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期望不断减少生活中的健康威胁,树立健康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食品安全危机更是与亿万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为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我国不仅加强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司法,还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强有力地落实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及执法措施。但是,当前的工商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仍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监管不力、信息不对称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商管理的效果,也制约了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因此,对工商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优化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部分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曝光与互联网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食品安全这个话题,由此导致的公众担忧更是让这一话题日益严峻。作为一个事关公众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需要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监督、管理。从整体来看,食品安全监管并不只是政府或个别人的责任,而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多主体的一体化监督与管理。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挑战。
一方面,我国在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检查落实、风险评估预警、技术手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探索。就法律法规完善来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夯实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基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就监督检查落实来说,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部分地方还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监察机构,切实有效地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就风险评估和预警来说,我国正逐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就技术手段创新来说,我国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进科技手段,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检测技术等,有效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提高了监管效能。
另一方面,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并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传播,引发公众的广泛担忧。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仍然存在,如生产程序管理不严、添加非法添加物、使用劣质原料等,不仅确实地威胁了公众的生命健康,还在社会中造成了食品安全的担忧与恐慌,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二是市场监管资源有限,监管覆盖面仍然不足。我国食品行业庞大复杂,监管资源相对有限,监管覆盖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当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但市场监管部门的事务综合性较强,事项较复杂,进而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在有限的人手下难以有效落实,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农村地区的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监管。三是食品市场存在较为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消费者乃至监管部门人员对于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了解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而企业仗着“信息不对称”中的优势,故意规避监管、隐瞒不报、设置错误信息,给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总的来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工商管理优化路径的探索,完善监管体系,落实各主体责任,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促进食品安全形势的持续改善。
2.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管理的作用与问题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管理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其作用主要有三。第一,市场监管部门需要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许可证进行核发和管理,通过许可证制度,对申请者的资格、条件、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筛选出合法合规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会对已经取得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持续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许可证制度是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第二,市场监管部门需要承担起对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职责,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餐饮店等,监督、核实经营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许可证,并对食品质量、卫生条件等进行抽查和检测。如果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采取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在内的诸多措施。第三,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对食品广告进行审查和监管,审查监管内容包括食品广告的内容、形式、发布渠道等,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合法。对于发现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采取包括责令停止发布广告、罚款、撤销广告审查证明等在内的诸多措施,以减少食品行业中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以及误导消费者的问题,维护公众生命健康权益。
工商管理对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安全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基础性的监管并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所有问题,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频发正说明了这一点。工商管理还应在基础性的职能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管理的问题、不足及优化路径。针对当下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现状,工商管理应重视以下问题的解决。
第一,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相关政策变化的应对问题。在食品安全危机曝光的时候,公众作为关切的是谁该为此负责、谁来做什么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由此形成的自下而生的压力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对监管制度机制进行反思与优化。有学者指出:“在我们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权配置范式变迁的动力机制中,依旧有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议题流”即是这种舆论、焦点事件等所产生的制度变迁动力,除此以外,“政治流”“政策流”指政治关系、政治思潮、法律、政策等所产生的制度变迁动力。工商管理优化路径必然从这些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经验中总结,在法律、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进而逐步完善。
第二,食品安全监管中企业的责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中市场监管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但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必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主体是企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必须落实到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当中,也就是说,工商管理的优化路径还需要以企业为监管对象,甚至站在企业的角度,树立健全的食品企业安全生产、销售的制度机制,确保食品安全举措得到严格落实,让企业承担起食品安全生产、销售的责任,主动公开食品安全的各项信息,进而有效破解食品安全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扩大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覆盖面。
第三,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社会协同监管机制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政府、食品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等主体的共同参与,以便切实保障工商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只有所有主体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才能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才能够让工商管理工作高效地展开,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3.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管理的优化路径
正如前文所述,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着确保市场流通食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但在实践中,工商管理的传统模式在应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问题时,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探讨工商管理的优化路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针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相关法律政策变化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及时应对。就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来说,工商管理要正确对待与处理,既要从危机中学到教训、丰富经验,更要在危机中摸索转机为安的正确措施。当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时,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及时采取行动,加大执法力度,追究责任,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通报信息,避免无端的揣测和谣言肆意传播,迅速有力地控制舆情的发展,为食品安全危机的化解留足时间与空间。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制度与机制,召回有问题的产品,严格追责与赔偿,并在存在制度规定空白的风险处,健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更新,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要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研究中,进一步研究工商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举措,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理能力。而就相关法律政策的变化来说,为了减少政府责任理念的偏差,从中央到地方,应当统一以食品安全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尽可能减少部门主义与地方主义对政府责任理念的消极影响。同时,工商管理的食品监管还需要配备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或落实专业化的食品安全监管培训,并在相关法律政策的更新中加强学习,确保新的、有效的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发挥作用。
第二,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企业的责任问题,工商管理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指导与管理,对食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置,敦促企业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承担起自身的重要责任。首先,食品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质量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食品企业应该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并形成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生产销售的监督和审核,以便与市场监管部门形成内外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其次,食品企业应该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食品安全监管下工商管理的经验显示,增强食品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与培训,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提高食品的安全质量。最后,企业应该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配合工商管理工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问题,共同维护公众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第三,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社会协同监管机制问题,各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媒体等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监管工作,发挥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群策群力,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食品安全。此外,公众参与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市场监管部门应该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监管工作,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并通过公众参与,监督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公众的参与也有助于增强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优化监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工商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工商管理需要从食品安全危机的应对、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建立社会协同监管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持续优化。
作者简介
万思显(1989-06),男,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