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拍鸟

2024-08-29 00:00李燕
摄影与摄像 2024年6期

热爱摄影的我特别喜欢到大自然中拍摄各种鸟类。当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走进宁静的大自然,亲近各种生灵时,便会融入一个丰富多彩、生趣盎然的世界,尤其是鸟儿们在空中展翅飞翔的身影那般自由灵动,振奋人心,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精灵,让人百看不厌,沉浸其中。

今年五一节假期,我又背起相机跋山涉水追寻着鸟的踪影而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数日奔波守候,我终于拍到了向往已久的朱鹮、白冠长尾雉、鸺鹠(猫头鹰的一种)、䴙䴘等鸟。拍鸟就跟钓鱼一样,旁观者看到的是钓(拍)者长时间地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殊不知他们的手、眼、脑在一刻不停地运转,就像一个狙击手,密切地关注着目标和相机状态,一旦有情况,便会立即出手,快速捕获“猎物”。拍鸟需天公作美,还要提前熟悉地形环境、鸟的活动习性等,具备敏锐观察力的同时还要具备持久的耐力,再加上给力的摄影器材、高超的操控技术以及好的运气,收获理想的画面便是水到渠成的事。随着拍鸟经历不断增加,我也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求着进步、提升和自我突破,以期创作出耳目一新的美片。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几点心得。

|勤奋拍鸟人

五月的太行山,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山巅,我和各位摄影老师就到达了拍摄点“埋伏”起来等待目标的出现。经常拍鸟的人都知道,鸟儿最活跃的时候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两个小时,经过了一整夜的休息,鸟儿们清早会出来觅食,它们从密密匝匝的山林里飞出来,停落在空旷处的树枝上欢快地鸣叫着,似乎在向同伴们通报天气情况和食物信息;朱鹮、白鹭等形体较大些的鸟类习惯到有水的地方觅食,飞落后它们先观察周围的环境,判断没有险情后便迈开细长的腿到浅水区用脚掌不停探寻水底的小鱼或泥鳅,一旦触及就用长喙快速叼起甩着头一口口往肚里吞。我们这次拍摄赶上阴天,光线不大给力,尤其是第三天清晨下起了小雨,我们在雨中拍摄别有一番乐趣。这里山高林密,非常幽静,我们悄无声息在棚里架起设备静静等待目标的出现。

忽然间,一团粉白色的身影由远及近徐徐飞进了我们的视线,透过相机取景器,我看到了一只优雅美丽的朱鹮缓缓飞落在前面的水塘边,双足落地后一副红灿灿的翅膀缓慢收拢,在它双翅张着的每一刻,摄影师们全神贯注对准它拍,我也迅疾以它头部测光,用单点对焦模式对焦在它的眼睛部位,镜头随着它身体的移动而移动,高速连拍,等它停下脚步驻足不动时,才有机会仔细观察它静态的美。

为了不惊扰它们,我们把拍摄距离设置十几米远,且不敢随意讲话出声。阴天拍鸟,为了把它们的一举一动拍清楚,在最大光圈的前提下,需把相机感光度调到很高才能保证实现不低于1/1000秒的曝光速度。过高的感光度不免使放大后的图片形成很多噪点,曝光不足拍出的影像是虚的。每个场景拍摄几张后,我习惯翻看相机里拍成的影像,以随时调整相机参数适应不断变化的光线和拍摄角度。朱鹮、长尾雉、鸺鹠等珍稀鸟类在开阔地带活动的时间极短,在摄程内的身影更是稍纵即逝,这时抓拍分秒必争,不敢有丝毫松懈。即使这样,还数次错失良机,依然有望鸟远去的兴叹。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拍摄鸟类,对拍摄技术和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挑战性,只有不厌其烦地多实践,才会摸索出最佳拍摄方案,最终有理想的收获。

|拍鸟的机位选定

定点拍鸟机位设置不仅分高中低,还要根据环境背景,选择顺光、逆光、侧光、侧逆光几种角度的机位,同一场景下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效果会不同:顺光拍摄能让鸟身上的羽毛色彩和纹路等细节得到清晰展现。但顺光时因光线均匀,画面易显得平实无趣;逆光拍摄时因为光比大,易造成失去鸟身体的细节,侧光及侧逆光拍摄也要灵活取景,留意鸟的形体及动作的趣味性,适时调整位置和角度来捕捉最佳画面。机位选择要考虑背景是否杂乱、是否能正面拍摄,是否能拍到眼神光等情况,如在山谷里的水塘附近进行拍摄,因水面上有山的倒影,颜色是暗沉的,而没有倒影的水面是浅色的,往往同一个水面明暗两部分同框后画面较杂乱,遇到此类情况建议转换拍摄位置,即使拍摄距离再近,也要合理调整机位,使画面避开水中的明暗分界线,最好让鸟儿呈现在浅色背景中,这样既突出主体,视觉上也干净、清透,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关于拍摄器材、技术和创作思路

毋庸置疑,给力的长焦镜头对鸟类拍摄非常重要,但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拍摄器材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出“大片”的桎梏。不管用什么镜头拍摄时都应该让器材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我练习摄影六年,有多部相机和镜头,我平时拍鸟常用佳能5D4或微单R机身配腾龙150-600镜头组合。5D4相机因其像素较高,存储速度较慢,高速连拍功能设计拍摄速度是每秒7张,很多精彩瞬间抓取到的几率稍低;而R机身轻便、追焦锁焦功能给力,像素稍低;150-600作为“阳光头”,因最大光圈小,进光量少,在光线好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色。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也曾困惑,使用这样的器材拍鸟,岂不是事倍功半? 若真使用600或800的定焦“大炮”镜头,作为女士对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吧。在实际拍摄中,基本没有遇到因光线不好影响拍摄效果的情况,遇到阴天或者夜晚拍摄,可以用拉近拍摄距离或者使用闪光灯、照明灯等方式弥补缺憾。在技术上多下功夫才能让手里的摄影器材发挥最佳功用,而与器材、技术比起来,拍摄思路更是获取理想画面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拍摄时灵活运用技术和器材,来实现头脑中预先构想的画面。

|拍鸟三境界

从五年前笨拙的拿起长焦镜头定点练习拍鸟开始,到现在能熟练操控相机追焦拍摄,我对拍鸟这件事的认知不断刷新,从墨守成规以拍清拍实为成功,到以创作写意画面为美,整个过程就像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相信许多摄友亦有同感吧。

初学拍鸟,好比参禅之初,总以拍到清晰的影像为目的。怎么设置对焦点、怎么设置较快的曝光速度是这阶段关注的重点。这个阶段能抓拍到“飞版”鸟儿且将展开的翅膀上每一根羽毛纹理及色彩拍清楚便是成功,高速连拍成为致胜法宝,认为量变会带来质变,拍多了总能“打中”一两张完美的“飞版”鸟,追求照片表面的光鲜亮丽,这便是拍鸟的第一境界-感性拍摄;随着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开始大胆尝试拍各种鸟儿的动态,如设置曝光速度低于1/320秒拍摄,成像后鸟的头部清晰,高速扇动的翅膀形成多重叠加的幻影,能微妙表现出鸟儿瞬间的运动轨迹,同时周围的背景也被慢门“扫”成一片均匀的“斜风细雨”,鸟儿在画面中“举世皆浊我独清”,更加突显其矫捷俊美的身姿,画面干净而唯美,这时鸟儿的体态线条不再清晰,虚实相映的画面具有了意境感,就像画家作品中的大写意,所谓的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只有一丝神似,便是拍鸟的第二个境界吧;从按下快门前的理性思考到知性构图,便是拍鸟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我现在执着追求的状态。鸟儿拍多了,懂得了取舍,也淡定了心态,每一幅照片要拍成什么效果便提前在头脑中有了初步的设计,如当时场景适合拍实还是拍虚?以刻画鸟的外观细节为宜还是表现运动美为佳?带着问题开拍,再把握好现场环境与拍摄参数匹配的规律,反复操练,拍鸟便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反璞归真,于千变万化中享无穷乐趣。

|拍鸟的收获

通过几年时间的历练,我所拍的鸟类作品以及所写的拍鸟的文章被多家报纸、杂志、网站刊用,每每回看自己的作品被大众欣赏和认可,感觉拍鸟路上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愈加不知疲倦地一路前行。通过拍鸟,我找到了和大自然之间的连接点,专注于艺术创作的同时,无形中释放了俗世各种压力,拍鸟不但让我获得艺术创作的成就感,还让我拥有一个倍加富足和自信的精神世界:我的灵魂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被滋养,身体在山水间得到锻炼,内心充满阳光正能量;拍鸟还激发了我珍爱生命、珍惜宝贵自然资源的情怀,更加关爱身边各种小动物,主动维护生态环境;拍鸟还提高了我观察事物的能力,让我学得做事有耐心,处理工作张弛有度,懂得合理规划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拍鸟更让我的一颗心不再浮躁,能够静下来自我交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给自己一个方向,一个起点,拿起相机出发吧。让自由飞翔的的鸟儿引领我们走进大自然,让我们以自由为伴,相机为媒,追鸟而遇,沐光而行,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欢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