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溪山行旅图》构图与意义研究

2024-08-20 00:00杜雅萱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7期

摘 要:宋朝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代,在这个巅峰时代里最巅峰的一幅画,是被誉为“宋画第一”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一件代表作品,也是山水画学者的一件重要临本。概述范宽与《溪山行旅图》,对《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展开分析,并探讨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现代启示及蕴含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范宽;溪山行旅图;构图;意义

一、范宽与《溪山行旅图》

(一)范宽简介

范宽生于五代末,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本名中正,因为“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称之为“宽”。其乐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妙。范宽有西北人的爽朗,喜欢喝酒,热衷求道。

起初,范宽跟着五代画家李成学习绘画,学得多了,有了自己的感悟,认为前人的画都是观察自然而来,与其观察前人,不如直接去观察自然,即便把自然画得再像,也只是模仿,不如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于是范宽把前人的做法都舍弃,到终南山、太华镇一带隐居,留意云卷云舒、风雨阴晴,甚至融入山林之间,感受天人合一。由此可知,范宽的艺术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画老师教的,而后是画自然里有的,最后是画自己内心的感动。

范宽的山水画作品,大都是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这也是北宋时期山水画的一类代表性构图,那个时候的山水画表现的都是整体风貌,延续了传统,但也在绘画技法上有了一定创新。《圣朝名画评》中记载,范宽“初学李成笔,虽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对景造意,不取繁饰,写山真骨,自为一家”,后悟,乃叹“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也”。

(二)《溪山行旅图》概述

《溪山行旅图》(图1)虽好,但对部分看画的人来说很难理解,也让讲解这幅画的人不知道怎么开口。笔者在看山水画的时候,往往先不去看画中的技法,而是关注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自己的直观感受。

抛开技法去看《溪山行旅图》,能发现这幅画带来的冲击感是很强烈的。我国有很多出名的山水画,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辽阔清雅,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绚烂多彩。而这幅画以秦岭大地终南山区夏秋季节交替的时候为表现内容,用传统、精炼的传统山水画语言来表达。画中三分之二的面积表现的是一座巨大的山体,并且其位于画的中心位置,范宽对其进行了精心的刻画。画面中,一座大山直直地挡在观者面前,像一座巨碑,所以《溪山行旅图》又被称为“巨碑式山水”。

范宽对画面的刻画细致入微,其对山石的刻画抓住了山的特点,并且根据石头的纹理,用密集的线条反复叠加,表现出像雨点一样的纹理,因此这种画法被称为“雨点皴”。这种画法不仅表现了山的纹理感,还让观者感受到了山的体积感,更显示出这个地方的山石与其他地方山石的不同。范宽用“雨点皴”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完美地展现了秦岭的山体特色,不但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笔法的表现形式,还对以后的积墨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溪山行旅图》的构图

这幅画被分为三个部分:画面最底部可看到怪石嶙峋,其挡住了后面的路;再往上到画面1/3的地方,画的是缓坡、树木,溪水慢慢流过,中间有一条路,有一队驴子正驮着货物往前走;此上2/3的面积是一座接近满幅的大山,它遮天蔽日,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斧头,猛地一下就劈开了云雾,然后高耸地、稳定地站在看画的人面前。

这幅画在很多人看来是奇怪的,他们会觉得构图不符合逻辑,不知道画家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去构图的。如果从最底部的前景看,好像是在俯视这些石头,虽然说石头把道路挡住了,但因为视角在最高处,所以还是可以纵览全局。而中间的一部分景物,好像又是平视,怪石越堆越高,好像是站在了它的远端高处,所以可以看到山峰上的树木,甚至路上的驴。至于整个画面最主体的部分,就是那座高山,像是完全的仰视,如同被迫站在了山脚下,可又不是绝对的仰望,还是可以看见云雾之上的山,只是并不知道山还有多高、多远。

范宽在一幅画里呈现了俯视、平视、仰视三个视角,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很少见的。英国汉学家苏立文在他的著作《中国艺术史》里面提到:“科学透视法包含了一个特定的地点的视角和从这个固定的地点所看到的情景。这种符合西方人的逻辑思维,但对中国画家却远远不够。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如此限制自己呢?如果我们已经有了描绘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事物的方法,为什么还要拘泥于只描绘从一个视角所见到的场景呢?”

反观《溪山行旅图》,如果把这幅画当成一个参照物的话,那就需要移动地多视角地观看它,但是如果把看画者当成参照物的话,一座静止的山好像在知觉里就瞬间活泛了起来。这就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最伟大的开创性在于在一个二维的世界里面完成了三维世界的表达,所以能在一个人的身上看到侧面的鼻子和正面的脸,而我国一千多年前的范宽早已经完成了一切。

三、范宽《溪山行旅图》所带来的启示

(一)优良传统是中国画发展的基础

谈经典,自然要讲传统。传统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传统、保守派等词常被一些人等同于落后。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谈论传统呢?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不明白什么是传统,以及能从中学到什么。狄德罗说,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得很少的东西。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这个看似很熟悉、很陈旧的话题搞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传统,从传统中学习,发扬传统。那么,什么是传统?分开来讲: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统是传的精神总体,是文明发展的方向。传统是文化灵魂和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

(二)传统绘画是训练基本功的途径

传统固然是前人创造的,但艺术发展到今天,必须借鉴传统。没有人能完全不借鉴传统,如果用毛笔作画,那就是中国画的传统,如果用油画笔作画,那就是油画的传统。当然,每个人对传统的理解有深有浅,了解太浅的人无法创造出辉煌的艺术。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必须学习前人的语言和文字,前人的语言和文字越丰富,我们就越能正确地表达现在的思想。如果以前辈的语言文字丰富为由拒绝学习,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不能创造一套新的语言和文字,就永远无法成为语言大师,不但别人听不懂、看不懂,自己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具备深厚的笔墨功力。我们向大师学习,首先要学习他们的笔墨技法,磨练我们的笔墨基本功。

(三)传统文化是充实学养的手段

一件绘画作品成就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章法、笔墨等外在手段,更取决于作者的才情、气质、格调等内在精神,而这种内在精神便是其文化修养与人格气度的统一,即所谓的文化性。历代大家的绘画作品,无一不流露着这种文化性。师承传统绘画,应该研究历代大师的技法,但又绝不能只是纠缠于技法。如果只是纠缠于技法,那么必然不能深入地与大师的心灵沟通,必然不能真正地领略大师的精神境界。若想领略这种精神境界,首先要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总是处于不断产生、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为传统文化。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将那些因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称为传统文化。

四、范宽《溪山行旅图》中蕴含的人生意义

《溪山行旅图》包含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一)第一重境界:做一只只看眼前的行路者

在山脚的路上,可以看到两个赤膊的人和四头背驮重物的驴,不知道是不是东西太沉了,这些驴头低低的,步履沉重,两个人则一前一后走着,眼里好像只有驴,并且似乎能听到他们内心在讲:“快一点儿吧,再快点儿吧。”他们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关心大山和周围的景物,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现实的生活。二人很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状态:凡俗世界中,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像是这些驴子一样,只能看到前面的道路。虽然前面的道路看起来很宽广,但我永远没办法往上看,去突破自身的维度,没有办法提升。

(二)第二重境界:执着求道的修炼者

如果仔细看的话,会看见范宽在中景的树丛里画了一个人,即便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猜测这是一个身着僧袍的人(图3)。可以猜测,他要从茂密的树林里探出一条路,翻山越岭到画面最右侧的寺院。从画上来看,这是一条不明朗的道路,眼见的也是一条艰苦的路。当我们脱离了物质的束缚,来到精神世界里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修行者,究竟选择哪一条路才能到达自身精神世界的彼岸呢?没人知道,也很难想清楚,所以人们就苦苦探索,就像是画中那个执着求道的僧人。

(三)第三重境界:与天相接,感受宇宙的最高意志

站在几乎充满画面的雄峰(图4)之上会是什么感觉?好像抬手就能碰到天空,连云层都在下端远处。山间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好像到远处汇入了江河。这座山坚实无比,茂密的树林覆盖了山顶,以致根本不可能看见它清晰的样子。想象一下,当与这座山融为一体的时候,好像上能与天相接,下能恒定不变地注视着下面的生命,就好像是造物主一样。在那一刻,悲喜还重要吗?这便是宇宙的最高意志,从不因事因人而有所改变。这看起来好像很冷酷,但事实上,当能够理解这一切的时候,在那一瞬间,人们就会释怀了。

五、结语

《溪山行旅图》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所展现的人世间的各种修行在现代社会仍有体现,人们依然有负重前行的人生,也依然有那种解脱精进的执念。如果我们在人生中陷入困境,不如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幅“巨碑山水”,进而去感受宇宙的稳定和包容,感受人类的渺小和谦卑,就像范宽隐藏在树叶中的名字一样,他好像在告诉我们人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人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参考文献:

[1]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专史:山水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徐步.中国山水画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4]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

[6]寿再生.中国山水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

[7]杨烨.《溪山行旅图》的形式与图像学分析[J].美术,2008(1):134-135.

作者简介:

杜雅萱,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造型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