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势》的书法内涵分析

2024-08-20 00:00:00张晓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7期

摘 要:《九势》因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而备受赞誉。它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书法的核心问题,不仅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了书法的起源、哲学根基、审美特性和书法家所应具备的素养,而且从微观层面细致地阐述了书法的结构布局和核心笔法。通过对历代书家关于《九势》的解读进行比较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其书法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自然;阴阳;九势;笔力;势

一、关于《九势》

《九势》最早见于《书苑菁华》,题为蔡邕所著的《九势八诀》,后又被转载于《佩文斋书画谱》,题为《九势》。尽管有部分学者对《九势》的作者身份提出质疑,认为其并非蔡邕所著,但多数学者仍认为其观点源于蔡邕,只是在流传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后人的增补与修订。本文的关注点并非《九势》的作者问题,而是致力于深入分析其书法内涵。

二、《九势》的书法内涵

《九势》的书法内涵主要体现在其宏观层面对书法起源的独到见解。

(一)宏观层面

1.书法的起源——自然

《九势》开篇即指出“夫书肇于自然”[1],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书法的自然起源。这里的“自然”可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自然万物,其次是书家自然的精神状态,即心灵的本然状态。

第一个层面,书法起源于自然事物,这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文字起源的描述相契合:“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2]

先民在漫长生产生活过程中,受到自然界的启示,通过观察天地山川、虫鱼鸟兽等自然万物,逐步创造了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推进,以及书写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当书写者试图在书写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和主观情感时,书法艺术就开始萌芽了。当人们把表达自身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作为书写的主要目的时,书写活动就转变为艺术创作。作为书法艺术载体的汉字,在蔡邕生活的东汉时期已经成熟,即使象形文字在形状上也不再与被指代的自然物相像。因此,“书肇于自然”的观点是对书法起源问题的高度抽象,从而在解决“书法艺术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的同时,又为“书法艺术应往哪里去”指明了方向。

第二层面是书家自然的精神状态,也可从创作动机角度理解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发端于对自然心灵状态的表达。艺术创作,在本质上是帮助创作主体远离现实欲望无法满足而给心灵带来的痛苦。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等哲学家也对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提出了深刻见解,认为真正的艺术能够帮助人们远离欲望,实现心灵的升华。正如蔡邕在《笔论》中提到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3]这种“任情恣性”的状态也就是能够通过书写活动自由表达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的状态。

因此,“夫书肇于自然”强调了书法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不仅体现在书法的起源上,更体现在书家自然的精神状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上。这种对自然与心灵的双重关注,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书法的哲学基础——阴阳

中国书法的哲学根基源于其深厚的阴阳哲学传统。这种哲学观念强调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书法艺术,均源自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4],意味着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书法艺术,均源于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不仅体现在方与圆、正与侧、藏与露、浓与淡、虚与实、疾与涩、疏与密、粗与细、提与按、大与小、曲与直、收与放等诸多方面的和谐统一,更是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境界——中和的关键所在。这种哲学思想在书法实践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势”。这种“势”既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要求,也展现了书法家对阴阳哲学的深刻理解。

3.书法的审美特质——势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5]“势”具有自由性和自然性,它如同自然的力量,既不可遏制,也不可预测。这种“势”仿佛具有自己的生命,既受到人的控制,又似乎超越了人的控制,仿佛毛笔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是自身独特魅力的体现。正如孙过庭在《书谱》里提到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6]。这正是对书法作品中“势”的生动描绘。

在书法作品中,“势”的产生,一方面源自笔力。这种力并非指将笔硬往下压,而是指巧妙地运用笔锋,主要通过中锋用笔来实现。正如卫铄(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提到的:“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7]只有善于运用笔力的人,才能创作出质感如同健康人肌肤的书法作品。这种“肌肤之丽”正是健康人与非健康人肌肤的区别所在,正如我们能够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气色来判断其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毛笔的柔软性也是产生“势”的重要因素。沈尹默认为:“我国书法能成为艺术,与使用毛笔有极大关系。毛笔能形成奇异之观,是由于它的软性。”[8]柔软的笔毛为书法家提供了丰富的变化可能,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出各种美妙的线条。这也是为什么从狭义上讲,只有汉字才存在书法的根本原因。尽管其他文字也有书写法则,但因为其使用者不习惯使用毛笔书写,所以无法产生毛笔那种千姿百态的线条。因此,书法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毛笔与汉字相结合的独特产物。

要想利用好毛笔的特性,为书法作品创造出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势”,从而展现出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就需要通过微观层面的结字、起笔、行笔、收笔来实现。

(二)微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九势》对书法的具体笔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阐释了字的结体方法、点画要求、笔法。这一部分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书法实践指导。

1.字法

《九势》强调在落笔结字时,上部要覆盖下部,下部要承接上部,使字的形势递相映带,避免势背。这一原则在书法创作中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字的整体协调性和美感。特别是对于上下结构的字,上部要能够覆盖住下部,下部要能够稳稳地承接上部,这样字才能显得和谐统一。而对于左右结构的字,左右偏旁需要建立起联系,相互映带,使得整个字的形状和气势连贯起来,避免显得散乱无章。

2.起笔

书法非常讲究藏锋,尤其是在篆书和隶书中更是如此。藏锋是指在书写过程中将起笔和收笔的痕迹隐藏起来,使得字看起来更加圆润有力。为了实现藏锋的效果,书法家需要在书写时做到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即想要向左运笔时先向右,向右运笔时先向左。这样不仅能够使笔画显得有力度,还能使字形更加圆浑。然而,藏锋也需要适度,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字的美观度。如果完全不藏锋,字就会显得过于尖锐;如果藏锋过度,字则会显得笨拙。

3.行笔

在书法创作中,行笔技巧的运用对于书法的气韵生动与力度的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九势》对行笔技巧中的中锋行笔、转笔以及行笔的速度进行了详细探讨。

中锋行笔。中锋行笔作为书法的核心笔法,对于确保笔画具有质感与力量至关重要。据《九势》所述,中锋行笔要求藏头、圆笔属纸,并使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里的藏头实则是藏锋的意思,指的是通过藏锋让笔毫平铺在纸上,同时保持笔毫在笔画中间运行,以确保笔画的圆润与有力。

转笔。转笔作为一种重要的笔法,要求行笔时左右互相关照,避免转笔处过于突显,以保持整体笔画的圆润与和谐。相较于折笔在楷书中的应用,转笔在篆书、隶书和草书中更为常见。特别是在篆书中,由于其笔画中不存在方笔,因此笔画相对圆劲,更能体现转笔的特点。

行笔速度。行笔的速度变化对于书法创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疾势”即快速行笔,主要用于啄、磔、趯等笔法中。例如:“啄”指禽类啄物时的动作,要求迅速完成,以展现其气势;“磔”为捺笔,出锋时需快速,以确保锋尖的锐利与气势;“趯”为竖笔结束时的起钩动作,亦需迅速完成,以避免给人以软绵绵的感觉。此外,掠笔作为长撇的一种,亦需快速行笔,要求调整笔锋,使笔锋攒在一起,然后迅速撇出。“涩势”即缓慢行笔,是一种精心控制行笔速度的艺术手法。这种技巧强调在书写时保持笔与纸之间的适度摩擦,使墨水能够渗透到纸张的纤维中,而非仅仅浮于表面。通过这种方式,书法作品的笔画得以展现出独特的力度和苍劲有力的线条质感。“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9]这一表述中,“涩”意味着书写时的滞涩和迟涩,“駃”则有两种解读:一是通“快”,二是指骏马。尽管有些学者将“駃”解释为“快”,但笔者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骏马。在这种理解下,涩势可以理解为骑着骏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壮阔景象,这象征着在书写过程中克服阻力、不断前进的精神。这种理解不仅适用于整体书法风格,而且在书写特定的笔画,如横画和竖画时,同样适用。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如果书法家能够融入骑着千里马杀敌突围的审美体验,其作品便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涩势。特别是在书写横画时,如果按照“横鳞,竖勒之规”[10]的原则,使横画呈现出如鱼鳞般的层次感、力量感和涩力,便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涩势的魅力。对于“横鳞,竖勒之规”的解读,虽然“勒”在“永字八法”中主要指的是横画,但这并不意味着竖勒无法理解。事实上,根据学者周汝昌的考证:“‘鳞’实为‘辚’字的讹写。……伪蔡《九势》中的‘勒’,则实系‘轹’的记音。”[11]这一解释为我们理解“横鳞,竖勒”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种解读下,“横鳞”可以理解为横画如车轮辗轧般的力量感,“竖勒”则可以理解为竖画在书写过程中所具有的类似控制马匹速度的力度。

只有掌握中锋行笔、转笔以及行笔速度的变化,书法家才能够更好地表达书法的气韵生动与力度,从而提升整体书法作品的品质与观赏价值。

4.收笔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12]这意味着在笔画完成时,应运用回锋技巧进行收笔,并确保收笔时具有一定的力度。对于长撇这类笔画,在形成尖锐的笔锋时,不仅需要笔意到位,同时也需要笔力恰到好处。若不收笔或草率收笔,则会给人一种漂浮不稳的感觉。收笔不仅是完成笔画的必要动作,更是保持书法连贯性和气势贯通的关键所在。此外,通过收笔的调整,笔锋得以恢复到初始书写时的状态,为接下来的笔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13]这一句话在《佩文斋书画谱》中的位置略低于前文,这意味着这句话可能并非《九势》的原文,而是后人的跋语,对蔡邕《九势》所做的评介。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若能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九种笔法,即便没有名师亲自指导,也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而一旦对这九种笔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书法家便能在书写过程中自如地运用这些笔法,从而实现通过书写自由表达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的奇妙境界。这一过程不仅要求书法家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更需要他们不断揣摩和实践,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综上所述,《九势》在微观层面对书法的具体笔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书法创作指导。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古代书法创作,也对现代的书法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结语

《九势》文中所提及的“自然”“阴阳”“势”“力”等概念,不仅构成了书法艺术的核心审美观念,同时也揭示了其笔法的精髓。可以说,《九势》几乎囊括了书法艺术的审美与技法的精髓,对后世书法审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分析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书法的起源与自然万物紧密相连,其哲学基础则建立在“阴阳”学说之上。阴阳的对立与变化为书法艺术创造了“势”的概念,这种“势”正是通过书法的笔法和结构表现出来的。同时,“势”的表现形式即为“力”,而实现“力”的关键在于中锋用笔和行笔的速度掌控。在书法创作中,要达到既有“力”又有“势”的艺术效果,便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和练习。从《九势》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书法艺术与自然、哲学以及创作者自身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书法的审美观念上,更贯穿于其笔法和创作实践中。因此,对于书法的研究和实践,必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自然法则和哲学思想,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3][4][5][6][7][9][10][12][13]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6,5,6,6,125,22,6,6,6,7.

[2]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2.

[8]沈尹默.沈尹默书法论丛[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80.

[11]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M].周伦玲,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6.

作者简介:

张晓辉,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