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聊聊荨麻疹

2024-08-19 00:00:00王荣华
保健与生活 2024年16期

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变凉,一位过敏性体质的李女士,总是觉得皮肤痒痒的。发病初期她没有太在意,以为是被蚊虫叮咬造成的瘙痒,过几天便会自行痊愈。可是过了几天,皮肤还是痒痒的,不但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且身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皮疹,此起彼伏,痒得难以忍受,并且越抓越痒,常抓得皮肤破损,留下一条条指甲抓过的痕迹。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告诉她,这种病症叫作荨麻疹,而秋季是荨麻疹的多发季节。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病因较为复杂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民间俗称为“风团”“风疙瘩”“风疹块”,因皮疹时隐时现,又称“隐疹”。短期发作后随即消失的是急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的则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荨麻疹病因复杂,不同的荨麻疹患者其病因有所不同。常见病因:①食物及食物添加剂。主要是一些蛋白质类食物,以鱼、虾、蟹、蛋、牛奶最常见,以及食物中加入的色素、香料调味品等。②药物。能够引起荨麻疹的药物很多,如青霉素、呋喃唑酮、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荨麻疹。③感染。约30%的急性荨麻疹与感染有关,包括病毒(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尘螨、动物皮屑等。⑤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均可引起。⑥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如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月经期、妊娠期女性患荨麻疹的概率也大大增加。⑦内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脂血症、胃溃疡、胃炎、肠炎、肝病等。⑧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荨麻疹家族史。

荨麻疹发病有哪些表现?

荨麻疹主要表现:①发病时常先有皮肤瘙痒,然后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风团出现部位不定,大小形态也不一,可时轻时重、时隐时现。常见者为指甲盖或五分硬币大小,略高起于周围的皮肤,开始时损害较稀疏,颜色周围稍红、中央稍白,边界清晰,伴瘙痒或烧灼感。②皮疹常突然发生,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每天发一批或数批,一周左右就会恢复。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③部分荨麻疹患者可伴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波及咽喉时,可有喉部不适感、声音嘶哑,严重者可能会由于喉头水肿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荨麻疹患者日常如何护理?

荨麻疹的发生与个人体质有关,不容易根治,日常生活中有荨麻疹体质的人应注意以下方面。

1.注意饮食 荨麻疹患者不宜吃腥荤发物,如鱼、虾、蟹、鸡、鹅等。这类食物属异体蛋白,而人体又不具备使这些异体蛋白完全转化为胺的能力,结果反而成为一种致敏原而诱发或加重本病。此外,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大葱、大蒜、韭菜、芥末、茴香等。这类食品辛温燥热,化火伤阴,加重瘙痒,从而加重病情,故不宜吃。日常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2.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 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尽量少养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均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荨麻疹或进一步加重病情。橡皮手套、染发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均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尽量避免接触。天气凉时应多穿衣服,避免皮肤露在外面,引起荨麻疹。

3.注意药物过敏 有些药物可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等。如发生起疹的情况,需要及时停用所服的药物。不滥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外用药物。

4.穿宽松的衣物 很多患者在秋季穿贴身的衣物,如袜子、皮带等的松紧口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会产生剧烈的瘙痒感。这是因为过敏性皮肤病对压力的反应会变得比较敏感。提醒荨麻疹患者最好穿宽松的衣物。

5.不宜抓挠 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皮肤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皮肤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胺(致敏原),反而会更痒。

6.不宜热敷 有些人皮肤痒时会采取热敷,虽然热敷可以使瘙痒暂时得到缓解,但因为热敷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致敏原。秋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7.增强体质 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防止免疫力降低引发皮肤病。

8.保持良好的心态 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会对预防荨麻疹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