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强调人体必须顺应四时的自然变化,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和抵抗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保证人体健康长寿。所谓“四时”养生,亦称“四季”养生,就是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功能、健身防病。
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均受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组织的功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所以中医认为,四时阴阳规律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顺应它就会健康无病,违背它就会患病。我们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四时的特点及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养生保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顺四季之候,养无病之体。
一、春季养生
春季三个月,从立春开始到立夏前一天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季又分为早春(立春、雨水)、仲春(惊蛰、春分)、暮春(清明、谷雨)。春季是一年之首,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尚书·天传》中说:“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1. 春季特点
①早春寒温不定:这一阶段是由寒冷的冬天向春天过渡的时期,气候逐渐由寒转暖,或乍暖乍寒,寒温不定,有时还有“倒春寒”,民间有“春冻如马啃”之谚;②仲春易发“春困”:这一阶段,万物升发,人体气血、阳气也应时而动,向外升发,脑失所养,易发“春困”;③暮春易染“春温”:清明以后,气候逐渐转暖,适宜多种病菌生长、繁殖,易发生传染病;④春季在五行应木,在人体应肝。
2.春季养生重升畅
春季自然界之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顺时而养,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旺盛起来。所以,春季一切行为要有益于春阳之气升发和舒畅的特点,宣达春阳之气,并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调摄,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也是遵从“春夏养阳”之养生要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夜卧早起顺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晨阳气升发,空气清新,早起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排除体内废气。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人的气血也从内脏向四肢调动。所以春季应早起,不应睡懒觉。
(2)增减衣服有讲究。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这时穿脱衣服要慎重,不要突然脱去很多,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其要注意,不可骤减。要遵循“春捂秋冻”之古训。
(3)调摄情志以养肝。肝气旺盛,肝血不足时,易出现情志变化,如生气或发怒,而生气、发怒反过来又影响肝气的疏泄,引起肝气郁结,出现胁痛、胸闷等症。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精神愉快,气血调畅,以使一身之阳气活跃地运行、升发,符合春阳萌生的规律。另外,肝开窍于目,应避免久视伤目。
(4)适当运动祛“春困”。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气血从内脏向体表、四肢鼓动,四肢皮肤的血液供应增加了,皮肤和毛细血管都处于舒张状态,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刺激信号减弱,容易出现“春困”。加强有氧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增长体内阳气,克服“春困”。
(5)饮食调节重颐养。古人认为,饮食调节应随四季气候不同而变。《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热性治其寒。”
春季阳气升发,同气相求,人体阳气亦随之升发。此时,为辅助阳气升发,适宜进食葱、蒜、芫荽、豆豉等。此外,由于肝气过旺,易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宜食用芹菜等以平抑肝阳。在日常饮食中,推荐多食菠菜、韭菜、豆芽等。需要注意的是,溃疡病在春季易发作,溃疡病患者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夏季养生
夏季三个月,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1.夏季特点
①热夏长:夏季阳气最盛,天气炎热,太阳早升晚落,昼长夜短;②多雨挟湿:夏季天气变化迅捷,骤雨无时,加之天气炎热,地气上蒸,长夏时节易挟湿气;③阳气易泄:夏季烈日酷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腠理开疏,汗液易泄,阳气易随汗外泄;④夏季在五行应火,在人体应心。
2.夏宜避暑重养心
夏季养生的总体思想应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1)晚睡早起加午休。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夏天太阳升得早,落得晚,昼长夜短;加之天气闷热,容易出现睡眠不足。中午应适当午睡,补充能量,消除疲劳,保持精力旺盛。
(2)避暑适当防太过。夏季人体毛孔疏松,阳气趋于表,避暑、乘凉实为必需。但应注意预防因热受寒,预防空调病,不要贪凉饮冷、过食冰凉,不要露宿,以免患暑湿感冒。空调温度宜在25~28 ℃。睡觉时电扇不宜直接对着身体吹,以防风邪伤人。应如《老老恒言》所说:“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
(3)精神乐观重养心。夏季在五行属火,在人体应心。心主神明,主血脉,开窍于舌,夏季心火旺盛,可能出现心烦、失眠、心悸、精神不振,甚至昏迷等症,故夏季宜养心。
(4)饮食调节以消暑。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所以饮食宜选清淡爽口、清热消暑、健脾益气之类,少吃油腻的食物;夏季饮食要多辛凉,少苦寒,节冷饮。
推荐食用紫菜。《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菜“性寒凉,主治热气、瘿结积块之症”,有化痰、除湿利尿的作用。可用紫菜、虾皮、海带、瘦肉等做汤食用,营养均衡,可口不腻。
同时,应多吃瓜类,以清热解暑、止渴生津、解毒利尿。如,西瓜有消暑除烦止渴、散热解毒、利尿的作用;黄瓜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消肿,被誉为“济世良药”,其含有大量钾、钙、磷、铁等矿物质;冬瓜可利水化痰,清热解毒,清心明目,消肿;苦瓜可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丝瓜可解热毒,通经络,行血脉,化痰湿。可根据个人口味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
(5)运动锻炼五注意。夏季适度锻炼,有利于心脏排血、保持血管弹性,增加肺活量,增强消化功能等。但要注意:①时间安排要合理,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锻炼;②运动项目要合适,宜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③出汗过多时,可喝淡盐开水,防止脱水;④大汗过后要擦干,不要急于用凉水冲澡;⑤不宜暴晒、久晒,以防中暑。
(6)夏饮绿茶有益处。夏日炎热,人的体力消耗很大,精神不振,这时以饮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溃疡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绿茶冲泡后茶色清澈,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可清热解暑、强身益体。
(7)冬病夏治。从小暑到立秋的一段时间,前后分为“三伏”,这段时间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候。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病和一些阳虚阴寒的疾病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虚寒型胃痛、腰腿痛等,都可以通过伏天的调养治疗,使病情好转或根治。
三、秋季养生
秋季三个月,即从立秋开始至立冬前一天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1.秋季特点
①由热转凉: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②秋高气爽: 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③多事之秋: 说明秋天气候变化大,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疾病多发的季节;④秋季在五行应金,在人体应肺。
2.秋季养生三部曲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要穿棉。”同时,民谚有“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提醒大家秋季气候变化多端。秋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三个阶段各自的气候特点所导致的疾病证候倾向性亦不同。
(1)初秋。从立秋到白露,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较高,有“秋老虎”之说。加之阴雨绵绵,湿气较重,此时天气热(夏热)、闷(湿重),又因使用空调不慎或淋雨等,此时易患暑湿病证。常见头痛、发热、身痛、纳呆、便溏等。
(2)仲秋。白露以后至秋分,此阶段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容易受寒受燥。寒邪、燥邪都容易伤肺(肺气通天)而出现咳嗽、咽痛、口鼻干燥、毛发枯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燥邪伤津)。白露以后要防秋燥。
(3)深秋。寒露以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阵阵来袭,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情绪不定;草木衰败,万物萧条,人的情绪容易低落,尤其是老年人容易触景生情。《红楼梦》里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的诗句,此称为“秋愁”或“愁秋”。
中医理论认为,秋季与肺在五行属性同为金,秋季内应于肺;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悲忧过度宜伤肺,导致肺气虚,使机体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下降,易发生疾病。针对“多事之秋”,要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自寻烦恼;多参加文体活动如慢跑、散步、跳舞、唱歌、听音乐等。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避藏。起居方面,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津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展,使肺气得以舒展。
3.秋季饮食调养
(1)初秋。暑湿、湿热较重,可多食健脾化湿之品,如薏苡仁、山药、白术等。
(2)仲秋。要防秋燥,夏天流汗过多,体内水分储备不足,加之燥邪伤肺,经常会出现喉痒、干咳、口干舌燥、饮水不解渴的情况,饮食调养重在滋阴润燥,滋肾润肺,即“燥者润之”,可以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牛奶、豆浆等,还应多食萝卜、银耳、莲藕、甲鱼、鸭肉、鸭蛋、梨、菱角、香蕉等。
(3)深秋。可以服温补之品,如红枣、桂圆、羊肉、牛肉等。此外,可以增加酸性食物或水果的摄入。多食酸味——酸入肝,防秋气太过乘肝,使肝气郁结;多食水果——雪梨、鸭梨(生用清火、熟用滋阴)、柑橘(镇咳、润肺)、柿子(清热、生津、润燥,不可与山芋同食,不可空腹食或过多食用,否则易成柿石)、香蕉、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少食冷饮和辣椒、生姜、大葱、生蒜、胡椒、花椒、烈性酒等燥热辛辣之品。食疗方面可辅以粥、汤类。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红枣糯米粥、黑芝麻粥、鲜生地粥、百合冰糖粥,汤如秋梨汤、菊花饮、蜂蜜萝卜汁、蜂蜜银花露等。
四、冬季养生
冬季三个月,从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止,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1. 冬季特点
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冬季在五行应水,在人体应肾。
2.冬季如何养生
冬季养生,应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益肾填精,以使阴阳相对平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保养人体阳气,以防温热散发太过;晚起以养阴气,待日而作,可避严寒。唐代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冬季养生“暖”为先,主要目的就是保暖。
3.冬季精神调养
冬季内应于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在志为恐、为惊。惊、恐与肾有关,与“心主神明”也有关系。《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冬月闭藏之时,更应固密心志,保养精神,勿使情志过极,以免扰阳。严冬之时,万物凋零,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欢。冬天情绪低落时,要注意采取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情绪。
4.冬季饮食调养
《四时调摄笺》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俗话说,“冬令进补,身体如虎”,说明冬季进补是有效的防病强身之法。根据冬季万物闭藏,“肾藏精”的自然规律,冬令进补才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滋养五脏。关于冬季进补的时间,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中医学有“冬至一阳生”的观点,冬至一过,阴气始退,阳气渐回,此时进补可扶正固本、萌育元气、增强抵抗力,有效地预防流行性疾病,也为下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应根据机体的阴阳盛衰,虚实寒热,因人而补。偏阳虚的人宜食羊肉、狗肉等温热食品,起到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偏阴虚之人以食鸭肉、鹅肉、乌鸡为好,益阴养胃,补肾消肿,化痰止咳。
鹅肉性味甘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民间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另外,甲鱼、木耳等也是益阴佳品,蛋类、瘦肉、豆制品等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对于不宜生冷又不宜燥热的人,宜食用枸杞子、红枣、核桃仁、黑芝麻等。
5.冬季防病
冬季气候寒冷,“当至不至”容易引起多种传染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病复发,其中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寒冷刺激还可导致血压升高,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又可诱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