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推进改革的进军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开放”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加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决定》提出的全面促进开放的战略布局和要求,具有重大指导价值,对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发展将形成强大的动力机制。
开放是加快发展、
促进改革的引擎
《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对外开放是促进改革、加快现代化发展的治本之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这一基本国策,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由此走上强国之路。
开放是加快发展、促进改革的引擎。2022年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2023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就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为主题开展的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在开放与改革的内在关系上,只有不断扩大开放,才能有效促进改革、实现深化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只有坚持好这一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才能赢得新的发展先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开放能力”是一种现代化发展能力,是兴邦强国之道。提升开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国际领域扩大合作,而扩大对外合作的基础,是要善于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这一特点和优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今天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我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
在国际合作领域,我国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改革和治理机制改革。我国签署、实施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的自贸协定增至22个;由我国倡导的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亦已达成。
在现有条件下,进军更广阔的国际合作领域,在变幻不定的国际风云中审时度势,有效实现更多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实施进一步扩大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决定》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在突出位置。所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与世界经济全面“接点”、深度融合的的体制;所谓QOTttFx4WCScbDronckGuA==“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实现更有效率的全球性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流动畅通、各类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潜力释放充分的高效能体制。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本质,是参与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实现全球性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产出最大化。
正是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我国实现了多边、双边和多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商签了高标准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如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等。
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要建设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参与型开放体制,构筑新的动力机制。在已有基础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我国现代化发展空间,并更好推动全球更好发展和共同繁荣。
制度型开放是本质性开放,是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更高层级的开放。实施制度性开放,要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最大限度地形成稳定、透明、连续、可预期的规制体系,尤其要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我国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制度型开放”,要求推动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2022年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实施制度型开放,重在规则、体制、机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深度变革,以高标准、高水平为目标,通过制度的力量大幅度降低项目许可、获取信贷等方面的成本和时间,确保经贸活动提升流通效率。扩大制度型开放尤其要立足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以及商事诉讼、商事仲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实施开放型规则体系。我国正在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成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当中如何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既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又能提升国民经济循环速率,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成为一个关键。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基本内涵,是在一个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空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社会优化等一系列综合性、协调性、联动性治理活动,来凸显区域优势,实现“最优”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布点开放起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渐次展开的,由沿海延伸至广袤内陆,区域发展得到大幅度优化。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东西南北中联动,区域发展潜力得以彰显释放,发展韧性和可持续性得以增强。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差异性大,有着各自优势空间。
2022年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强化区域间开放联动,包括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南北互济,成为新时代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决定》强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不仅彰显了我国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魄力与决心,同时更是一种推动全面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点”在于:
第一,按照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引导区域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方位,这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举措。
第二,实现“区域突破”和“重点跃进”,选择具有相应条件的区域率先突破,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
第三,立足区域主体功能特点,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粮则粮,宜商则商,构建潜力大、动能强、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系统,提升区域空间发展质量效率。
第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和区域开放功能分工,完善跨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统一的大市场,提升区域间产能、产业合作和链接,强化区域发展互补性和协调性。
第五,强化区域开放布局的引领性。《决定》强调“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而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平台以及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口岸、国家级新区,要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引领性”节点;“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要成为刷新生产力布局、优化发展的“引领性”界面,大力促进要素流动和高效集聚,实现更高水平的全局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