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年前,袁先生就出现双眼视力下降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下降越来越明显,已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袁先生不得不来到医院就诊,医生仔细检查发现,袁先生双眼视力只有0.5,随后被诊断为“双眼后囊下型白内障(药物性)”。
眼科医生观察发现,袁先生有些肥胖,且符合激素药物所导致的“满月脸、水牛背”特征。仔细询问病史后了解到,袁先生患痛风6年,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自行网购了一些草药类保健品并口服了1年多。
随即医生判断,袁先生自购的保健品可能违规添加了激素,因长期滥用后导致相关的激素并发症,肥胖和白内障即为表现。随后,医生指导袁先生立即停用自购保健品,并对其视力进行随访观察,如无好转或有进一步加重,再考虑手术治疗。
随后的复查中,袁先生的视力并无好转,且已下降到仅有0.2。在完善多项术前检查后,医生分次为袁先生双眼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第二天,袁先生双眼的远、中、近视力均回到1.0。
眼科医生介绍,药物性白内障是白内障病因分型中的一种类型,多由长期接触化学药品或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眼晶状体混浊。医生特别提醒,有几类药物不经医生指导长期使用将对眼睛有严重伤害,大大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
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全身或者局部的用药,常见药物为激素类药物(如治疗皮肤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等药物)、治疗青光眼的局部缩瞳剂,以及抗精神病的药物,如氯丙嗪等。
此外,有些治疗牙痛的药物也含“伤眼”成分,接诊时就有患者因长期在小诊所购买医生自行配制的成分不明的牙痛药,导致发生药物性白内障。
药物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下的皮质出现混浊,早期即有明显视力影响,并且随着混浊的范围逐渐增大,视力进一步下降。
要预防药物性白内障,避免滥用药物是最重要的方式。医生提醒,身体有任何不适都要去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合理用药;切忌随意去资质不明的医疗机构就诊,或使用来历不明、非正规药厂生产的药物;用药必须遵医嘱复查、调整用药。
治疗药物性白内障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切除,植入人工晶体来恢复视力。
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很成熟,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先进的“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时长10~20分钟,微创、无痛,恢复快,术后次日即可正常活动。如果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的眼部或全身疾病,绝大部分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能恢复不错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