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影视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影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意义重大。但影视翻译研究是否能跟上影视作品全球化脚步、满足受众需求、进而达到文化传播目的相关问题亟须得到回答。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影视翻译研究现状探究发现,尽管国内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呈现出各种方法和多元化视角,但影视翻译关注度总体较低,缺少实证研究、量化分析以及跨学科交融。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聚焦影视翻译下的跨学科研究,进一步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从而更有效发挥影视翻译弥合文化差异的独特作用,推动各文化交流。
【关键词】影视翻译;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2-009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2.029
基金项目: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项目批号:2023AH010005);安徽大学质量工程教育教学项目“当代中国价值观融入英语笔译课程探索”(项目编号:2023xjzlgc294);安徽大学创新训练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中国民间故事题材为例”(项目编号:202410357255);安徽省翻译协会翻译安徽研究院项目“安徽红色文化话语对外翻译策略研究”;安徽大学质量工程项目“英语笔译实践”;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团队项目“徽红记译+”。
影视翻译,又称影视译制、视听翻译,是对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加工转换的艺术活动[1]。影视翻译既有语言符号翻译的特点,又因涉及图像动作和听觉多重符号而兼具非语言符号翻译的特征,且由于受到时空限制具有“三最”的特殊性,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丰富的信息,弥合受众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实现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外文娱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影视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成为弥合文化差异、消除民族偏见的关键桥梁。尽管国内外部分学者在过去或多或少对影视翻译现状进行过一定探究,但如今影视制作技术和AI辅助翻译技术迭代更新迅速,现有影视翻译研究是否能满足影视翻译发展的需求,促进翻译实践,丰富翻译理论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基于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通过知识图谱对影视翻译研究现状整理分析,并呈现当下研究缺陷,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新的方向与视角,共同为影视翻译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影视翻译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历程概述
西方学者关于影视翻译的研究较为领先,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1956年出版的期刊Le
linguiste/De taalkundige中的“Traduction et Cinema”一文和1960年出版的杂志Babel的特别版“Cinema et traduction”开启了欧洲最早的影视翻译理论研究。
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鼎盛时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理论阐发还是实践批评都远胜从前。特别是1995年以后西方影视翻译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其中以欧洲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代表。Subtitling for the Media: A Handbook of an Art是欧洲首部系统研究字幕翻译的著作,部分章节从技术层面讨论了字幕翻译,第二版讨论了诸如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条件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与技巧[2]。此书详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技术发展历史,同时囊括了大量相关翻译策略与技巧,奠定了欧洲影视翻译研究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之后,初期西方学者大多聚焦于理论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现象对比等方法对影视翻译策略、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出现大量重复研究。但随后翻译认知理论研究的兴起给西方学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各种实证研究成为热点探究方法。Luis Pérez-González是当今国际视听翻译研究的领军人之一,其主编的《劳特利奇视听翻译手册》于2018成功出版,标志着视听翻译研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步入相对成熟阶段,也代表了多模态研究的一次重大进展。
可视化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西方研究的上述历时特征。在Web of Science上以“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为主题可检索到2004年至今的相关SSCI期刊355篇,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其进行节点类型为“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以时间轴显示,得出如图1结果(图中可视关键词度中心性大于等于3),呈现出了近年来相关研究多方探索的趋势,表明西方学者对于影视视听翻译的愈发重视。
相较之下,国内相关研究起步晚、热度低。知网上以“影视翻译”为关键词可检索到214篇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文献,使用CiteSpace对其进行同样的可视化分析,可得出图2所示时间轴(图中可视关键词度中心性大于等于3)。结果表明,在步入21世纪之后,国内有关影视翻译探索才逐渐兴起。2005到2015年热度较高,但总体而言热度仍然较低,即使在高峰段相关联的核心文章大多仍不足10篇。
(二)国内外研究重点概述
知网上以“影视翻译”为关键词可检索到214篇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文献,使用CiteSpace对其进行关键词聚类后,得出图3结果(图中可视关键词度中心性大于等于3)。从高频词“归化”“翻译策略”等不难发现,现阶段国内影视翻译研究聚焦于归纳影视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等,并且大多使用个案分析或基于某一现象,这与21世纪初期西方学者研究重点较为相似。
首先,初期国内影视翻译研究聚焦于对翻译原则、文本特点等的探索,并尝试建立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将影视翻译带入大众视野。例如,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麻争旗提出了五个影视翻译基本原则,分别是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以及通俗化。[3]此外,麻争旗在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国译制片的生存与发展现状,提出了翻译二度编码论、影视翻译审美论、影视译制批评论等相关理论,为现代译制片翻译方向搭建了初期研究框架、树立了全新认知模式。[1]另一代表人物钱绍昌归结了五条影视语言的特点,即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并根据影视翻译多年实践总结了七条经验。同时,他认为,如今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决不在文学翻译之下;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4]。这表明了初期影视翻译所受关注远远不够,相关问题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
其次,如今国内已经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影视翻译研究集群,聚焦语言本体、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并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相关参考理论框架包括功能对等理论、生态翻译论、关联理论、顺应论、功能目的论和认知翻译观等。例如,曹红艳谈到了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以及实践意义,进而提出译者应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弥合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5]冉海涛在生态翻译视域下,从何为译、为何译、谁在译、译什么及如何译五个方面探讨了国产影视剧翻译策略,为国产影视作品“走出去”提供了参考意见。[6]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作品更加普及,各种方法和视角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李运兴从时空制约的视角,探讨了缩减译法的使用,强调缩减并非盲目压缩,而要考虑相关性进行操作,不可脱离具体语境;同时针对字幕中文化词语的翻译,提出相应处理方式应提倡直入模式,尽量避免归化、融合、诠释等模式的使用dP/5Wbr850OWrGKKY0KvJhqPEMdXuOCMj8ymwpuJkX0=。[7]此外,张颖等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表示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具备艺术性和整体性,传播中国文化内涵,完成对艺术的再创造。[8]
国外研究则呈现出更明显的跨学科性和重视实证研究的特点。对图1可视化分析结果聚类关键词后得出图4(图中可视关键词度中心性大于等于4)。
聚类标签“task-based learning”“evaluation”“descriptive approach”“cross/intercultural mediation”等表明国外研究比国内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更具跨学科性,且注重实证研究。
例如,Christopher Taylor探索了视听翻译的多模态策略,讨论了为驾驭多模态文本中的各种符号模式所做的尝试及其局限性,并讨论了多模态研究和视听翻译(AVT)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9]此外,Kruger Jan-Louis结合心理语言学,概述了视听翻译研究中部分最富成效的研究方向,同时聚焦于对字幕语言认知加工的普遍行为研究,利用眼动追踪,对有关视听翻译语言处理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前景阐述了自我思考。[10]值得一提的是,Burchardt Aljoscha等结合了当下热议的机器翻译(MT),研究了视听环境中的机翻质量,探索机器翻译技术在视听翻译场景中的使用为何具有极大挑战性,并介绍了一些潜在用于衡量机翻质量的有效方法与工具,以实现技术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信息对等。[11]
(三)国内研究不足
尽管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影视翻译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整体热度仍不高且亟待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及不同学科间的交融。
1.对影视翻译的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关注度虽有所增加,但仍滞后于相关翻译实践的发展。与西方持续关注字幕组翻译模式不同的是,国内对影视翻译的关注几经起伏,从20世纪末的寥寥无几到21世纪初的稍有起色再到近几年的不温不火(如图4),和全球包括国内的影视产业发展和翻译实践的蓬勃发展不相符。相应地,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的专门机构也是凤毛麟角。因此不难看出,学界对影视翻译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仍认识不够。
2.影视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需进一步融合
可视化分析显示国内翻译界侧重探究一定翻译理论框架下基于个案的策略和技巧,并延续了直译和意译之争的传统。然而,影视翻译的特殊性以及对外传播的效果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商业性和市场化等特点,而影视语言具有即时性、大众性、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和无注性等特点[4]。但是这些特性以及影视翻译中的多模态属性和“三最”属性(最短时间内最全面信息的最有效跨文化交际)并未得以深入探讨。宽泛的直译和意译之分对当前字幕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就很小。
而国外研究历来注重实证研究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等方法,加上较早使用语料库辅助的方法,对影视翻译的效果、交互作用进行深入探索。Perego Elisa探究并强调实证研究法在视听翻译研究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实证研究法在这一领域蓬勃发展的原因以及意义,认为领域内的部分问题只能通过实证研究得到解决。[12]
为了更好地融合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学界可以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更加重视影视翻译的特殊性和传播效果的反拨作用,逐步扩大实证研究法和量化分析的应用,更好探究已有成果或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融合策略,使两者相辅相成。
3.缺乏学科深度融合及多模态交互
字幕翻译具有跨学科性,涉及传播学、符号学、多媒体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呈现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国内翻译界在探讨字幕翻译时缺乏和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近年来得以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而Díaz-Cintas明确提出字幕的技术转向,认为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字幕翻译的性质,数字化图像的可能性将从根本上影响着字幕翻译实践,反之,这也将深刻改变人们对视听世界的感知和关系,因此技术进步扮演着至关重要且具有决定性的角色。[13]
而目前国内研究视角常局限于翻译原理,大多聚焦于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探究字幕文化因素的转化,对其他重要的模态符号诸如构图、音乐、手势等鲜有研究,忽视了语言文本和非语言信息的交互、传递与处理手段,导致翻译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由于未考虑到影视翻译的多模态性,缺乏文本与图像、声音等符号之间互动的研究,难以激发观众的文化共鸣。正如史兴松等调查发现,我国近十五年间网络多模态话语研究无论发表总量及实证研究比例都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学界对网络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重视程度不足,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深度有限。国内翻译界应更重视多种模态的相互作用,运用数字信息等技术,进而推动影视翻译的发展和对外传播。[14]
二、结论
通过上述基于CiteSpace的影视翻译可视化分析,对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比较之下不难发现,尽管国内已经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影视翻译研究集群并初具规模,理论框架迈向成熟阶段,各种方法和视角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但仍与国外存在一些差距与差异,部分研究不足亟须填补,即国内对影视翻译关注度总体较低、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以及跨学科交融存在较多空白。因此,在可视化分析产生的直观反馈下,影视翻译现状值得深度探索反思,进而合力推动影视化作品的国际化传播,促进主流文化的交流与传递。
参考文献:
[1]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华树,李莹.字幕翻译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J].外语电化教学,2020,(06):80-85+6.
[3]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05):81-84.
[4]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61-65.
[5]曹红艳.谈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体现[J].电影文学,2013,(03):156-157.
[6]冉海涛.国产影视作品“走出去”的生态翻译策略[J].电视研究,2019,(05):30-32.
[7]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04): 38-40.
[8]张颖,黄城倩,耿仕洁.跨文化视域下国产影视剧对外传播策略及新思考[J].四川戏剧,2019,(02):35-38+51.
[9]Taylor C.The multimodal approach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J].Target,2016,28(2):222-236.
[10]Kruger,Jan-Louis.Psycholinguistics and audiovisual translation[J].Target,2016,28(2):276-287.
[11]Burchardt,Aljoscha,et al.Machine translation quality in an audiovisual context[J].Target,2016,28(2):206-221.
[12]Perego,E.History,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16,(2):155-162.
[13]Díaz-Cintas,J.The technology turn in subtitling[J]. Translation and Meaning,2013,(9).
[14]史兴松,徐文娟.近十五年SSCI期刊网络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03):55-66.
作者简介:
杨子玥,女,安徽东至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方向。
傅悦,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