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6月24日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德仁院士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泰县(现属泰州市),系我国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及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
在科学界,李德仁的名字与中国测绘遥感领域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这背后,有一份深沉而炽热的家国情怀,推动着他不断前行,为国家科技进步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份家国情怀源自家族传承。“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的一所旧居堂屋,挂着一副用毛笔书写的“李氏家训”,家训里的80个字,影响了李德仁的一生。而家训中的首句“爱我中华”这四个字犹如一盏明灯,更是照亮了李德仁的人生道路,指引着他的科研方向,开创了李德仁家族“一门三院士”的传奇。
1957年,李德仁从江苏省泰州中学毕业,进入武汉测绘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属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部)航空摄影测量系攻读本科。1963年,当他以两科满分、一科99分的优异成绩报考研究生时,因为档案中一份“莫须有”的材料,政审未能通过,随后被分配到地方水泥厂工作。在长达15年的逆境岁月中,他未曾气馁,坚持学习,还钻研出了特种水泥制作技术,和同事们成功研制了“新型铝酸水泥系列”,这项技术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第一届国家发明二等奖。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李德仁得以回归校园继续学业,并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之卓。1981年,就在李德仁完成硕士学业时,王之卓“迫不及待”地将他送出国深造。1982年,李德仁进入德国波恩大学进修,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在国际学术期刊连发两篇高质量论文,针对西方学者发现和消除粗差的倾向性方法,推导出比丹麦法更具优势的新方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次年,他又进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摄影测量领域世界著名领军学者弗里兹·阿克曼。为了将更多知识早日带回祖国,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常在凌晨最后一个锁门,又在清晨第一个打开实验室的大门。这期间,李德仁首次创立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和系统误差与粗差探测方法,为现代测量学奠定了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德国洪堡基金评委Grafarend认为,“它解决了一个测量学的百年难题。”李德仁也因此获得1988年“汉莎航空测量奖”,围绕该理论编写的《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英文专著也被选为2016年业内最具影响力著作之首。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好不容易让我们出去学习,我们与外国有很大差距,我得赶快回国。”为此,李德仁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五六年的课程,并谢绝了国外科研院所的邀请,在毕业答辩后立刻回国,短休几日后便走上了讲台。回国后,李德仁加快了研究步伐,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引领我国测绘遥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他看来,科学家精神首先就是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尊重前人、尊重专家,但不能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外国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就是实现自主自立,从‘0’到‘1’。”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被亲切地称为“中国人自己的全球观测系统”。其中,自主可控的天空地高分辨率遥感系统是“高分专项”的核心。李德仁瞄准我国高分专项的核心需求,历时15年,组建百余人的团队,主持参与“高分专项”,先后完成体系论证、技术攻关、系统研制和重大应用,助力实现其“好用”和“用好”,满足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大众民生的需求。他研究的相关技术及应用荣获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成果是我们在元器件受限的情况下,用中国人的智慧,用我们的数学和过程控制的方法,达到了世界第一水平。”李德仁自豪地说:“以前我们有卫星,但不强,现在我们的遥感卫星赶上了世界水平,走在世界前沿。”
此外,他还带领团队攻克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的系列核心技术,研制了我国“航天-航空-地面”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列装备,解决了危险地区的测绘等难题,引领了信息化测绘遥感的根本性变革。在李德仁看来,科学的进步要靠各个国家共同推动,科学家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个精神是永恒的。”但他也表示,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要热爱祖国,为国家的富强作贡献,为学科作贡献。”他认为,创新的科研成果是我国能得到国际认可的关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要不卑不亢,需要向他人学习的地方就要认真学习交流,需要宣传的地方就要敢于宣传。
“你用智慧,破解测量学的百年难题。你用心血,浇铸强国梦的民族伟业。你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顺风耳,你的征途就是宇宙脉动,穿越时空,傲世苍穹!”这是2011年李德仁院士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时的颁奖词。是什么力量支撑李德仁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他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提到汶川地震对他的触动。当时,我国只有3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而且数量很少,无法第一时间“看清”汶川的情况,李德仁只能在全世界找朋友要卫星数据。直到第三天,才等来相关数据。
“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们遥感人没能顶上!”因为这个巨大的遗憾,李德仁作为牵头人向国家提出“建设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议。而后,李德仁共同主持相关国家专项的顶层设计,带领团队攻克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系列瓶颈问题,大幅提高了我国卫星遥感影像精度。
2023年汛期,李德仁团队自主研发的“珞珈二号”卫星获取了河北受灾地区上空的雷达图像,并观测到一处堤防决口。及时预警,让6400多名群众转危为安。这些年来,从支持青藏铁路测量到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安保到数字敦煌工程,从协助农林部门摸清家底到利用夜光遥感分析经济情况,从南水北调可行性分析到助力城市智慧交通……李德仁和他的团队,一直忙碌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人不能虚度一生,要为国为家作点贡献!” 这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发自内心的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李德仁院士虽然几年前已“荣休”,但他退休不退志,为发挥余热仍频繁出现在武大的讲台上。他曾说:“教授的第一任务是教学,第二任务是组织科研,第三任务才是自己动手搞科研。”在武大,有一门课被称为“最奢侈基础课”,它是武汉大学六位院士于1997年联合推出的《测绘学概论》。李德仁每年都会参与,为本科新生讲这门课,希望吸引更多人投身测绘遥感科学。他还时常教导学生,科学道路上不能取巧,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理论有实践,先把理论学好,再继续开展攻关,推广实践,这是老一辈先生传承下来的。”
对于传承科学家精神,李德仁认为,首先要实事求是,要坚持不懈,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国报国的献身精神。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测绘学会年会上,李德仁表示,“我们测绘人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全身心投入到第二个百年和新基建的浪潮中,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为将我国建设为国际领先的测绘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科学是要为国家服务的”。
科学要为国家服务。正是这份信念,让李德仁带着发展中国遥感测绘技术的使命毅然回国。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才能为国家赢得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此,作为科研工作者,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作为老师,他关心年轻人成长,鼓励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国际学者,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地理信息科学事业共同发展,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
李德仁深知,个人发展离不开国家支持,只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几十年来,李德仁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测绘遥感领域的发展,更为国家科技进步赢得了国际声誉。李德仁院士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忱,更彰显了一位科学家的担当和责任。如今,李德仁培养的博士生已超过200名,“做学问要先做人,做学问要做到学科前沿。”为此,他总把学生“拉练”到科研一线,把最难的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跨越式研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大胆创新。“大的项目可以进行团队式研究,这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好,得益于国家对科研人才的尊重和关心。”李德仁说。
在学生们眼中,这位处于耄耋之年的院士像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样精力充沛。“每次听李老师讲完话,我都非常亢奋,感觉有一身的劲儿可以投入科研中。”学生肖雄武说。如果不出差,李院士大多数的时间都会泡在实验室。“遇到一些重大事件、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李老师往往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今年,李德仁院士已近85岁,他还在为一个“大项目”操劳着——计划发射200颗卫星的“东方慧眼”星座项目。曾经有记者问李德仁,准备什么时候退休?“我的老师93岁去世,他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我也要学老师,活到老,学到老。”李德仁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古往今来,家国情怀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科学家有了家国情怀,才会有“舍我其谁”“匹夫有责”的担当。在勇攀科技高峰的路上,才会有连绵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