给二秃子,可二秃子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纸扎上。他扎的花圈,半路就绳开竹飞,纸花飘散,他画出的纸人歪嘴斜眼让人看着就恶心。二秃子没少挨他爹的巴掌,可就是手艺不长进,气得他爹整天唉声叹气。
二秃子家里养着一匹小马,有时他爹拴上架子车,去几十里外的乡下拉些竹子回来。二秃子最喜欢的事就是去洛河滩遛马。
二秃子家的这匹马,个头不大,通体枣红色,没一根杂毛,四蹄白毛如踏莲花。二秃子爹花了八块大洋买马,老街人说买贵了,不值。二秃子爹不介意,看着喜欢就中,还给马起了个名字:值当。平时家里也用不上,去洛河边遛马的事就由二秃子办了。
二秃子骑马是个好手。洛河滩上,二秃子骑在马背上,扬起一根柳条,一声“嘚儿”,马就四蹄腾飞,驮着二秃子在河滩疾如旋风。二秃子又吼又叫,手中柳条从来也没落在马身上。
黄昏的洛河滩,秋高气爽,微风徐徐。二秃子玩疯了,一会儿倒骑在马背上,一会儿隐在马腹一侧,没看到他爹啥时候来到了洛河滩。
二秃子爹心疼地扶着汗湿的马背,把二秃子按在地上结结实实地捶了一顿,牵着马回老街了,把二秃子独自扔在河滩上。
二秃子伤心了,自己在爹的心里还不如一匹马呢。二秃子伤心就不回家,在河滩上闲逛。
那年,军阀吴佩孚的部队驻扎在古城西工一带。二秃子路过兵营,正赶上队伍开饭,看到当兵的碗里有鱼有肉,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子被勾出来了。
二秃子大摇大摆径自去拿碗,盛了冒尖的肉菜,抓过两个白面馍馍,鼓着腮帮子,吃相霸道。
炊事班的老兵看着二秃子的吃相,乐了。他踢了二秃子一脚,哪来的小兔崽子,敢在这里吃霸王餐啊!
二秃子瞥人一眼,也不答话,继续狼吞虎咽。
老兵火了,你蹭吃蹭喝还他妈拽?一巴掌打掉了二秃子手中的碗,菜汤溅了二秃子一脸。
二秃子把脸上的菜汁往嘴里抹,瞪着眼说,吃了咋了,洛河滩干一架?
老兵拿起个炒菜铲子就要拍二秃子,走过来一个当官的摆手制止了他。
当官的看上去白净,似笑非笑的尖嘴脸架着金丝边眼镜,还戴着副白手套。
他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揪下手套,重新打了一碗菜端给二秃子。
二秃子看看当官的,又看看握着铲子的老兵,接过碗呼呼噜噜地吃。
当官的笑了,对老兵说,给他找身衣服,收拾干净了送到我院子里。
二秃子从老兵口中得知,当官的是团里的郎副官。
郎副官在老街的僻静处租了所小院,古朴雅致的院子里住着位女主人,长得乖巧玲珑,看模样也大不了二秃子几岁。
郎副官告诉二秃子,这是他新太太,二秃子以后的任务就是陪着太太,不让她受累,不让她到街上去。
还有这么好的差事啊,二秃子乐颠颠地答应了。每日尽职尽责,忙完了院子里的活儿就坐在水井台上,看天看云。
太太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在院子转转,在门口转转。太太要上街,二秃子就拦着,说长官有命令,你不能上街。被太太逼急了,二秃子就给太太跪下,头磕着地咚咚作响,太太不忍心,只得作罢。
起初郎副官还时不时地突然回来察看情况,见到二秃子经常额头乌青,问清了缘由,对二秃子放心了,回来的次数也少了。
二秃子跟太太时间长了才知道,郎副官在南方老家有家室。老家的妻子不会生育,郎副官就强占了民女做小,要她为自己生儿育女延续香火。
太太说,小兄弟,他不把我当人,也不止一次地说过,要是我不给他生个儿子,他就把我卖到窑子里。你不让我走,你坐的这口井就是我的归宿。
二秃子惊得连忙从井台上跳下来。
太太不叫他二秃子,太太叫他小兄弟,这让二秃子心里暖暖的。
中秋节后,郎副官外出公干,嘱咐二秃子看护好太太。二秃子支棱起脖子,啪啪地拍着胸脯。
二秃子把家里的马牵了回来,在院子里教太太骑马。
一天傍晚,二秃子提着根棒槌交给太太,说,这时辰街上人少。你给我一棒槌,把我打昏了你骑马快走。
太太吓了一跳,小兄弟,这怎么成?我可下不了手啊。再说,我把马给骑走了,你咋跟你爹交代?
二秃子闭着眼睛,大声说,你别管我,你就想想你爹、想想你娘、想想你被卖到窑子里。
嘣——二秃子两眼一黑,满脸是血,人事不省。
郎副官回来,二秃子脑袋上的纱布裹得跟戴了孝帽一般。派人找了几天也没见到太太踪影,部队又有行动了,此事不了了之。
二秃子爹听说二秃子把他的宝贝马给弄丢了,气得大病一场。
几年后,二秃子爹去世,二秃子两天两夜不睡,用心给他爹糊了一百匹纸马,浩浩荡荡摆了半条街。
这是后话。
作者简介:刘建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洛阳作协小说委员会主任。著有小说集《永远的朋友》《遭遇男子汉》《老街汉子》《没有年代的故事》《英雄传说》《只要朋友快乐着》《老街故事》等15部。作品入选《中国小小说大系》《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等近百种选本。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第八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第二届河南省文学期刊奖、小小说金麻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