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人物绘画探析

2024-08-20 00:00姜玉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7期

摘 要:戏曲人物绘画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在绘画内容及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且随着时代发展,其艺术思潮和美术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梳理戏曲人物绘画的发展历程,分析当代各大展览中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人物绘画优秀作品,探讨传统与现代戏曲人物绘画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整体认识和把握戏曲人物绘画,以促进个人创作及戏曲人物绘画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戏曲题材;人物画;画展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表现为特色文化符号,其是中国重要传统文化艺术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绘画的理论运用与实践在戏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造型、构图、设色等运用于服饰、妆面、舞台设计等,展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一定的视觉享受;反过来,戏曲中的元素符号、艺术语言、题材形式、构图设色等对于绘画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此外,时代背景不同,戏曲题材绘画的面貌也丰富多样。

一、戏曲人物绘画的发展

戏曲历经了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获得的艺术成就散落于我国文化长河中。早在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汉印等媒介中,人们就以古拙质朴的手法表现了大量曲艺形象,这些形象多以绘画与雕塑结合的艺术语言,展现了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的转变,可见戏曲题材绘画在汉代已见端倪。唐代戏曲题材绘画主要包含在敦煌壁画中,以百戏图为代表,此时有“踏摇娘”“全能戏”等表演。此外,唐玄宗喜音律、好法曲,设立梨园,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交流和发展。至宋代,戏曲形成模式,逐渐舞台化。1958年,偃师宋墓出土的一组杂剧砖雕可组成一台戏,且根据宋画《卖眼药图》也能了解到宋代的戏曲题材绘画,其中民间演出繁华,人物造型鲜明,脸谱特征明显。到了元代,戏曲已非常成熟,有杂剧散曲,更有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元曲四大家”。此时,戏曲题材绘画以雕像砖、壁画、纸质绘画作品等形式呈现,以各类角色在戏台上表演的场景和乐器伴奏演绎为主要内容。明清时期,昆曲诞生并发展,而后传播至各地,京剧、川剧、徽剧、湘剧等都深受影响。明清戏曲题材绘画媒介不仅限于纸、绢,还有木板,主要以戏文为题材,呈现出超现实的画面效果。其具有装饰性与虚拟性的特征,能提供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的体验。

进入20世纪后,西方文化及科技逐渐进入我国,影响着我国的方方面面,艺术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艺术家们致力于中西结合,如著名画家关良就将西方艺术的思维与中国笔墨的观念相结合呈现戏曲人物绘画。他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将西方绘画理念糅入戏曲题材绘画创作中,在把握人物造型的同时夸张变形,使得画面墨趣意味浓重,打开了中国戏曲人物绘画的新篇章。高马德、韩羽、丁衍庸等戏曲人物画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林风眠、徐悲鸿等画家都曾外出留学,他们吸收了西方绘画思维,并与中国绘画相结合。此种中西结合的方式经由林风眠和徐悲鸿等艺术家的提倡,逐渐形成近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方向之一,由学院普及到整个艺术界。

二、画展中戏曲人物绘画的表现

经过上述的发展历程,戏曲人物绘画走向了现代,其艺术语言不断丰富,同时,以戏曲人物为题材开展创作的画家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合璧、展览属性的引用等,赋予了中国绘画视觉性与现代性。纵观各大画展,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入选和获奖数量越来越多,表现内容更是琳琅满目。

(一)以戏曲皮影戏和木偶戏演出为表现内容

此类表现内容结合了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以艺术宣传艺术,继承与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王仁华的《中国记忆》,作品表现了五个激情四射且衣着时尚的年轻人,他们在舞台灯光下表演着戏曲木偶戏。画面中充斥着青年人对戏曲木偶戏的热爱,也体现了戏曲木偶戏能在当代年轻人的手中、心中继承下去,而不是仅仅成为历史中的记忆。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王庆东的《嬉风今曲》也是描绘戏曲木偶戏的,画面中三个身着中国印花服饰的年轻人正在认真学习戏曲木偶戏。

(二)以后台化妆着衣场景为表现内容

此类作品中经常出现正在化妆或是换装的男女,展现出戏曲表演后台的日常,具有生活气息。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王潇的中国画《幕后》,画面中的人物或是在化妆,或是在着衣,或是围观着,表现了戏曲演员紧锣密鼓的后台准备工作和围观者对舞台幕后的好奇。戏曲妆面、服饰与后面观看的人物的结合,展现了普通人对戏曲的好奇和向往。还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张卉的《过把瘾》、肖进的《南国红豆》,单纯描绘了戏曲演员在后台换戏服的场景,满足了观众对戏曲后台的好奇心。

(三)以教学场景为表现内容

此类作品以戏曲演员在舞台下勤奋练习,或老一辈戏曲表演者给年轻表演者传道授业的场景为内容,如“同源”之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中李季的《梨园新蕊》就是表现的这一主题。画面中,前面是戏曲老师在手把手教年轻人,后面是一群学戏曲的学生正在认真学习,描绘了戏曲教学场景。

(四)以舞台中的戏曲人物为表现内容

此类作品多表现人物头像、半身或者全身。若表现单个人物,多是刻画其在演出中一瞬间的神情、姿态,个性鲜活。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叶华的《国粹》就是这一主题。其为四条屏组合而成,中间两屏为花旦,两侧两屏是刀马旦,四位戏曲人物表现手法写实,神态丰富。另外,2020第三届中国画双年展作品展中张丹的《戏曲人物系列3》,表现的是旦角戏曲人物的半身像。

(五)以戏曲剧目故事情节为表现内容

戏曲流传至今,涌现出许多优秀剧目,其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一些作品呈现的画面为剧目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画家基于自身的艺术审美安排构图,表现演出中某一瞬间的多人物组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郭茜的《精忠报国之巾帼风采》描绘的就是这一主题,表现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穆桂英戏曲故事,画面中五位女性戏曲人物排列紧密,主题人物突出,主次分明,色调统一,表达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女性的勇敢,借古喻今,传达出当代女性勇于追梦的精神。此外,同届展览中王仁华的《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李美林的《游园惊梦》也是故事情节性主题。

(六)以戏曲人物群像为表现内容

此类作品的表现非故事性,强调人物组合阵容,尺幅巨大,有气势。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顾迎庆的《华采若英》,将化妆、着衣、表演等场景组合在一起,打破时间、空间的规律,将五位处于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和谐处理于同一画面中。另有将年画形式与戏曲人物造型相结合的,如郭茜作品《幸福中国年》,表现了戏曲、舞龙舞狮、敲锣打鼓等中国传统,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此外,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张震的《华彩》描绘了外国人学习戏曲的画面,前景为刀马旦舞枪的动态,后景是身穿戏曲服饰的外国人神情专注,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国戏曲文化面向世界的态度。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倪春林的《文化中国年—四海同春》,画面场景设置在海外街头,表现了华人华侨和外国人表演戏曲、敲鼓的画面,另有大群外国人在拍照喝彩,使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总体来看,当代画展中,戏曲题材绘画有诸多展现途径,其中,表现戏曲人物群像题材的作品较多,表现戏曲彩排教学题材的较少。当代戏曲人物绘画题材和艺术语言较为丰富,不过在某些方面需进一步关注,戏曲人物绘画题材及艺术语言在未来必将更加丰富多彩。

三、传统戏曲题材绘画与当代戏曲人物绘画的对比

传统戏曲题材绘画与当代戏曲人物绘画皆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呈现,是对戏曲艺术的再创作,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和艺术审美的和谐。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题材表现

传统戏曲题材绘画作品题材较少,起初以民间演出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表现舞台戏曲、戏曲皮影和木偶戏以及民间活动演出和剧目戏曲故事等内容的作品。结合各大展览可知,当代戏曲人物绘画以戏曲皮影戏和木偶戏、后台化妆着衣场景、戏曲教学场景、舞台中独特的戏曲人物、戏曲剧目故事情节、戏曲人物群像等为表现内容,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

(二)融合与创新

传统戏曲题材绘画注重以现实为师,强调观察生活,同时结合时代艺术审美进行创作。到了明清与近代,画家们逐渐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如留日关良、丁衍庸,留法林风眠等,受到表现主义、现实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日本浮世绘等影响。关良不仅吸收西方绘画表现,更是把传统写意精神、构图等与西画表现有机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丁衍庸则是兼学我国朱耷、徐渭等画家和西方野兽派、表现主义等流派,如学习朱耷、徐渭豪放的笔法、巧妙的留白,使人物“宁丑勿媚”,同时学习西画简洁的线条、粗犷的笔触、鲜艳的色彩。林风眠观察戏剧入微,服、妆、道等色彩特征明显,将西方立体主义与国粹融合,将动作、时间、空间展现在同一画面中。由此,戏曲题材繁盛并形成学院派教学。当代画家则是继承传统戏曲题材绘画,以学院派教学结合壁画、重彩等,解析、重构西方艺术各个部分,融会贯通进行创作,如王仁华的现代性图式表现,正是受到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派的影响,其笔下的戏曲人物具象写实兼适度变形,通过肢体语言刻画内心世界,具有独特的视觉构成特征和唯美感。戏曲题材绘画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绘画的重要媒介,意蕴深远。

(三)艺术媒介

传统戏曲题材绘画的媒介在唐代之前为砖、石,唐宋之后除此以外还有墙壁、绢、纸等,明清则又出现了木板。至近代,在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碰撞之下,油画形式出现,且水彩、水粉、素描等也逐渐加入了戏曲题材绘画的表现。纵观各个时代的诸多艺术媒介,直至当代表达戏曲艺术的媒介更多,就各大展览中的中国画而言,以纸本、绢本为主,但手法颇多,如点、线、面及空白的运用,以及盐、洗涤剂、水晶末、金属铂等的运用。

(四)艺术风格

传统戏曲题材绘画注重线,十八描技法的创造总结,正说明了线的重要性。在戏曲人物塑造上,还体现了中国绘画的“意”与“气韵”,这与西方人物绘画的“写实”有所不同。自南朝刘勰提出“写真”一词,唐宋以来的中国画均讲究“写真”,但其仍区别于“写实”,是经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后的“写意”。传统绘画设色次于线和造型,呈现或浓丽艳彩,或浓淡相宜,或稍加敷色,或不加敷色。构图明确、精准、和谐,尺幅偏小,大尺幅少。

近现代戏曲题材绘画继承传统,吸收西方艺术精华,风格具有时代性变化。如:关良的戏曲人物国画作品线条简洁、粗犷、概括,色彩强烈、平面化,并融入了夸张、变形,符合人物性格;林风眠的戏曲人物国画作品弱化情节性,强调视觉效果与形象,以色彩和结构为绘画目的。再看当代展览中的戏曲人物绘画,通常作品尺幅大,颇有气势,写实、写意、变形等形式丰富,在保留戏曲妆容、服饰等元素符号的情况下,进行主观色彩处理。如变形艺术,参考郭茜的《精忠报国之巾帼风采》,画面人物多,阵容有气势,与舞台戏曲人物装扮一致,但色彩上进行主观低饱和度灰调处理,服饰、脸谱等具有表现力,具有形式化和符号化特征,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当代性,充斥着浪漫、勇敢、古典的氛围。另外,有写实艺术,如叶华的《国粹》,四个戏曲人物的形象表现主要继承中外传统艺术,人物特征细致,遵循“传神”理论,表现人物精神和个性,运用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和色块的平面性大小进行变化组合,展现出平面装饰性美感,具有理性、和谐、典雅的美感。

传统戏曲题材绘画与当代戏曲人物绘画在题材、师承关系、艺术媒介、艺术风格上有一定区别,却又是不断发展而成,在继承与发展中积累创作智慧与经验,交织了社会万象和人生百态,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精华,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又面貌各异的戏曲人物佳作。

四、结语

从古代、近代到现代,艺术家们运用各种艺术语言、题材等呈现戏曲艺术。各个时代都有其流行手法,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在当前时代创作戏曲人物绘画时,首先要了解所创作的戏曲人物的造型及特点,把握特殊性,区分各个剧种的异同;其次,对比分析传统和当代戏曲人物绘画,向大师们学习;最后,打牢自身基础,以速写、写生等为基础,多积累画稿和经验,以画出戏味、戏韵。这对传播戏曲文化、深入开拓人物绘画都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奔,赵建新.中国戏曲文物图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

[2]孙璐.当代中国戏曲画创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李青.中国戏曲绘画的表现性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2.

[4]王梅莉.腕底粉墨 画中做戏:当代戏曲人物画对中国戏曲的图像转译[J].戏剧文学,2015(1):107-113.

作者简介:

姜玉婷,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