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好习惯 远离直肠癌

2024-08-19 00:00:00陈日益
保健与生活 2024年16期

30岁的王明,大学毕业后就独自来杭州打拼。3个月前,他的肛门突然有种坠痛感,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大便也出现鲜血,于是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诧异:肠镜直肠病理、CT肝脏成像等提示符合“直肠腺癌肝转移”,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

医生经过病史追查认为:王明没有直肠癌家族史,患病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关系。原来,到杭州工作后,没有了父母的管控,他几乎不吃早饭,对喜欢的食物却无限制吃,三天两头就和好友约上一顿火锅,炸鸡配各种甜饮料的下午茶是他的最爱。王明回想过往,曾经吃得有多痛快,如今就有多后悔。

什么是直肠癌

直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绝大多数为腺癌,只有极少数是鳞癌。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直肠癌发病率通常为(30~60)/10万,近年来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病人数仅次于胃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二位,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6%,在大肠癌中占60%~70%。

直肠癌的主要原因

直肠癌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协同作用有关:

1.饮食因素:直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如低纤维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及钙、硒、钼等)都是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直肠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几乎100%会发生癌变)、黑斑息肉综合征等家族遗传性疾病;有直肠癌家族史者,其患直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倍。

3.化学致癌物质:亚硝胺及其化合物是导致直肠癌最主要的化学致癌物,油煎、烧烤食品中的甲基芳香胺也与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4.消化道疾病:患有溃疡型结直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腺瘤、直肠息肉的人患直肠癌概率较高。

此外,吸烟(烟草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饮酒成瘾(酒精可增加致癌风险)、缺乏运动(肠道蠕动慢、粪便滞留、毒素易积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肥胖、便秘、长期精神压抑等,也是直肠癌的诱发因素。

直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

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一般有这样一个漫长过程: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这个阶段通常需要经历10~15年。

与其他癌症相似,直肠癌早期治愈率非常可观,5年生存率高达90%,但发生转移的直肠癌5年生存率大幅下降,仅为14%。

遗憾的是,直肠癌发病比较隐蔽,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我国大多数直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与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有关。

直肠癌的早期征兆

早期直肠癌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用心留意,还是有迹可循的,尤其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考虑到直肠癌的可能。

1.排便习惯改变:原来不便秘的出现持续性便秘,原来不腹泻的出现持续性腹泻,或者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黏液便:大便中出现黏液,伴有里急后重现象,与肠炎症状相类似。

3.便血: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或不明原因的排便时带有少量鲜血,常粪血相混,与痔疮类似。

4.贫血: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以及疲惫无力、脸色苍白等不良表现。

5.便频、变形:近期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可有排便不干净的感觉,以及大便变形、变细,肛门不适有坠胀感等。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并且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直肠癌的预防措施

直肠癌重在预防,关键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以下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1.合理日常饮食:一日三餐在按时定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的基础上,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的需求;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和熏制煎烤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诱发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2.改变不良习惯:吸烟、酗酒、熬夜、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是导致直肠癌的重要帮凶。因此,平时应养成起居有常、工作有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减少熬夜的良好生活方式。

3.注意控制体重:肥胖是直肠癌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合适的体重对健康尤为重要。日常除“管住嘴”外,另一个有效方法是“迈开腿”。坚持运动除可减肥外,还能强身健体,强化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

4.保持心情愉悦:愉悦的心情可促进内分泌功能,改善组织器官生理活性,增强整体健康水平,有助于预防肿瘤等疾病。因此,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调节,善于化解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保持乐观豁达平和的心态。

5.防治肠道疾病:患有溃疡型结直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腺瘤、直肠息肉及长期便秘的人,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降低引发直肠癌的风险。

6.定期体检:定期筛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等高危人群,要听从医嘱按时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