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欣赏·评述”领域是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它是引领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美术“欣赏·评述”课程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中一些需要完善的部分逐渐显露。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立体化的授课模式、美术资源整合、综合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欣赏·评述”课程的展开方式提出建议,并对未来的美术课堂有所展望,以期更好地让学生从课程中受益。
关键词:美术课程;“欣赏·评述”;课程展开方式
随着人们对审美教育愈发重视,美术“欣赏·评述”课程如何科学地展开,值得我们深思。2023年12月2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发布,指出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以美育浸润学生,积极推动社会美育资源的整合。
一、“欣赏·评述”课程的作用及重要性
“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标准设定的四种学习领域之一,它主张培养学生的感知、审美、理解、体会、表达等素质能力,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欣赏·评述”课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视觉上的欣赏和语言的评述。何为欣赏呢?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发自内心地去喜欢一件作品,认识事物的美好。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分析、理解、评价、表述等,获得美的感受。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直观视觉感受与理性、感性分析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原作者的创作思路并去感受、总结作品中的深意所在,这样能够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起到决定作用,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素质修养,完善知识储备,不断强化内在素质。
学生通过美术“欣赏·评述”课堂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欣赏古往今来的艺术经典,不断开阔眼界,学习到新鲜事物。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审美方向和不同的解读。在不同的作品中,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体会到背后不一样的文化内涵,从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人文知识、传统习俗,全面地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精神素养。美术“欣赏·评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美的兴趣。
二、美术“欣赏·评述”课的发展历程
1979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原本的“图画”更名为“美术”。其中,将美术课程分成了三大类,包括:绘画、工艺、欣赏。在本次颁布的美术教学大纲中,将“欣赏”单独作为一类课程。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已经开始做出转变,从以往重视绘画技能的“图画”,变成了重视审美感知的“美术”。
1992年,教育部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美术教学大纲,其中对于审美方面有所强调,包括了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增加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的熏陶,要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次的美术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将整体的课程分为四大学习领域,其中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进行了说明,其中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指出要让学生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升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2022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要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来展开美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解读美术作品,理解美术及其发展。更加强调了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美术学科“欣赏·评述”课的不断发展、不断演变、不断完善,说明了社会对“欣赏·评述”课的重视,及该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当今美术“欣赏·评述”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情境策划
当前,多数美术课堂缺少良好的情境策划和有趣的活动方案,教师往往试图用语言和文字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含义。学生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情境式“欣赏·评述”课,缺少审美经验和思路,难以对美术作品产生欣赏的兴趣,面对课本无从下手。他们感受到作品中蕴藏的深意与美的享受较少,难以对作品背后蕴藏的美进行广泛的学习。学生汲取不到“欣赏·评述”课的精髓,也就达不到本课程的要求。虽然达到了一堂课的时长,却没有真正完成教学的任务,导致“欣赏·评述”课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帮助较少。
(二)缺少立体的美术资源
现今的美术“欣赏·评述”课堂中往往缺少丰富的立体化优质资源,偏重对课本的平面化学习,导致教学局限于书本内容。在这种限制下,社会中的优秀美术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也不断被磨灭。学生虽然可以从书本中缩印的图片中学习到一些知识,但是在其中感受到的美却少之又少。试想:若是能够亲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观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感受作品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耸翠的山峰,与古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或是在卢浮宫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作品前感受作者的笔触,欣赏在她嘴角上微妙的绚丽与灵动……像这样能与作者站在同一个高度、同一个角度,想作者所想,感悟其中滋味,那该是何等的美妙呢?这恐怕是在书本面前绞尽脑汁也难以体会到的。“欣赏·评述”课中社会美术资源的利用困难以及缺乏重视,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立体化的美术资源。
(三)缺少对审美教育的重视
部分美术课将技能教学贯穿整个美术课程,只片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应试美术专业技能,忽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难以有效地让学生去体会美、感受美。学生没有基本的欣赏意识和发现美的能力,综合素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又如何才能够在未来创作出美?这样重视绘画技能,忽视了审美教育作用的美术课程,缺乏科学的美术学科教育理念,不能对学生能力的长远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四、美术“欣赏·评述”课程科学开展的途径
对于当今美术“欣赏·评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教育者们需要深刻反思,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成功的基础。而在实践之前,应该先确定方向、设定目标,从而给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整合社会中的立体化美术资源
当今社会美术资源越来越丰富,但运用在课堂上的少之又少。教育者应该将社会中的美术资源与美术“欣赏·评述”课堂相结合,形成新式的立体化课堂,让学生与作品近距离接触,进一步去体会作品的灵魂。可以将美术的“欣赏·评述”课堂“搬”到不同的地方,比如博物馆、名胜古迹、经典建筑群等,甚至是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通过带领学生去观看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作品等,使美术这门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学生可以在作品面前感受作者的气息,体会真实作品的震撼,得到更多的收获。还可以将不同的美术资源设置为系统的“美术艺术站点”,为学生提供观赏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古建筑等资源,或者把不同的美术资源设计成课程路线,让学生在游玩中收获美术知识。例如,在美术游学中,先带领学生去陕西西安,看那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近距离地了解古代雕塑并感受周边博物馆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接着去甘肃敦煌,看一看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欣赏宏伟的佛教造像,了解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最后去河南洛阳,看一看那里的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的立体化课堂,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直观生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讲解中,边欣赏,边感受,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受到美的熏陶。
(二)建立系统的线上教师培训网站
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师难以及时获得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新,导致抓不准课程的方向,加上对美术活动策划的相关理念了解较少,难以策划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这样教师就难以做到美术课堂情境活动的策划,只能围绕课本的文字与图片上完每一节“欣赏·评述”课,致使学生不能从多样化的美术活动中收获美的感受,对“欣赏·评述”课的内容难以吸收,审美素养也就难以发展。因此,对教师而言,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更好的授课方式,并保持“空杯”的学习心态,大力开发丰富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这就要求全面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更加全面地落实好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目标,使教师不断更新科学教育理念,并将这些教育理念知识带到全国各地,让每一个学生受益。可以将美术“欣赏·评述”课堂的优质策划方案以及视频进行全网共享,让教师更加轻松地组织和策划情境式的课堂,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进行全国的线上教师培训,对不同地区的教师进行线上远程培训,这样就算是偏远地区的教师也可以得到系统的培训。此外,还要建立专业的教师培训团队,用网络与电子设备将教师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更新的、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从而让教师掌握一手资源,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
(三)设立综合成绩评定制度
一直以来,部分家长和教师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与正确的判断力,没有引导学生感知美、发现美,而是过分重视考试成绩、重视学生的美术应试技能,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发展,导致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在未来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缺少宽广的“艺术”视野。只有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和素质发展,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精神内涵的人。家长和教师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学生,注重孩子的内在发展,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活动课程体会到艺术的美好,绝不可以让学生变成“应试机器”,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扭曲其正确的学习心态,甚至还可能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可以尝试设立综合成绩评定制度。传统的考试成绩不能是全部,要考核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例如,将美术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按比例分配分数,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上作品、活动参与度和阶段性考核等给出最后的评定,让社会可以从重视应试绘画技能转变到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逐渐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对未来美术“欣赏·评述”课堂的展望
对于美术课,让学生完成美术作品不是全部,还要丰富他们的内心,教会他们欣赏美、感受美。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艺术,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民族风情,丰富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这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没有审美支撑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所以能够提升审美感知的“欣赏·评述”课程应该受到重视。
笔者理想中的美术“欣赏·评述”课堂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班级旅游团”,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小型辩论会”,还是一个忙得团团转的“话剧团”,学生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的责任感与爱。在这里,教师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亲近的朋友、旅游团里的导游、辩论会上的裁判、话剧团的导演。教师给予学生爱,教他们去发现、感知美好,让他们在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能不拘泥于表面的技法,而是去发现其中丰富的美和文化底蕴,让学生的内在审美和素质也能够不断成长,不断茁壮。
未来的美术“欣赏·评述”课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它会变得更加完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欣赏作品,收获更全面的知识与美;它会更加纯粹,学生可以通过感受美、欣赏美、收获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它会变得更加立体,有丰富的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六、结语
美术教育影响了无数的学生,许多人在其中得到了滋养。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无限潜力的人,研究“欣赏·评述”课程多元化的展开方式会助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完善美术“欣赏·评述”课的展开方式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因此,重视“欣赏·评述”课程,有利于推动审美教育,助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麻鑫乐,张新海.走向平衡、力行和至善的审美教育:兼论当代审美教育的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4(2):135-142.
[4]张静.创作延展:美术素养提升新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23(15):122-125.
作者简介:
马誉晏,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