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从这里穿境而过,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市总土地面积近1/3。如何把绿色铺就在漫漫黄沙之上?7月17—18日,全国各党刊社全媒体记者来到赤峰市敖汉旗、喀喇沁旗和翁牛特旗,深入探寻当地防沙治沙先进经验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十二连山:
黄沙之上再造“秀美山川”
进入敖汉旗萨力巴乡,远眺三十二连山,只见梯田交错、群山苍翠。三十二连山面积3.2万亩,因在生态建设时治理地连接32个山头而得名,是以水平梯田建设为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典型。
过去,三十二连山曾是全区乃至全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属风蚀水蚀区,水土流失严重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20世纪50年代开始,敖汉旗开启了长达70年的生态建设持久战。
1997年,时任萨力巴乡分管农业副乡长的韩旭东被任命为三十二连山综合治理工程总指挥。当时,萨力巴乡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基本完成,只剩三十二连山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面积大、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韩旭东感到压力很大。但三十二连山是敖汉旗的“北大门”,韩旭东咬着牙说:“这个工程我们必须拿下!”
这一年,敖汉旗萨力巴乡统一规划,将全乡各族群众聚集到一起,组成了7000多人的劳动大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三十二连山修坝埂、挖林网坑,最终将水、土、肥流失严重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
经过三代敖汉人的不懈努力,三十二连山完成造林1.7万亩,建设生态修复基地1.5万亩,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8020亩,建设农田防护林网30条共2.5万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荒山秃岭变成了沃野良田和秀美山林。
三十二连山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规划水平高、参与治理群众人数多、治理成效显著,被称为“黄花甸子”模式,不仅为敖汉旗乃至全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更书写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将“荒山”变“宝山”的励志篇章。
最美森林乡村:
守绿增绿,绿海生金
因一座形似马鞍形状的山峰而得名的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位于燕山山脉七老图山系深处,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曾是贫困山区和生态脆弱区。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村考察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马鞍山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实践中摸索出答案:生态越好,发展动力越强。村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挖掘生态潜力,夯实发展底色,走上了“绿富同兴”的发展新路。
位于马鞍山村附近的马鞍山林场是以管KEpGocwwwxa31B1AnwMlCTJv0ZoHRH5swWQBtxhlc20=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经过几代林业人的奋斗,目前总经营面积10.8万亩,其中人工林6.6万亩、天然林4.2万亩,由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0%,达到了现在的98.86%。
依托马鞍山林场的生态优势,马鞍山村以山葡萄主导,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运用“菜单式”扶贫和扶强带贫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绿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路子。
喀喇沁旗蒙鸿山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志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已经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给农户的收购价也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四分之一,算下来每户每亩纯收入少说也有4000元。”合作社研发生产的葡萄酒因为纯度高、口感好,在市场上销售量可观,葡萄架上的“紫珠珠”成了老百姓腰包中的“钱串串”。
同时,村“两委”推动成立了赤峰市三色文化旅游公司,动员发展了16户农家乐、3家民宿,村里的农家乐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年收入约130万元。
十万亩森林环绕下良好的生态效应和山葡萄“串”起的富民增收产业链,使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贫困小山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穿沙公路:
以路治沙编织“绿色长廊”
翁牛特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全旗沙化土地面积727.4万亩,受人为、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成为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
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中,翁牛特旗探索出了一条“以路治沙”的防沙治沙新模式,通过修建穿沙公路,把沙区切割成一个个治沙单元,人流、物流通过公路进入沙地深处,围绕公路两侧对沙地进行综合治理。
从2003年第一条穿沙公路通车至今,翁牛特旗已先后开通响道线、图哈线、都拉线等16条穿沙公路,总里程479.5公里,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78万亩。
在已建成的16条穿沙公路中,乌白线是一条东西贯通翁牛特旗境内科尔沁沙地腹部的穿沙公路,也是内蒙古境内最长的沥青混凝土穿沙公路,里程达91公里。2024年5月,乌白穿沙公路荣膺交通运输部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
“穿沙公路的修建为翁旗东部沙区带来了人气,解决了我们发展文旅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近年来,旗里依靠穿沙公路网,打造覆盖全旗的300公里生态旅游大环线,将玉龙沙湖等17个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去年接待旅游人数1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6亿元。”翁牛特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杨欣欣介绍说。
条条穿沙公路的开通,成功地将翁牛特旗境内的科尔沁沙地切割治理,形成了科尔沁沙海中的一条条“绿色长廊”,不断向沙海深处推进,昔日的科尔沁沙地正逐渐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近年来,赤峰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三北”工程,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力量。