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维生素概念比较受到关注,板块也出现了明显的炒作与回调,维生素价格大涨的导火索是巴斯夫工厂发生爆炸,之所以它受到较多关注,主要还是巴斯夫在维生素领域具有重要话语权,而维生素行业又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需求决定着价格基准,供给决定着价格的上限,弹性巨大。
从市场供应来看,在维生素领域,巴斯夫在全球具有重要的话语权。
据悉,在7月29日中午12时左右,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南部的一处装置,发生有机溶剂泄漏,随后爆炸起火。巴斯夫是全球重要的VA、VE以及原料柠檬醛生产商。
虽然这个爆炸发生在7月底,但直到8月7日晚间,巴斯夫才明确地发布公告表示:从即日起至另行通知前,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产品以及部分香原料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正式宣布断供。
涉及的香原料产品包括紫罗兰酮、吡喃醇、DL-薄荷醇、玫瑰氧化物、乙基芳樟醇、橙花叔醇和异植物醇。该不可抗力声明立即生效并直至另行通知。
受此消息影响,8月8日A股内许多维生素上市公司大涨,民生健康、尔康制药20cm涨停,浙江医药、广济药业等多股涨停。不过,随后维生素板块出现明显回调,把8日的短期涨幅也基本回吐出去。
维生素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除大家熟知的维生素C(VC)外,包括VA、VB1、VD3、VE等大部分维生素产品,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
我国是全球维生素市场核心产地,2023年维生素产量高达43.4万吨,占据全球约84.4%的市场份额。
目前,维生素A的全球市场已形成寡头竞争格局。中国是全球维生素A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国内维生素A主要厂商有新和成、浙江医药、安迪苏以及金达威。
维生素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需求决定着价格基准,供给决定着价格的上限,价格波动巨大。历史上来看,维生素价格弹性主要来自于供给端,原因在于维生素的需求量不大,在库存储备上相对容易,一旦供给端扰动出现,渠道和终端客户则会开启快速采购,从而放大短期供需不平衡,促使价格快速上行。
数据显示,巴斯夫爆炸事故发生后,维生素价格跳涨。根据百川盈孚,截至2024年8月10日,VE成交价已上涨至150元/kg,相比年初上涨163%、月环比上涨81%、相比7月29日95.5元/kg已经上涨57%,正在加速上行;截至8月10日,VA成交价已上涨至230元/kg,相比年初上涨233%、月环比上涨163%、相比7月29日96元/kg已经上涨140%。国盛证券认为,成交价价格加速上行是供需矛盾加重的有力说明。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供应商之一,其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拥有维生素A产能1.44万吨/年(折50万IU/g),全球占比26.7%,维生素E(油)产能2万吨/年,全球占比13.8%,由于此次事故导致不可抗力,全球维生素A和维生素E供应将大幅下降。
据业内人士介绍,维生素E的价格自2023年底已开始上涨,至2024年6月下旬加速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低价库存逐渐消耗殆尽,而巴斯夫的减产和爆炸事故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
根据华安证券,自年初起海内外主流企业纷纷停产检修,挺价意愿明显。据主流厂商发布的检修计划,新和成山东VE工厂计划从七月上旬到九月上旬进行停产检修,检修时间预计8-9周;浙江医药维生素E生产线计划七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停产检修期约为2个月;北沙制药维生素E生产线计划于八月底开始停产检修,预计停产检修持续8-10周,目前均在停产期内,供给仍未恢复。需求端主要为动物饲料,随着猪周期迎来拐点、猪价回升、单猪毛利增长,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对维生素需求来到旺季。据牧原股份生猪销售简报,7月公司商品猪售价18.30元/公斤,环比上升3.21%。而本年3月底巴斯夫已对VA、VE装置按计划进行检修。
华安证券称,本次事故将导致全球维生素供给发生计划外缩减,供给不足加剧,叠加市场补库周期及价格持续增长背景下经销商的惜售情绪、下游厂商的囤货意愿,维生素产品价格有望维持上涨趋势。
华安证券强调,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巴斯夫爆炸事件仅仅是国内维生素上行周期的催化剂,而非反转因素。长期来看,海外企业的早发优势随行业发展转为高运营成本劣势、国内企业新增产能将加速对海外的替代,国内维生素景气有望迎来长期上行。巴斯夫24Q2营养与护理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2.7%,固定成本因装置检修上升,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自2023年2月持续实施降本计划、多座工厂关闭。此外,公司Q2在装置、设备、无形资产方面支出增加2.07亿欧元,与中国新一体化基地的投资有关。
根据华安证券的观点,本次停产虽属意外,但符合当前海外企业因业绩压力、生产设备老化等问题关停工厂、削减成本、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寻求战略性产能置换的大趋势。本次事故提前了海外产能的缩减,促使国内企业尽快恢复供给、弥补缺口,实现产能替代、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市场上也出现了投资者观点的分歧,有人表示看好,有人谨慎。
看好的投资者表示,因为国际需求在增加、国内需求低迷导致“供给侧出清”、另一巨头帝斯曼准备退出全球的维生素市场等因素叠加,维生素板块实质上已经开始凸显出他的价值预期。
谨慎的投资者表示,也可能是昙花一现的短期幸运儿,不能期望过高,因为维生素行业虽然本身是基本面反转的,但是短期有一部分资金是借着事件驱动来套利的,毕竟巴斯夫工厂事故不久前就博弈过一次,后面这部分资金回流其他热门板块。
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背后实际上是对应着不同期限的逻辑,经过一番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本轮维生素行业是中长期因素叠加短期突发事件而备受关注,显然,短期需要继续关注巴斯夫工厂的恢复情况,而中长期则是继续关注行业国产替代和份额的提升、行业供需情况、国内企业定价权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