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霏:“哪吒”脱胎换骨

2024-08-26 00:00:00刘舒扬
环球人物 2024年15期
关键词:蝶泳决赛游泳

2018年11月,2018国际泳联短池游泳世界杯北京站比赛后的张雨霏。

7月初的上海,正在梅雨季的尾巴上,仍然闷热多雨。一个周三的上午,孔淼在东方绿舟体育训练基地见到了正在备战巴黎奥运会的张雨霏。孔淼是江苏省徐州市游泳队的教练员,他更知名的身份是“张雨霏启蒙教练”。张雨霏从5岁到12岁,在他的指导下度过。

孔淼抵达东方绿舟时,张雨霏正在进行水上训练。午饭时,他得以和爱徒聊了聊: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受伤?有什么特别想吃的?

孔淼刻意避开了与比赛有关的话题。刚训练完的张雨霏有些疲劳,但整个状态让孔淼很放心,“她的心态还是蛮好的,很有信心”。

在许多人眼中,张雨霏大方、开朗、乐观,用当代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个“话痨”“E人”。

和我们熟悉的许多运动员一样,她幼时便展现出惊人的天赋,15岁就进入国家队。但张雨霏之所以能成为阳光灿烂的张雨霏,除了天性、天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经历。8年前的里约奥运会是她的奥运首秀,她却在万众瞩目的高点跌落,从此沉寂数年,直到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才破茧成蝶。

所以张雨霏的魅力,不仅在于今年26岁的她作为一名运动员达到了何等高超的竞技水平,更在于她作为中国新生代运动员中的一员,如何在漫长的自我较量中,练就了赢的魄力与输的勇气。

“横空出世”

东京奥运会是许多人认识张雨霏的开始。

酣畅淋漓的胜利从一块银牌开始。2021年7月26日,女子100米蝶泳决赛,张雨霏以55秒64的成绩获得第二名,仅比冠军慢了0.05秒。微弱的差距难免令人遗憾,可赛后路过采访区时,张雨霏对着镜头笑容灿烂,握紧拳头,大喊“加油!”

几天后的7月29日,张雨霏出现在女子200米蝶泳决赛现场。那真有点不像她——笑容消失,一脸深沉,一边脱外套,一边快步走向出发台。张雨霏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道:“正是这种深沉才证明了‘我一定要拿冠军’,而不是说像100米蝶泳一样,我拿冠军也行,拿第二也行,拿第三也行。”

她的主管教练崔登荣也在旁边,师徒俩的策略是:第一把就冲出去,之后的100米缓一缓,最后50米再冲刺。崔登荣鼓励弟子:你是决赛选手中速度最好的,也是唯一一个既可以游100米蝶泳又可以游200米蝶泳的,所以你不用担心冲出去回不来;而且她们可能会跟着你的速度冲出去,谁跟着你冲出去,谁一定先趴下,这是你的舞台,你冲出去就好了!

比赛开始,张雨霏纵身一跃,没入水中。游至150米、最后一个转身处时,她看到对手们的位置,知道冠军稳了。果然,她第一个到边,并以2分03秒86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游泳队在东京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刘子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焦刘洋之后,张雨霏成为中国又一位加冕奥运冠军的“蝶后”。

仅仅一个多小时后,张雨霏又和3名队友合力夺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改写了美国队和澳大利亚队连续包揽六届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的历史。成绩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这几名中国姑娘在泳池边兴奋地高举双臂,奋力拥抱。

来自贵州的游泳爱好者馆馆那天收看了这两项赛事的完整直播,张雨霏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她又强又美,笑容还特别甜。”馆馆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那么多运动员里,张雨霏给人的感觉非常特别。互联网也沸腾了,有媒体用“横空出世”形容这名23岁的女孩。

其实,这并不是一名游泳运动员到达巅峰的惯常年纪。媒体人张宾做了多年游泳专项记者,他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女性游泳运动员的黄金期多在18岁到22岁。

竞技体育中的年龄有多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觉得差几岁有什么,但在赛场上,一名17岁的运动员和一名18岁的运动员,她们的竞技表现很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巅峰在黄金年龄过去后才到来,这恰恰可以说明,她经过了怎样的长途跋涉,才笑得这样灿烂。

7年没请一次假

张雨霏是江苏徐州人,父母都是游泳运动员,她从小在泳池边长大,5岁开始跟随启蒙教练孔淼学习游泳。鲜有人知的是,孔淼与张雨霏的母亲张敏曾经同为徐州市游泳队队员。而张雨霏的父亲,孔淼说,那是和自己亦师亦友的存在。

2021年7月29日,东京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后,中国姑娘们拥抱庆祝胜利。从左至右为杨浚瑄、张雨霏、汤慕涵。

张父曾效力于江苏省游泳队,退役后进入徐州市游泳队担任教练,那时孔淼是队员。几年后孔淼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回到徐州市游泳队工作,与张父成为同事,那是1998年,那一年4月,张雨霏出生。

张雨霏长到3岁,因为幼儿园放学早,张父会把女儿接到游泳队,队员们训练,她就在旁边玩。孔淼天天看这个小女孩“泡在水里,一个人从这头扑腾到那头,再扑腾回来,乐此不疲”。

转折在张雨霏5岁时到来。那年,张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悲痛之际,张敏找到孔淼,想让女儿跟着他学游泳。“她说毕竟一家人都是练游泳的,希望雨霏起码也会一些,动作标准一些。”孔淼答应了下来。

按部就班的训练开始了。一边是校园生活,一边是不确定性极强的体育训练。张敏多次征求孔淼意见:孩子练游泳,是不是这块料?以后能不能走专业运动员这条路?如果不行,她就回学校好好学习去。孔淼总回答:等一等,小孩太小,技术动作还没学全呢。

2005年,张雨霏升入小学二年级,张敏又一次找到孔淼,孔淼终于能够笃定地告诉她:“从专业教练员的眼光判断,以孩子现在的能力、技术各方面来看,她能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而且以后也不会太差,最起码进江苏省队没问题,雨霏的后半辈子你就不用担心了。”

孔淼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这话他酝酿了大半年。那大半年里,他有意识地考查张雨霏的运动能力、技术改进效果,发现小姑娘身上有很多优点,各个条件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此时已经有所显现。比如,身体的先天条件、水感等天赋,特别是高强度运动下的耐乳酸能力。

童年时张雨霏(右)和母亲的合照。
2024年7月,孔淼在江苏徐州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张子阳/摄)

身体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让身体产生疲劳。孔淼给张雨霏做过乳酸代谢测试,结果显示,张雨霏的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孩子。这意味着,同样的训练量、训练强度,她的身体恢复速度会更快。

还有许多意志品质方面的东西,比如专注。游泳是一项长时间单调重复单一周期动作的运动项目,对受训者的心理和意志力要求很高。刚开始学游泳时,张雨霏也会偷懒,有时借口上厕所开小差,有时干脆躲到更衣室里半天不出来。可渐渐地,孔淼发现,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张雨霏,一到训练时就自动切换成“认真模式”,并显露出一种可贵的韧性。

通常,为了保证一项技术发挥的稳定性,运动员需要将其反复打磨,来回游5000—6000米是常事。徐州游泳馆的泳道是25米,按5000米计算,就是100个来回。张雨霏从不讨价还价,这让孔淼印象深刻。他向《环球人物》记者强调:“能够按照教练的要求严格执行,这是运动员非常可贵的一个品质。”

那时,张雨霏算业余运动员,实行走训。周一到周五,她和同学一样在校上课,下午3点放学再去游泳馆,练到傍晚6点回家。周六、周日训练半天,一般安排在周六早上,8点开始,11点结束。寒暑假则是每天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起初,是外公骑自行车接送她,升入小学三年级后,她开始自己坐公交车去训练。从学校到游泳馆,中间要转一次车,单程耗时40分钟。在这样的训练节奏里,跟随孔淼的7年间,张雨霏从未迟到早退,也没有请过一次假。

张雨霏的“话痨”属性,这时也已有迹可循。孔淼回忆,训练之余,张雨霏总有说不完的话,一有机会就和其他队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乐此不疲地讨论着小朋友关心的事情,比如最近去哪里玩了、新播了哪部动画片等。“不管是在更衣室里边还是外边,训练前还是训练结束后,她就喜欢跟你拉呱(徐州方言,意为聊天)。”

游泳队的男孩都怕她,孔淼笑着说,因为张雨霏厉害,“不光是训练上厉害,平时也厉害,她嫌小男孩皮,有时候会‘揍’他们,她气势又比较强,我们队的几个男运动员现在提到她时还有‘心理阴影’”。

种种迹象,已经足够让孔淼做出判断:这是个游泳的好苗子。

但把这个判断告诉张敏是另一回事——这近乎对孩子的一生做出判断。思前想后,孔淼还是说了。如今回想起来,当时感情的成分或许占了大部分:“因为雨霏爸爸的缘故,我一直把雨霏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既然敢说这个话,一是觉得孩子有这个能力,二是我也下了决心好好培养她,一定让她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个数字让孔淼印象深刻——1分03秒,这是张雨霏9岁时的100米自由泳短池成绩。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游泳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这已十分接近女子国家一级运动员1分01秒(25米池)的水平。

这颗泳坛新星正在蓄势待发。2009年,孔淼带着11岁的张雨霏参加了江苏省少儿游泳锦标赛。那是张雨霏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在只报了副项的情况下,她在两个参赛项目中接连夺冠。

第二年,张雨霏在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一举夺得2金3银1铜,被选入江苏省体校。几个月后,因为表现优异,她被破格选入江苏省游泳队,这也创造了江苏省专业队的一个历史。那一年,她只有13岁。

2015年8月,喀山世锦赛,17岁的张雨霏(右一)在女子200米蝶泳比赛中摘得铜牌。

掉头滑向低谷

张雨霏进入省队的第一年,孔淼基本每个月跑一次南京,有时两次。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频率。他去的原因,一是考虑到雨霏年龄小,对她放心不下;二是想跟省队教练多沟通,聊聊雨霏的成长经历、训练特点。“省队领导、教练很重视她,对她寄予厚望,所以想尽可能地了解她、带好她。”孔淼说。

接下来几年,故事进入到最酣畅淋漓的篇章。2012年11月,张雨霏在2012年短池游泳世界杯系列赛北京站的比赛中先后获得女子400米自由泳亚军和100米蝶泳季军,并在100米蝶泳决赛中爆冷战胜了北京奥运会蝶泳冠军刘子歌。

2013年,年仅15岁的张雨霏进入国家队,2014年在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收获4金2银,同年10月在全国游泳锦标赛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均获得冠军……她势如破竹,一路游到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

2015年8月6日是那届世锦赛女子200米蝶泳的决赛,参赛选手中张雨霏年龄最小。她在最后50米实现反超,以2分06秒51获得季军,并创造了新的世界青年纪录。张宾就是在这场比赛中记住“张雨霏”这个名字的:“她的主管教练带出了焦刘洋这样的运动员,说明他在200米蝶泳这个项目上有独到之处。现在张雨霏17岁就拿了世锦赛200米蝶泳的铜牌,还创造了世界青年纪录,你会觉得,这个小孩要重点关注了。”

2023年9月29日晚,杭州亚运会游泳比赛落下帷幕,张雨霏与教练崔登荣展示奖牌。

顶级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是一条上升的线——如果每场大赛都是一个点,按顺序把这些点连起来,就会得到这样一条线。在这些决定曲线走势的点中,4年一次的奥运会无疑很重要。在喀山,张宾觉得那条线已经清晰可见:“2016年里约奥运会拿牌,2020年东京奥运会冲金,这个节奏正合适。”

2016年,18岁的张雨霏扎起了“哪吒头”,打算“闹海”。没想到,因为缺乏经验,她的动作紧张到僵硬,最终只拿到里约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第六名。

赛后接受采访时,张雨霏哭了:“有点遗憾,下次会更努力的。我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教练,还有那么多观众的期望。”

更大的考验猝然而至。2017年底,张雨霏的主管教练因违规被禁赛,组内运动员不得不各自分开,选择新教练。张雨霏选择了来自上海的崔登荣教练。伦敦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银牌得主陆滢就出自他的门下。

崔登荣组内一名助理教练大鱼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崔登荣指导是一名强调技术的教练,张雨霏却是出了名的技术不精、但能力极强的运动员。

那时张雨霏的技术问题很多。崔登荣开玩笑般地说,张雨霏是一台搭载了超跑机器的极品飞车,外观却是一堆破铜烂铁。他给张雨霏立下拿奥运冠军的三年计划:第一年改技术,第二年练能力,第三年拼细节。

蝶泳是4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最难掌握的一种姿势,节奏性强,体力消耗大。200米蝶泳尤甚,在游泳圈,200米蝶泳与400米混合泳、1500米自由泳并称为“铁人三项”。张宾直言:“这个项目太苦了,有天赋能游得下来的,全世界就那些人。”

大鱼回忆,为了改技术,张雨霏不得不忘记过去已经形成的肌肉记忆,尝试练习许多枯燥甚至带来痛苦的动作。

蝶泳需要较强的上肢、腰腹部力量和极好的协调性,为了让肩的灵活性更好,入水点能更远,增加抱水的实效,崔登荣每天晚上安排人给张雨霏压肩。因为痛得难以忍受,张雨霏私底下跟崔导生过好几次气,但最终,这些训练计划她都完成了。

技术调整带来了成绩的急剧下滑。改技术后的第一场比赛,张雨霏200米蝶泳的成绩足足退后了5秒。游泳比赛的差距通常以零点零几秒为单位,这种程度的退步是触目惊心的。

2019年在韩国光州举行的世锦赛上,张雨霏的成绩更是跌至谷底。先是在女子100米蝶泳半决赛中以57秒93的成绩位列第13名,无缘决赛,接着在女子200米蝶泳预赛中以2分14秒20的成绩位列第26名,无缘半决赛。

当张宾在现场大屏幕上看到“2分14秒20”时,他觉得不可思议:“你会想这个运动员是不是‘废’掉了,200米蝶泳是她的主项,之前都是游2分06秒多,哪怕她游2分08秒也能接受,但到2分14秒,这已经完全不能接受了。”

崩塌式的下滑,让那条原本应该顺畅上升的直线,掉头滑向低谷。

孤独的路

崔登荣行不行?张雨霏行不行?质疑声四起。同为教练员,孔淼理解崔登荣面临的压力,更相信对方的判断。孔淼认为,“雨霏成绩的下滑,也在崔登荣的预料之中”。

终于,那一刻到来了。2020年9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达标赛,张雨霏在女子100米自由泳预赛和女子100米蝶泳预赛中连破全国纪录,并夺得100米蝶泳项目冠军。比赛时,她感觉“身体状态特别足,一下水就像飞一样”。

一年后的盛夏,东京奥运会开赛前一晚,张雨霏问崔登荣:崔导,你觉得我紧张吗?“不紧张。你看我紧张吗?”“我看你也不紧张。”师徒俩相视而笑。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已知道。

东京之后,张雨霏发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会带着一个包袱——我是奥运会冠军。接下来该做什么?要树立怎样的目标?“我时常感觉很孤独,因为没有人知道前路怎么样,当发生问题的时候,没有人能给我指引。我就像拿着一把砍刀一样,一直在劈前面的荆棘,觉得好难走、好难过呀。”

她已经学会了如何输,这一次,她要学会如何再赢。崔登荣决定,用同组的男运动员覃海洋“逼一逼”她。覃海洋是2022年加入崔登荣组的,他在2023年福冈世锦赛中收获4金1银,并成就了史无前例的单届世锦赛蛙泳“三冠王”。

张雨霏的倔劲儿又上来了。引体向上,覃海洋做多少个,她就做多少个;许多个夜晚,整个泳池都没人了,只剩下一道的覃海洋和三道的张雨霏,两人暗自较劲,都要做最晚起水的那个人。

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张雨霏夺得女子200米蝶泳比赛金牌。这是她从起跳到出水的多个精彩瞬间。

这两年,崔登荣又改变了训练计划。东京奥运周期的力量训练对张雨霏速度的提升帮助很大,但她有先天性的脊柱侧弯,无法继续追求更大的力量练习,崔登荣就把完善技术作为突破口。

体能训练师呙俐也加入进来,主要负责改善张雨霏的肩部关节灵活性,让她可以更轻松地拉开臂展,这样做划臂动作时的划幅就更大,推进效率更高。呙俐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经常跟崔指导说,雨霏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圆’,我能做的,就是在她的‘圆’中去填补沙粒,让她的‘圆’更满、更充实。”

说到巴黎奥运会,张雨霏对自己的期许是:“往小了说,想超越东京奥运会4枚奖牌的战绩;往大了说,希望拥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世界纪录,拿到7枚奖牌。”孔淼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自己最希望的,是雨霏能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这也是竞技体育的精神所在”。

张雨霏到底行不行,从来不是哪场比赛说了算的,更不是被一时的困境能打倒的。只要她还在向前游,她就一定行,无论输与赢。

观赛指南

2024年7月29日 02:45" 女子100米蝶泳决赛

2024年8月2日" "02:30" 女子200米蝶泳决赛

2024年8月5日" "00:30" 女子50米自由泳决赛

猜你喜欢
蝶泳决赛游泳
挺进决赛
环球时报(2022-08-29)2022-08-29 17:23:14
天才男孩克拉克打破菲尔普斯蝶泳纪录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游泳吧,姐妹!
新青年(2016年11期)2016-11-30 12:04:23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蝶泳的出发、打腿和转身
游泳(2010年4期)2010-02-08 06: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